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争霸,中国稳坐老大! / 神舟十九号一上天,这家公司藏不住了

百科   2024-11-15 20:58   北京  

来源:华商韬略


海上争霸,中国稳坐老大!

中国造船,航向深海。

10月10日,工信部发布我国2024年前三季度造船业最新数据:

2024年1-9月,我国造船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三大指标上同比增长18.2%、51.9%、44.3%,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以绝对优势领先排在第二名的韩国。大概率,全年业绩,中国也将完胜,并连续15年守住造船业市场份额的世界第一。

中韩造船业先后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此后几十年间上演了你追我赶的精彩争锋。

风起蔚山

今年一季度,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兴奋地公布了外贸数据,韩国造船企业承揽的船舶订单额为136亿美元,击败订单额126亿美元的中国。

虽然只是在第一季度超越中国,但从韩媒报道中的“击败”一词可以看出,韩国对夺回造船业世界第一的结果有多么看重。

2021年四季度,韩国造船业也曾拿下72亿美元的订单,小胜中国的67亿美元订单,在连续超过10年全年不如中国造船的背景下,再次有过短暂的成功。但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一直被中国船企按在第二的位置,2023年四季度的订单额更是仅有我们的一半。

2009年,中国造船业首次在新接订单、手持订单等两大指标上全面超过韩国,而40年前的1969年,正是韩国造船业的起点。

当时世界造船业的霸主是日本,占据世界船舶市场一半的份额。

那一年,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发出豪言:“造船就是把一块大铁板做成个大铁箱,然后在铁箱里放上发动机,让它漂在海上罢了。”

正值韩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总统朴正熙定下了年均经济增长率10%、工矿业年均增长率20%、大幅增加国民收入的目标。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关闭了八年,导致巨型油轮需求大增,世界造船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期。

同年,看到机会的韩国颁布了《造船工业振兴法》,总统属意的执行者就是郑周永。

郑周永也踌躇满志,发出了上面的造船豪言,但下面的人很担心:“我们一无经验,二无技术,靠什么去造船呢?”

郑周永说:“我们建过那么多发电厂和炼油厂,设计过各种各样的铁板,也焊接过各种类型的铁板。造船对我们现代集团的工人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难事。”

没想到话音刚落,郑周永就遭受了现实的暴击,要建造50万吨级的船,就要修建900米长的船坞,光是买机械就需要8000万美元,他四处筹款都以失败告终。

心灰意冷的郑周永找到主管经济的副总理金鹤烈:“我什么地方都跑了,他们就是不给现代贷款,我只能放弃造船了。”

几天后,金鹤烈对郑周永说:“总统请你来一趟青瓦台”。

刚一落座,郑周永就大倒苦水:“阁下,为了给造船筹款,我去了日本和美国,可他们都瞧不起我们。三菱重工的人说,韩国还处在初级技术阶段,他们可以协助建造,但不能超过5万吨级,还要求保有工程监督权,日本人根本不想我们进入50万吨级的轮船市场,我干不下去了。”

朴正熙听完,沉默了几秒,突然用手指着郑周永,对副总理金鹤烈大声说:“以后凡是郑周永要做的事,一律拒绝,政府不要再搭理这个人!”

说完,朴正熙闷头抽烟,郑周永不敢说话,总统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朴正熙起身递给郑周永一支烟:“郑会长,我只告诉你一个人,政府‘三五’计划的重点就是发展造船业,‘四五’的目标是成为船舶出口大国,这些一定要实现,没有商量的余地。你有总统和主管经济副总理的支持,还怕什么呢?不管用什么方法,请你接着干下去。”

硬话说完,朴正熙给郑周永出了主意:“日本、美国都去过了,再去欧洲看看嘛。造船厂的建设用地已经给你找好了,就在蔚山的尾浦湾。”

1971年,郑周永在伦敦说服巴克莱银行提供建设贷款,但英国人的条件是郑周永先拿到船舶订单。

当年夏天,郑周永飞到瑞士,在希腊船王的别墅里,以低于市场价16%的价格签下了两艘26万吨级油轮的合同。

1972年3月23日,蔚山尾浦港,现代造船厂举行奠基仪式,朴正熙亲临现场发表讲话,恳请当地渔民支持造船厂的建设。

此后,专攻造船的现代重工成立,一路在时间和成本上刷新世界纪录,船王的两艘船还没造完,一个70万吨级的造船厂就已经奇迹般地完工。

在政府的力推下,大宇重工的玉浦船厂,三星重工的巨济船厂先后开工建设,现代、大宇、三星联合向日本船企发起“进攻”。

1985年,一位英国记者在参观韩国造船厂后写下了这样的话:“从巨大钢板在铸造车间开始切割算起,到干船坞开闸放水,韩国工人只用了欧洲造船厂一半的时间,而且价格还低10%。”

依靠政府的支持、成规模的产业工人,以及打造巨头快速占有市场等因素,韩国造船业迅速崛起,并在21世纪初超越日本,登上了世界造船业的头把交椅。

赶船下海

美、英、日、韩在各自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什么都选择船舶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原因无他,因为造船能带动的产业太多了,造船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它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等50多个行业。

可以说,船舶出口支棱起来了,整个机电产业的出口也就支棱起来了。

改革开放之初,以造军船为主的中国船舶工业,整体造船水平比世界落后了三四十年,全行业30多万造船工人,无船可造,只能望洋兴叹。

1977年12月6日,小平同志听取有关部委的汇报后,作出指示:“船舶工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

“中国船舶要打进国际市场”这句话让“世界船王”包玉刚激动不已,他以探亲访友的名义到大陆考察后,宣布自己的环球航运集团拿出1亿美元,向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订购6条巨轮。

柴树藩(左一)、包玉刚(左三)

与世隔绝几十年,中国船舶工业终于要建造第一艘外商货轮,完全按国际标准下单的2.7万吨散装货轮,定名“长城”号。

毫不夸张地说,“长城”号的成败,关系到中国能否打进国际市场,建好了,它是世界海洋中一条流动的广告牌;建不好,它就会砸了中国造船的招牌。

时任六机部部长柴树藩在签订合同的当晚,对生产局的负责人说:“这条船,你要像抓核潜艇建造一样亲自把它抓好。”

接下“长城”号建造任务的,是历史悠久的大连造船厂,厂长孙文学多年后提起“长城”号仍然激动不已:“我们大连造船厂造过万吨轮,也造过潜水艇,但用的都是从苏联沿袭下来的验船标准,‘长城’号是我们第一条按英国劳氏标准造的船,建造过程是从零开始、天翻地覆。

当时,“长城”号的国际标准对国内船厂堪称闻所未闻,因此无厂敢接,孙文学对部领导说:“我厂里两万多工人要吃饭,就是冒再大的风险,就是亏本上法庭我也要接!说大点,我们要为国家争光,说小点,我们要为造船厂的工人争口气!不是都说外国的月亮圆吗,我们要让外国人说,中国的月亮更圆!

部领导很感动,但也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工期只有18个月,之后优惠期1个月,每超1天,罚款4500美元;超期150天,船东就可以弃船。如果产生这样的后果,我们建造出口船的战略部署,就会满盘皆输。”

孙厂长立下了军令状,每天撕掉一张台历,他的心里就“咯噔”一下,虽然他对厂里经验丰富的工人有信心,但面对的毕竟是闻所未闻的国际规范。

在前期的技术交流中,英国验船师艾伦带来两名日本焊工,大连厂的高手都跃跃欲试,结果一番“交流”下来,日方焊接的疵点只有25个,而我方“高手”查出的疵点有300多个。

在按出口船标准的检验模拟中,我方胸有成竹拿出了自认为质量过关的3个船体组件,英国验船师竟从上面查出了2434个缺陷,然后对大连厂的工人们说:“在我们那里,1个部件查出有20个缺陷,就必须返工;像你们这样的造船质量,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找不到买主!

英国验船师的话让工人们大受震撼,一场技术改革在大连厂展开,工人们几天几夜不下船台,焊光昼夜闪烁,经过几个月的魔鬼训练,诞生了上千名焊接好手,很多工人拿到了外国的焊接证书,为后面出口船的大规模建造打下了人才基础。

1981年2月20日,“长城”号分段合龙的日子,英国验船师艾伦登上了组装完的巨轮,进行最后测量。

测量过一遍之后,艾伦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整整五遍之后,艾伦满脸通红,嘴唇哆嗦地向在场的人伸出拇指:“十分完美,十分完美!没想到,真没想到!中国工人太伟大了!”

艾伦的测量结果显示:197米长的巨轮,误差只有2毫米,只有一个2分镍币的厚度。

9月14日,“长城”号在大连造船厂举办下水典礼,从动工到下水,历时仅10个月,时任副总理谷牧、环球航运集团名誉主席包兆龙、英国劳氏船级社主席赫斯基森亲临典礼祝贺。

伴随着“长城”号的扬帆,中国船舶历经30年乘风破浪,在2021年打破了韩国对全球造船订单的统治,独占榜单第一。

2023年,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我国首制大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建成并交付运营,标志着中国造船业集齐了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这三颗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20年来,世界造船业的主角是中国和韩国,昔日霸主日本被远远甩在身后,市场份额从巅峰期的50%下降到如今的10%。

曾经的“钢铁巨人”三菱重工,几乎退出了商船建造业务,分离出来的三菱造船,已经没有了工厂,主要业务为软件设计。

目前,日本最大船企今治造船正在研发以氨气为燃料的船舶,试图从“新一代环保燃料船”上打开突破口。

在氨燃料船舶领域,中国的大连船舶重工以及韩国的三星重工也在着手开发,日媒对今治造船“弯道超车”的前景并不乐观,他们的评论是:

日本的新一代燃料船可能会重蹈过去的覆辙。

乘风破浪

为了追赶中国,韩国船企打出“订单筛选战略”,猛攻高附加值船型。

2月,HD现代集团控股的HD韩国造船海洋拿下4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合同,订单总价值约10.8亿美元,单船造价约2.7亿美元,创下17.4万立方米级LNG运输船迄今为止的最高船价。

4月,美国宣布对中国造船业发起301调查,韩国五大造船股应声上涨。但是目前来看,由于美国船厂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仅为0.1%,对中国船企的影响十分有限。

7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了《K-造船超级差距蓝图2040》,“到2040年,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启动10个核心项目,确保造船业的全球领先技术。”

强敌在侧,中国造船始终沿着自己的航路前行。

在全球船舶行业陷入周期性低迷、订单锐减的2008年,中国船企没有选择躺平,奋力攻克了邮轮、大型LNG船等一系列先进船型的技术难关,这才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时,取得了自2010年起连续14年蝉联国际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的成绩。

2023年12月,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纲要》中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

翻译一下就是,中国造船业已经开始向清洁能源转型,并将主导造船业的环保时代。

也正是依靠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韩国在一季度所获的略微优势很快被中国大幅超越。而且,和新能源汽车类似,是依靠更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超越。

今年前三季度坚定捍卫造船世界第一的背后,我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而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绿色、高附加值、独家技术已经成为中国造船的新亮点。

在下一阶段,海上的竞争仍将激烈,但已经领先的中国造船,没有再当第二的理由。

[1]《大国起航: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大转折纪实》

[2]《韩国造船业如何梦圆汉江》 国际金融报

[3]《日本船企要用氨燃料船向中韩发起反攻》 日经新闻



同期阅读:

神舟十九号一上天,这家公司藏不住了

熊剑辉

太空科技之光,如何照进我们的生活?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中国航天迈向新高度。神十九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也终于在万众瞩目中亮相。

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中国第三位女性航天员,王浩泽广受关注。

记者询问她,“太空生活最期待什么?”

王浩泽答,“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

“还有吗?”

她笑了笑,“品尝一些好吃的太空食品。”

从王浩泽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太空生活的期待。实际上,“天上”的日子早已变得有滋有味起来了。加热装置、饮水分配器......等先进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美食上百种、口味丰富,甚至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还在太空菜园种上了樱桃番茄,玩起了太空“吃播”。

空间站的太空菜园,来自央视频

小小的太空舱,越来越像地面上的家。

事实上,早在神舟十二号上天时,空间站里的生活,已经变得舒适起来。航天员随时都能喝上干净的温热水;40分钟左右就能吃上热饭菜,还可以自制酸奶,喝上香浓的豆浆……

而这一切,源自中国空间站有一个神秘、强大的太空厨房。

太空厨房是谁研制出来的?你没看错,这离不开当年靠豆浆机火遍大江南北的九阳。

可中国制造企业千千万,更不乏体量巨大、资金雄厚的家电巨头。搞定这种“登天级”难题的,为什么是九阳?

让航天员爱不释手的“太空神器”

今年的龙年春节,一则来自中国空间站的新闻迅速刷屏。

航天员在太空喜迎新年,来自央视新闻

神舟十七号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首次在太空度过龙年春节。大年三十,航天员特意穿上了喜庆的“祥云服”,贴上了春联,挂起了灯笼,把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装扮得年味儿十足。

航天员还享受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年夜饭。包括饺子、桂花芝士年糕、八宝饭,还有寓意“十全十美”的十大菜肴。

没想到吧,中国航天人已经把年过到了太空。

天宫年夜饭,来自新华网

现在,到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吃得相当丰富。菜品高达120多样,从香辣羊肉、黑椒牛柳,到辣味金枪鱼、菘菜牛肉汤;川湘鲁粤、江浙淮扬,应有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航天员,都能在太空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家乡菜。也能喝到各种饮品,冰淇淋、太空豆浆都管够。

能吃到如此丰富的“宇宙级大餐”,靠的是一个航天员每天都要用到的“太空厨房神器”——热风加热设备。

航天员李聪介绍热风加热装置,来自央视频

这个设备厉害在哪?

2008年,一位国外的宇航员马格努斯在国际空间站煮了个洋葱,耗时需要4小时。

而热风加热设备,把太空的食物加热速度整整提升了8倍左右——采用原创的“立体热风循环加热技术”:仅需30分钟左右,就能把从地球上带过去的上百种美食热得香气四溢。

除了吃得丰盛,喝水也是一件关系航天员身体健康的大事。

航天员叶光富曾说过一桩趣事。

2021年,“神舟十三”飞抵“天宫”,跟“神舟十二”乘组办交接。结果,有位航天员神神秘秘对叶光富说:“我们留了好多‘再生水’,你们好好‘品一品’。”

这么“重口味”的冷笑话,让叶光富心里一凛,接着忍俊不禁。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空间站水资源极度匮乏,航天员喝的都是“再生水”。顾名思义,“再生水”自然是汗液、尿液的过滤水。

而实际上,空间站里经过严格杀菌、层层过滤的“再生水”,远比平常的饮用水更干净。

这就离不开航天员每天都要用到的另一个“太空厨房神器”——饮水分配器。

航天员叶光富采用饮水分配器喝水,来自央视频

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采用氧化锌抗菌技术和太空即热技术,让航天员随时随地都能喝上一杯干净的、45°C的温热水。

这两个“太空厨房神器”,不但解决了航天员吃饭、喝水的“老大难”,还搞定了吃得更美味、喝得更健康的新问题。

太空厨房是如何造出来的?

太空厨房,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和生命健康。

人们不禁要问:太空厨房是如何造出来的?

这件事得从2014年说起。

2014年,一直专注厨房小家电的九阳,被国家选为载人航天太空厨房研制单位,核心任务就是研制热风加热设备和饮水分配器。

但是,仅凭借一台豆浆机里积累的这些技术,能为空间站做好太空厨房吗?

航天员虽然能遨游九天,但哪怕只是吃上一顿热饭、喝上一杯温水这些生活“小问题”,在空间站中都是大难题。比如,在太空中想要喝杯干净的温水,面临太空中细菌的繁殖速度是地面好几倍的问题。

失重、无对流的空间站环境,对“太空厨房”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认真分析后,九阳研发工程师发现,豆浆机上积累的核心技术,完全可以在太空厨房研制中大展身手!

第一个难关扑面而来:怎么让航天员能及时吃上热饭热菜呢?

因为空间站的空气是不能对流的,热传导效应极低,使得地面上平平无奇的“加热”过程变得异常困难,明火自然不可行,传导加热常常是一头热过了,另一头还是凉的。

九阳研发团队结合豆浆机积累的电机技术、加热技术、流体动力学技术,设计了无数个方案,反复打磨和测试,最终研发出了热风加热设备,实现高效立体热风循环加热。

而热风加热装置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便是九阳30年积累的电机技术。

热风加热装置

空间站环境对电机要求极高。不能有碳粉,因为碳粉漂浮出来对其他设备会带来损害;声音还要很轻。同时,动力要强劲,更要长期都能稳定、可靠。而九阳研发的变频无刷电机完美满足了所有要求。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难题来了:怎么保障航天员喝上干净的温热水呢?

由于载人航天器相对狭小、密闭,贮存的水又不像地面是流动的,这就为有害微生物的快速繁衍提供了极好的温床。

研究显示,国际空间站上曾发现84种微生物。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和平号”和“国际空间站”就多次出现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运行故障。

九阳将氧化锌抗菌技术应用在了饮水分配器上,则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

饮水分配器

氧化锌晶须材料释放出的锌离子,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破坏菌体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杀灭细菌后,锌离子又能从细菌内部游离出来,不断重复这一杀菌的过程,可谓是杀菌消毒的利器。

中国人一直都有喝热水的习惯,但传统意义上的“烧开水”在空间站是无法实现的。

九阳凭借在豆浆机上积累的加热和温控等技术,创新太空即热技术,实现了水温、水量的精准控制,让航天员在太空中也能随时喝上一杯干净的、45°C的温热水。

除了这两个设备,九阳还为航天员送去了太空豆浆,不仅可以为航天员补充营养,还能一解乡愁,舒缓忙碌工作后的心情。

经过8年攻关,2021年,太空厨房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之后,中国航天员能够以更健康的状态遨游星辰大海,太空中也有了一缕“人间烟火气”。

太空科技,“上天”又“入地”

太空厨房让我们的航天员吃得好、喝得好,可能有人会问,太空科技跟我的生活有啥关系?

实际上,但凡与“国”相戚,都会与“家”相关。只要有需求,“向上捅破天”的太空科技,就会“向下扎到根”。

如今,这些太空科技正在下放民用,助力解决国人日常生活的小问题,让国人吃得更健康、喝得更营养、用得更省心。

以九阳“牛上天”的“太空豆浆”为例。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喝的豆浆,标准严苛到要经过多项航天标准检测,口感香浓细腻,喝完不会胀气。

现在,只要一台九阳不用手洗低嘌呤豆浆机K7 Pro,不论香味、浓度、细腻、爽滑、色泽、营养度,在家就能喝上与太空豆浆同品质的豆浆。

九阳不用手洗低嘌呤豆浆机K7 Pro

同时,K7 Pro的豆浆,还进化出“低嘌呤”属性,嘌呤含量仅为米饭的二分之一,对高尿酸人群很友好。

享受完美味豆浆,机器能一键机洗、烘干、除菌,除菌率高达99.99%,真正解放双手。

另外,借助太空科技,九阳还搞定电饭煲中一个易被忽视的隐藏风险。

传统电饭煲,普遍是“铝制内胆+化学涂层”,长期使用、涂层脱落后,会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

“太空厨房”研制成功后,九阳迅速将与太空科技同源的精准控温技术,应用在电饭煲,推出了颠覆行业的不粘0涂层电饭煲。

九阳不粘0涂层电饭煲40N1U

如今,最新一代九阳不粘0涂层电饭煲40N1U,煮熟的米饭几乎完全不粘锅,其搭载九阳独创的风冷系统,还可以调节米饭口感:父母想吃软糯的,孩子想吃Q弹的,一键全满足。

加上不锈钢内胆可用钢丝球直接刷洗,打理更省心。

而比一日三餐更重要的,就是“喝水”。

如今,九阳全新的太空热小净R1,不但用上了太空科技同源的氧化锌抗菌技术和净水技术,实现了全链路抗菌,即热出水;还凭借1000G大通量,实现超大流速,6年免换芯。

九阳太空热小净R1

这一举解决了净水器行业普遍存在的二次污染、频繁换芯、不能出热水或出热水太慢的痛点。

太空科技看似遥远,实际上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最终都反哺给“地球人”,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问题。

凭什么是九阳?

做家电的企业这么多,造出太空厨房,还把太空科技创新民用,凭什么是九阳?

一切还得从豆浆机说起。

▲九阳第一台全自动家用豆浆机

1994年,九阳发明了第一台全自动家用豆浆机,让千家万户喝上了新鲜的自制豆浆。

这其中,九阳面临着许许多多小问题:豆浆如何无渣?豆浆如何更香浓?能否不需要泡豆子?……在解决诸多小问题的过程中,九阳不断迭代产品,成功锁定了“豆浆机”品类,成为豆浆机的品类标杆。

在这个过程中,九阳逐渐沉淀了电机、温控、防溢、流体动力学、加热等核心科技。

为了解决好更多用户的生活小问题,九阳基于豆浆机沉淀的核心技术,不断进入新的赛道,推出电饭煲、破壁机、净水器、空气炸锅、养生壶、烧水壶、吹风机、洗地机等等产品,并成为更多品类的强者。九阳这家企业,在不断解决用户生活小问题的过程中,也成功走出豆浆机这一品类,成为横跨多品类的品质小家电巨头。

截止目前,九阳基于豆浆机底层技术,不断延伸创新,已经沉淀了13181项技术专利,其中包括含金量极高的700多项发明专利。

而九阳持续沉淀的核心科技,也成为了九阳造出太空厨房、帮助航天员解决生活小问题的核心基石。

现在,九阳又把太空科技创新民用,陆续推出了太空科技系列产品,成为了小家电科技创新的标杆典范,收获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至此,九阳完成了一家国民品牌的价值闭环——源自豆浆机的核心科技打造了跨品类的好产品,走向了太空厨房,搭载了太空科技的系列产品又普惠万千国民。

[1]120道菜上太空,中国航天员为啥就爱吃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中信出版,2021.06.24

[2]《三明治曾被禁止上太空?航天员们的太空菜单都有啥?》差评君

[3]《面对面:逐梦星辰》央视网,2022.07.12

[4]《想在太空吃到新鲜的烤饼干,到底有多难?》果壳,2019.08.16

[5]《让航天员吃好喝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太空厨房”?》三联生活周刊,2022.06.05

[6]《舌尖上的太空:从肉泥牙膏、韩国泡菜、日本料理,到鱼香肉丝》何义均、赛先生,2021.08.03

[7]《九阳30年,为什么要「致敬伟大的小问题」?》爱范儿,2024.04.19

[8]《在太空过春节!神十七乘组年夜饭吃什么?菜单来了→》央视新闻,2024.02.09

[9]《现场画面!航天员在太空菜园种番茄》中青在线,2024.10.23

[10]《宇宙级大餐!20年时间,航天员吃的怎么样?》我们的太空,2023.06.27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


中小企业
为地区制定产业规划,为企业在产业中定位;为企业创立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整合优秀供应商;为企业建立融资、投资的通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