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
就“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答记者问
共襄“大地流彩”乡村文化嘉年华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答记者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年初,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地流彩”),谋划了12项重点活动,打造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影响力的管用平台。作为“大地流彩”的重点活动,“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以下简称展演季)将于11月21日—25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展演季活动的背景意义、目标任务、内容特色等接受采访。
问:今年以来,“大地流彩”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临近年底,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会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等单位共同举办“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活动,出于什么考虑?活动有什么特色?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多次对乡村文化振兴作出重要指示,农业农村部党组作出具体部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进行系统谋划,组织了村跑、村舞、村厨、村BA等近百项乡土特色浓郁、农民喜闻乐见的“村字号”乡村文体艺术活动,坚持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关注聚焦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农民群众普遍欢迎,营造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活动是“大地流彩”重点内容的最后一项,旨在总结提炼和展示提升全年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示、乡村非遗体验、农业文化遗产推介、文化建设研讨交流、文艺作品展演等多项内容。展演季的筹划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全国农展馆等部属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遴选优秀节目和作品,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持续在群众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参加展演季的乡村文化艺术节目和作品经过了严格筛选和把关,都是精品佳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是展演季的主办单位,各家合力成立了高规格的艺术指导委员会,冯骥才先生担任主任,歌唱、舞蹈、曲艺、美术等领域资深文艺工作者担任委员,指导提升文艺作品质量。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也是主办方,在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展演季坚持公益属性,各方自愿参加,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节俭办活动,杜绝铺张浪费,不举办开幕式,简化流程。所有节目、作品源自乡村、主角是农民,尽力为农民搭建起展示风采、创新发展的舞台。展演季面向城乡居民免费开放,诚挚欢迎各方宾朋来观展观演,感受乡村文化的质朴与韵味。
问:能否具体介绍下展演季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特色亮点?
答:展演季将各类具有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的优秀农耕文化“请”进城,重点围绕展、荟、演、品、论五个方面举办19项活动,打造展现农村成就、农民风貌、农耕价值的平台,办成城乡居民共享、城乡文化互鉴、城乡融合交汇的嘉年华。展,举办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展、优秀农民画展、大地艺术展等,展示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大地流彩”系列活动成效。荟,组织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将各地乡村特色民俗、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等荟萃起来,体现乡村文化艺术特色、民俗传统。演,精选各地优秀乡村文艺节目并进行艺术提升,还将举办“村BA”表演赛和公益捐赠活动。品,开展“农遗良品”展销和各地特色美食体验活动,开启舌尖上的美味之旅。论,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文艺名家、企事业单位等共同交流研讨,围绕乡村文化领域文艺创作、传播、发展等前沿主题开展12场交流研讨活动,推介乡村文化优秀作品、典型案例、先进人物、创意项目、文化品牌。如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达人故事汇,邀请的五位嘉宾长期深耕文化保护传承的故事都很精彩。其中,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建立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爱和小镇,将艺术创意融入乡村建设。女歌手茸芭莘那长年走访基层记录怒江少数民族文化。乡村工匠丁兰英带动农民一起传承发展彝族刺绣。非遗传人郑芬兰创建百丈传梭博物馆和“小巷三寻”品牌,传承土布纺织文化。文化策展人王彦之将河南省南坡村闲置场所打造成文化空间,激发村庄文化活力。
展演季活动将观展观演与体验参与相结合,既有静态展览,更有活态展演和互动体验;将文化普惠与行业深耕相结合,既满足社会大众文化需求,也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研讨交流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将线下展示与线上宣传相结合,邀请中央媒体网站和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报道,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文艺演出、文化讲座、部分交流研讨活动还将进行网上直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面。
问:随着展演季的举办,“大地流彩”重点活动全部落地实施。一年来,“大地流彩”活动都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在展演季活动中将如何体现?
答:为了办好“大地流彩”系列活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共同牵头成立了协调机制,定期会商研究活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对12项重点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了39项重点活动项目清单,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实施内容,挂图作战、动员近百家中央单位和各地广泛参与,制定《“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活动管理规范(试行)》,实施全过程管理,提升活动质量和实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地流彩”重点活动有序推进,取得积极成效,成果将在展演季活动上集中呈现。一是推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和“粮安天下”农民公益培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持续开展,深入乡村基层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精彩的故事、创新的形式,生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中央文明办创建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以大篷车的形式开展“美丽乡村行”,在各地举办了6场专题活动,传达了“礼行天下,法护安全”的理念。二是涌现大批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作品。“爱中华爱家乡”中国农民诗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文艺作品展、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大赛等活动征集了农民创作的诗词、歌赋、楹联、书法、绘画等作品和文化创意产品、项目。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满天星”农民乐队、北京“谷仓”乐队、河南“农民兄弟”乐队、云南怒江州老姆登村江小村和张晓慧音乐伉俪等优秀农民文化艺术能人在“大地流彩”舞台上崭露头角。三是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工作有序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正在推动乡村文化艺术资源摸底调查,国家文物局、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了农业农村领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动开发乡村文化地图,精准标识文化遗产、特色美食、农家民宿、民俗节庆、体育赛事等所在地,目前正在试运行。
问:展演季将举办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展、非遗展等,请介绍一下这些展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展演季的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分为五大方面。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展全面展示了多部门协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分为十项内容,基本涵盖了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有“党建引领 夯基固本”“文明乡风 培根铸魂”“乡村治理 移风易俗”,展示近年来乡村文明实践成果;在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有“农耕文化 保护传承”“文化产业 融合创新”“艺术乡建 育美赋能”,展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新进展;还有“农民体育 蓬勃开展”“公共服务 提质扩面”“农民教育 塑能育才”等,展示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成效。在“聚合力量 齐抓共建”板块中,反映各部门、文化团体、高校、媒体、社会组织等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为。
有研究表明,七成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于农村。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乡村非遗,对赓续农业文明根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展演季专门组织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汇集陶艺、编织、剪纸、雕刻、皮影、服饰、美食、刺绣、铸造、农民画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代表作品《锦绣台江》、江西婺源的甲路纸伞、二十四节气等都将在展演季上亮相。自201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认定了七批共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22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遗良品’培育计划”,推进农业文化遗产转化应用和特色产业发展。展演季的农遗良品展,汇聚来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优质农产品、加工食品、手工制品、文创产品。如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江西横峰葛根栽培系统都很有特色。重庆、山西、青海玉树、贵州凯里等地都带来了当地特色美食,消费者可以到展区走一走、逛一逛,体验农耕文化的风采魅力。
问:乡村文艺的繁荣发展能够有效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此次展演季专门安排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展演,有哪些考虑和具体内容?
答:乡村文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汇聚精神力量。乡村文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性、民俗性和艺术性深受老百姓喜爱。展演季共收到各地报送的近300个节目,我们优中选优并进行艺术提升,遴选了20多个节目呈现给大家,部分作品专为展演季原创,第一次公开演出。这些作品涵盖歌曲、舞蹈、戏曲、鼓乐、小戏小品等农民艺术表演形式,涉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村文化建设的多个领域。如经典民歌《石工号子》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农耕力量之美。农民艺术家江晓春、张晓慧创作的音乐节目《老姆登之夜》,由傈僳族、怒族传统曲艺形式演绎,民族特色鲜明。《三江源头祝酒歌》是由玉树的农牧民们表演,融合多项非遗的原生态歌舞。展演活动贯穿整个展演季,安排了河南农民兄弟乐队专场、云南木火乐团专场、《村潮涌动生华彩》专场演出、“玉见璀璨”——玉树非遗成果展演等精彩演出。
问: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答:“大地流彩”是农业农村部门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凝聚各方共识合力打造的品牌。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不仅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更加深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把握,认识到只有坚持思想引领、服务农民、创新发展、共建共享、质量优先,才能持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今年工作基础上,突出“实”“深”“精”“广”四个字,继续办好“大地流彩”系列活动。“实”,继续围绕农民的需求加大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供给,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唱主角、得实惠。“深”,深度挖掘乡村文化的丰富宝藏,开发利用其市场价值,将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效能。推动各省结合本地资源,精心谋划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精”,继续坚持质量优先,把提供高质量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充分用好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等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构建立体式宣传格局,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乡村文化的浓厚氛围。
同期阅读: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落实《意见》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和大食物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食物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变化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食物供给能力大幅增强,端稳端牢了中国人的饭碗。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营养安全。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践行大食物观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巩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有助于增加各类食物供给,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问:践行大食物观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答:《意见》提出,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提出,到2027年,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普遍树立,食物来源渠道得到有效拓展,森林、草原、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物产业稳步发展,构建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到2035年,食物产业链条健全完善,食物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面建成,食物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问:践行大食物观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意见》部署了三方面重点任务。第一方面任务是“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具体包括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等7项任务。第二方面任务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具体包括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加快育种创新、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等3项任务。第三方面任务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具体包括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等4项任务。
问:各地在践行大食物观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什么?
答: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路径、有益经验。实践表明,在践行大食物观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坚持保粮为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三是坚持科技支撑,加快构建与食物开发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促进产供销协同发展。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六是坚持合力开发,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引导资源要素投向多元化食物开发。
问:如何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答:《意见》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顶层设计文件。为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意见》提出强化保障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食物开发,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用地政策,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部门统筹,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有关重大政策;强化重点任务跟踪调度,分行业分领域推进多元化食物开发;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介地方经验做法,推动全国面上发展。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