证监会最新发布
来源:证监会发布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等8项金融行业标准
近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技术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数据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通用基础设施通讯指南》《证券期货业信息技术架构管理指南》《证券期货业数据标准属性框架》《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运维自动化能力成熟度规范》等8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标准是对已发布标准《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的修订。标准的修订对标了最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了上市公司行业划分等级和行业划分原则,明确了行业分类的编码规则,制定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构和代码表。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上市公司行业信息统计、评价、分析、指数编制等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分类依据,帮助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更加便捷地进行分析决策,为构建高质量、数字化的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
《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技术规范》金融行业标准规定了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的应用环境以及跨链对接过程中业务数据存储的基本要求、业务数据对象编码、数据头和数据体的格式定义、数据对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为证券期货行业机构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指导行业机构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中进行地方业务链系统建设或服务运营,推动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的有效实施。
《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数据规范》金融行业标准明确了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的数据规范,给出了主体、账户、产品、转让报告、登记、资金结算、信披、财务、监管等9类数据对象的定义和详细的数据规范格式。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统一的跨链数据规范,提高地方业务链跨链报送的数据质量。
《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金融行业标准规定了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过程中所涉及的密码算法、业务数据、地方业务链、地方业务系统、跨链机制、跨链信道传输以及跨链数据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为证券期货行业机构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链和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防范跨链安全风险,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
《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通用基础设施通讯指南》金融行业标准规定了基于“监管链-地方业务链”双层架构的通用金融基础设施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既有系统之间的通讯指南,明确了用户登记协议、资产登记协议、资金映射协议、资产映射协议、转让管理协议、结算管理协议等6类通讯协议所涉及的系统、主要数据对象、业务场景以及操作指令。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监管链-地方业务链”双层区块链架构对既有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推动既有业务系统改造对接。
《证券期货业信息技术架构管理指南》金融行业标准规范了证券期货业信息技术架构管理的制定原则、组成结构、管理机制、更新机制,适用于行业机构在信息技术架构管理过程中的整体规划、设计操作、制度建设和更新升级。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降低信息技术架构管理的安全风险与成本,规范行业架构管理流程,切实提升行业整体信息技术架构管理水平。
《证券期货业数据标准属性框架》金融行业标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证券期货业数据标准的属性说明体系,针对基础类数据标准及指标类数据标准分别定义了相应的属性结构和所属内容,明确了业务、技术、管理等各类属性的填写要求和约束条件。标准的制定实施对统一证券期货业数据属性的定义和描述,提高行业数据治理水平,促进证券期货业机构间数据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运维自动化能力成熟度规范》金融行业标准规定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运维自动化能力框架和等级划分、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与要求,安全与风险管理、工具与平台建设、组织管理以及过程管理等能力成熟度评估的具体要求。标准的制定实施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运维自动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指引,有助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提升运维自动化能力和建设水平。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着力做好基础标准、技术管理、金融科技标准制定工作,促进通用基础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标准研制,不断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同期阅读:
影响14亿人的巨大变化
万连山 来源:格隆
内卷大舞台,不愁没人来。
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25年应届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此时,私企、国企、高校,集体沉默。
今年创纪录的1179万新人已经吃不下了,明年还创新高?后年是不是又要刷新历史?
便宜、量大,是很好,但人的胃口是有限的。
……
应届生一年比一年多,关于这个话题,已经翻来覆去写过很多遍了。
今天,想换一个视角。
大学生除了是劳动力,还是什么?
绝大多数,是毫无疑问的城市人口。
而在总人口下降、深度老龄化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下,城市人口、高素质劳动力却越来越多,必然又会加剧内卷、就业难等困境。
这是毫无疑问的非良性循环,也是未来十年所有人必须面对的难题。
01
一个萝卜半个坑
大体上,中国的总劳动力人口从2015年开始下降,总人口从2023年开始下降。
这是大的趋势。
但与此同时,城镇劳动力人口、大专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依然在持续增长。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高学历、高素质人口增长,代表的是优质劳动力越来越多,自然是好事。
但在社会和市场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并没有增加、甚至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并不一定友好。
目前,全国普通大学录取率超过75%。
粗略估计:假设每个人平均18岁高考,拿历年出生人口乘以0.75,可以算出,至少到2036年之前,全国每年依然有上千万大学毕业生。
但与此同时,社会上腾出来的岗位,明显达不到这个数量级。
下面这张图,是根据历年出生人口+退休年龄,对全国退休人员数量的预测。
60年代婴儿潮的那代人,刚好对应的是本世纪20年代的退休群体。
所以最近以及未来几年,正好是中国的退休高潮,退休人数基本都在700万以上——这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新增岗位的高峰期。
到2030年代,轮到70后集体退休时,中国的年退休群体规模将迅速回落至500万——与十年前的今天相比,等于是每年少给社会腾了200万个岗位。
而至少到2036年,教育系统依然每年稳定给社会提供千万应届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对而言,目前的情况,其实比未来要好得多。
以上还是比较乐观的情况……
随着延迟退休全面推行,人多而坑少的现象,可能至少将维持到2040年代
如果没有足够增量的逆周期政策调节,这可能就是未来十余年、甚至二十年的大趋势了。
总人口虽然在下降、老龄化虽然在加深;但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也将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廉价。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卷是肯定的。
02
加速分化
上文聊的是大的趋势。
最新的政策导向,则是加速将这种趋势,变成现实。
今年的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其中有几条内容非常关键。
第13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意思就是,根据人口变化而匹配教育资源,渐渐解决外来人口必须送小孩回老家上学的困难。
第20条: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44条:……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事实上取消现有的户籍制度,全面推行以常住地登记为核心的居住证模式。
最终的目的,是让人口流动更加自由,并逐步完善外来人口缺少基本福利保障的问题。
这不能说不是好事,但如此一来,不同地区之间的马太效应、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必然加剧,促进超级都市圈成型。
下面给出一个假设模型(非强政策干预下):
假设A、B两市都有2万人口,C市有20万。
同样10万元,在两个人手里、在20个人之间交易,流通的速度相差非常之大。
人口少,钱的流通速度,即经济效率就低。
同样一个人,在A市10年赚100万,在C市3年就能完成;即便后者的生活成本更高,剩余的钱也必然更多。
既然如此,A市、B市的劳动力,自然会向C市靠拢。
结果是,C市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资产价格越来越高。A、B两市的人口,越来越少,经济效率越来越低,进而导致杠杆收缩,随之而来的就是融资困难,资产价格下跌。
然后,人们更想逃离,加速以上的恶性循环。
不论经济是否景气,道理都是一样。
最终的结果,是现有的几大都市圈,将真正变为超级城市、人口规模极其庞大;与之相对的是,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地区,将越来越冷清。
而在人口急剧衰退的下沉地区,至少有两个大概率预期:
1.螺旋下降。
人越来越少,预期需求和消费力越来越弱,投资自然也越来越少。
没有投资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会立刻影响到现在的消费,陷入恶性循环。
2.从合作转向背叛。
乱罚款、乱收费等刮地皮式的背叛将越来越多;越下沉的地区,罚没收入比将普遍越来越高。
杀鸡取卵的行为,必然严重破坏投资、居住吸引力,加速资金和劳动力逃离。
同样是个恶性循环。
以上两种情况,是地方人口减少后,面对不可避免的衰退预期,而发生的现象。
近些年,这些现象在东北部分地区也有所体现,所以也被称为“东北化”。在广大西北、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也稍微有些苗头了。
一边是大都市的虹吸效应不断发酵,另一边又是下沉地区不断把人往外赶。
两者相互作用。
预计接下来十几二十年,如果没有强政策调节的话,在几个超级都市圈不断壮大的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不可避免陷进去。
03
可能的剧本
基于上面所说的情况,你觉得越来越膨胀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归宿在哪里呢?
别看着这些年,总有媒体鼓吹“逃离北上广”。
似乎只要逃走了,就能远离内卷,享受更轻松的生活。
对此,过来人只能给一句真诚的告诫:如果你家境一般,最好别回去。
至少未来十几年的趋势很明显,继续城市化依然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资金和人才必然继续往一线城市集中。
对草根而言,如果为了追求安逸、逆势而为,最终只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而已。
大城市虽然越来越卷,完全说不上越来越好,但小地方只会越来越差。
未来的剧情,日本早就上演过了。
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2023年日本人口为12435.2万人,比2022年减少59.5万人,连续第17年负增长。
但是,正如中国目前的情况,总人口减少的同时、核心都市圈人口却在不断增长。
比如东京都,人口接近1400万人,连续28年正增长;整个“东京圈”的人口超过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30%。
仅次于东京圈的“京阪神都市圈”,人口超过1900万;名古屋都市圈,人口超过900万。
日本一半的人口,都挤在这三个小点里。
即便在“失去的二十年”中,社会进入低欲望,“上京”一词,依然代表着希望。年轻人怀揣对大都市的憧憬,前仆后继挤在东京闯荡。
与之相对的,绝大多数非核心区域的城市、乡镇,人口老龄化极其严重、年轻人不断流失、经济发展丧失活力,荒凉程度远超平均水平。
很难想象,以中国的人口规模,若有一半人口集中在几大都市圈中,将拥挤到什么程度。
即便除现有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外,再塑造出几个超大型都市圈,拥挤程度恐怕也远不是日本东京可以比的。
最终的细节肯定是有差异的,但底层逻辑,是类似的。
同期阅读:
俄罗斯重大宣布!禁止出口
来源:央视新闻
俄罗斯政府当地时间11月23日发布消息称,将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临时禁止废旧贵金属出口。
今年9月1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俄罗斯应考虑限制铀、钛和镍等战略性原料出口,以反制西方对俄制裁。
普京与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等政府高级官员会面时说:“俄罗斯在一些战略性原料的储备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向全球市场大量供应这些原料。而供应给我们的一些商品却受管控。好吧,或许我们应该考虑对某些原料的出口实施某些限制,比如铀、钛和镍。”
他强调,相关限制举措不必“明天”开始,必须以不损害俄罗斯自身经济利益为前提。此外,俄罗斯还可以限制其他一些大宗商品出口。
按照普京的说法,俄罗斯拥有约占世界22%的天然气储量、23%的黄金储量和55%的钻石储量。
俄罗斯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规模空前的制裁,包括大幅削减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采购。一些分析师说,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供应国,削减或停止出口可能会造成混乱。
俄罗斯迄今仍为美国第三大铀供应国。美国核电站依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供应大约一半的铀,其中俄罗斯铀2023年占比达到27%左右。今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签署一项法案,禁止美国进口俄罗斯生产的低浓缩铀,旨在“降低进而最终消除”美国民用核能领域对俄依赖。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