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睒睒的宿敌IPO了,市值386亿 / 李书福之子,收获一个IPO

百科   2024-11-17 21:22   北京  


钟睒睒的宿敌IPO了,市值386亿

王涛 来源:融中财经

今年港股第二大IPO来了

小小的瓶装水有多赚钱?农夫山泉的钟睒睒,靠卖水已经蝉联四届中国首富,力压一众互联网大佬。而就在今日,作为农夫山泉最大的对手,怡宝矿泉水也上市了。

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于今日在港挂牌上市,高开13.52%,报16.46港元,总市值达386.45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的第二大IPO,仅次于美的。华润饮料IPO发行价为14.5港元/股,公开发售阶段获236倍超额认购。

为什么说怡宝是农夫山泉最大的对手呢?根据资料,在2023年怡宝这一品牌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市场占有率为18.4%,仅次于农夫山泉。尤其在纯净水市场,怡宝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到了32.7%。

而自2014—2023年,按包装饮用水的零售额计,华润饮料已连续10年位居前两名的位置;自2012—2023年,华润饮料连续12年在中国饮用纯净水市场保持排名第一。

怡宝的销量也为其母公司华润饮料带来了稳定的业绩增长。在2023年,怡宝品牌饮用纯净水出售逾146亿瓶,产品总零售额达395亿元。

在此之前,作为宿敌的农夫山泉已经捷足先登,截至发稿,农夫山泉的市值达到了约3600亿港元。如今,历经40年的怡宝终于也如愿驶向了资本市场的蓝海。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华润饮料就已经正式启动了赴港上市的计划,一时间被誉为“今年香港市场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可惜港股市场风云突变,股市动荡让华润饮料的上市之路变得异常坎坷。步入金秋,港股市场渐渐回暖,怡宝终于按捺不住,选择了在其期间上市。

在如今的港股市场,诸如农夫山泉、中国食品、太古这些百亿级别的饮料企业已经站稳了脚跟。而怡宝的加入,无疑会让这个港股饮料豪华阵容更加令人瞩目。

农民山泉最大的对手

华润怡宝的发展历程颇为曲折。

华润怡宝的母公司华润饮料,最初名为中国龙环,是由贵阳刺梨产品开发公司等几家企业共同创立的。在成立之初,龙环公司的主打产品并非瓶装水,而是贵州特产的刺梨汁。然而,由于市场反响平平,龙环公司决定进行战略转型。1990年,公司从香港引进了“纯净水”这一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推出了“怡宝”这一瓶装水品牌。随后,通过精心的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怡宝逐步在中国瓶装水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1991年,万科集团购入取得了龙环公司超过半数的股份,并对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使怡宝专注于瓶装水领域。五年之后,万科决定退出这一领域,这时华润集团以1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接手了怡宝的部分股份,成为其新的控股方。到了1999年,华润集团进一步完成了对怡宝的全资收购,将其纳入集团的战略布局,并将总部迁至深圳市南山区,由此开始逐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华润集团以深圳为中心通过实施“向西拓展、向北发展、向东扩张”的市场扩张战略,成功地将怡宝打造成中国饮用水行业的领先品牌,并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的收入分别达到113.40亿元、126.23亿元和135.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7%。同时,华润饮料的毛利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3.8%、41.7%、44.7%,而2024年前四个月的毛利率更是上升至47.1%。

尽管华润饮料的业绩持续增长,但与行业巨头农夫山泉相比,其表现仍有较大差距。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农夫山泉的营收分别为296.96亿、332.39亿和426.67亿人民币,远超华润饮料。在盈利能力上,农夫山泉同样占据明显优势,2021年和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62亿和84.95亿人民币,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120.79亿人民币,是华润饮料的十倍。

这两家公司在毛利率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它们各自独特的商业运作方式。

在瓶装水领域有两个不同的赛道分别为纯净水和天然水。而华润饮料旗下的怡宝品牌主打纯净水产品,这涉及到将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工艺后再进行包装销售。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华润饮料采用了自建工厂与合作工厂并行的生产策略,目前拥有13家自建工厂和31家合作生产伙伴。这种合作生产方式虽然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但同时也意味着公司每年都需要向合作工厂支付一定的生产成本,这部分成本在报告期内占到了销售总成本的近30%。

相较之下,农夫山泉的主打产品是天然水,其生产主要依托自有的水源地,从而有效降低了外包生产的成本。这也是农夫山泉能够维持接近60%的高毛利率的原因之一。尽管华润饮料在纯净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商业模式的不同,其毛利率难以与农夫山泉相提并论。

华润饮料的业务组合相对单一。尽管公司实施了多元化产品战略,推出了包括茶饮、果汁等多种饮料,但这些饮料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在报告期内,包装饮用水的收入依然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而其他饮料产品的收入比例始终未能超过10%。相比之下,农夫山泉双轨并行,既涉足包装饮用水,也经营茶饮料,这使得其市场覆盖面更广,竞争力更强。尤其是农夫山泉旗下的茶饮料品牌“东方树叶”,近年来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90%。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华润饮料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仍然展现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计划利用此次公开募股所筹集的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优化销售网络、加强产品研发以及推进数字化转型。这表明华润饮料对其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全球扩张抱有较高的期望。

IPO成功的怡宝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这一切还要由时间来考验。

华润系又一个IPO

通过股权穿透图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华润饮料的股权构成极为简洁。华润集团作为最大股东,控制着60%的股份,而Plateau Consumer Fund, L.P.则通过其持股平台持有剩余的40%股份。

40%的股份是Plateau Consumer Fund, L.P.在2022年8月5日以10亿美元的价格从日本麒麟株式会社手中购得的。而日本麒麟株式会社在2011年仅以4.74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这些股份。Plateau Consumer Fund, L.P.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由Plateau Investment Limited担任其普通合伙人,而Dong Yi女士则是该公司的全资拥有者。Dong Yi女士被描述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华润集团,作为华润饮料的最大股东,是一家资产规模超过2.6万亿的巨型央企。在2023年,华润集团的营收达到了8890亿元,并在同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74位。

华润集团的业务范围广泛,覆盖了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除了两家直属机构,华润集团还拥有3077家实体企业,并雇佣了大约39万名员工。

华润集团的子公司中有8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9家在A股市场上市。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和华润万象生活等子公司均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饮料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华润集团迎来了第18个IPO。

华润饮料已经与基石投资者签订了投资协议。在IPO之前,这些基石投资者已经同意按照发行价格认购或促使其指定实体认购价值3.1亿美元或24.07亿港元的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UBS AM Singapore、中旅、Wildlife Willow Limited、中邮保险、Oaktree等。

IPO前的一周,华润饮料的融资认购倍数已经达到了60倍,融资认购金额高达333.55亿港元,其中辉立证券的认购额占比59%,达到了198亿港元。港股投资者对华润怡宝的估值较高,这与之前农夫山泉IPO时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有关。

华润饮料以“怡宝”作为其核心品牌,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景田百岁山等。在整体包装饮用水市场中,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最大,为23.6%,华润怡宝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8.4%。目前,怡宝是最大的纯净水厂,市场份额接近三分之一,远超第二名娃哈哈的8.9%。然而,华润饮料在营收规模和利润增长速度方面,与农夫山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饮料在2024年4月宣布向现有股东派发25亿元的股息。截至2023年年末,华润饮料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9.03亿元,此次派发的股息占股东权益的比例高达36.22%。在2021至2023年期间,华润饮料累计净利润为31.78亿元,几乎将最近三年的利润全部分配完毕。在这段时间内,华润饮料并未进行任何分红。

一瓶水的战争

中国瓶装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群“刺猬”。

1905年,一位在青岛太平山南坡狩猎的德国商人偶遇了一群刺猬聚集在一处清澈的泉水边饮水。他好奇地尝试了泉水,发现其味道异常清甜。因此,他决定在地下深处的花岗岩缝隙中挖掘一口井,并将其命名为“刺猬井”,这口井标志着中国矿泉水井的诞生。到了1930年,德国化学家罗德维将“刺猬井”的矿泉水进行了试制并装瓶。同年,中国首个矿泉水生产厂“崂山瓶装矿泉水厂”在青岛成立。直至20世纪80年代,该厂一直独占中国瓶装矿泉水市场,是中国唯一的瓶装矿泉水生产商。

而时至今日,瓶装水已成为中国软饮料中最大的细分品类,其内部除天然矿泉水外还延伸出了天然水、饮用纯净水、矿物质水等多个类别。根据与市场预测,2024年瓶装水市场规模预计为3362.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4529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4%。

钟睒睒凭借农夫山泉成为中国首富。2019年,旗下农夫山泉收入240亿元,净利润49.5亿元,毛利率高达55.4%。到2020年,农夫山泉正式登陆港交所IPO舞台,最新市值3441亿港元。靠一瓶水创造出了超3000亿市值,这样的资本神话也无疑让更多瓶装水巨头趋之若鹜。

基于瓶装水与日俱增的市场规模,瓶装水领域的战争也就此打响。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水、百岁山、怡宝……每一个新巨头的崛起,都代表这场水战的愈演愈烈。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人争。

2024年,瓶装水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品牌纷纷打响了价格战。市场上出现了1元/瓶、0.66元/瓶、12.8元/12瓶、9.9元/12瓶等不同价格的瓶装水,这些价格在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中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实际上,这场价格战的端倪在2023年就已经显现。首先,以1元纯净水为代表的娃哈哈品牌超越了冰露、康师傅,重新回到了市场前四的位置。随后,矿泉水的价格也开始向2元的价格区间下探。在2023年,怡宝推出了定价为2元的矿泉水品牌本优,而今年东方甄选、胖东来等新进入者也相继推出了定价为2元的矿泉水产品。

瓶装水市场的价格战,表面上看似是价格的比拼,实则是供应链运营效率和品牌价值的较量。

目前在市场上激烈竞争的瓶装水品牌,除了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外,更依赖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这一点在近两年各大瓶装水企业加速扩张建厂的行动中得到了体现。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大约有近30家企业加大了对瓶装水市场的投入,相关扩张事件近40起。

比如今天上市的怡宝,在此前的一月份就宣布总投资达12亿元的华润怡宝长沙工厂二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此外还有投资额20亿的江苏宜兴项目。

其他瓶装水巨头同样如此,农夫山泉公告称投资50亿元,将用于“农夫山泉建德饮用水及饮料综合产业基地项目”;今年5月份,今麦郎集团饮品事业部沈阳饮品生产线开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农夫山泉回到了饮用纯净水的目标市场,正式宣布绿色瓶装饮用纯净水,零售价格为2元。然而,农夫山泉在推出绿色瓶装饮用纯净水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直接将瓶装纯净水的价格拉回了1元时代,导致了瓶装水市场的新一轮混战。

这样直击怡宝腹地的方式无疑会或多或少压缩怡宝的纯净水市场份额。而怡宝如今的上市或许也是为了回馈农夫山泉攻入腹地的压力。根据招股书,华润饮料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寻找更多优质的水源来扩大产能,增加产品创新研发,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完善全面营销网络,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环城河。

今后,怡宝和农夫山泉将在港交所正面会战,从目前的体量来看,怡宝距农夫山泉还有很远的距离。未来的怡宝会有哪些新的措施来展开对农夫山泉的反击,瓶装水的战争又会走向何方,这无疑让人十分期待。



同期阅读:

李书福之子,收获一个IPO

邵延港 来源:直通IPO

5600倍超额认购,港股今年最热IPO。

港交所今年最热的公司来了。

11月8日,晶科电子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这家从科创板转来的公司,在香港公开发售中获得了超5677倍的超额认购,成为今年新股“超购王”,位列香港史上超购倍数第二多的新股。

此次IPO,晶科电子发行新股3864万股,每股发行价为3.61港元/股,募资总额1.39亿港元。上市首日,晶科电子开盘价为4.2港元/股,盘中一度涨超40%。截至午间休盘,晶科电子报5.25港元/股,涨45.43%,市值27.94亿港元。

来源:雪球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电子在业务上与吉利密切相关,背后还有吉利李书福之子李星星的身影。

晶科电子作为李星星创业之后的投资项目,并打入吉利汽车供应链,此次IPO,吉利集团参与认购总发行股份的四分之一,这让其在资本市场上赢得了一些关注。但与吉利的深度绑定,也让晶科电子的发展存在一些隐患。

此外,晶科电子的上市征程非常曲折,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后,两度递表港交所。如今在“吉利概念股”的呼声中,实现IPO。

李书福之子,创业做投资

李书福是中国汽车界的“狂人”,吉利的公子李星星自然成为关注焦点。

李星星是一位85后,从小被送到英国读书,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吉利由低做起,先是去了吉利“祖业”摩托车事业部。

之后李星星慢慢开始接触投资。当时李星星除了在吉利任职外,他还担任浙江手拉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还在资本大佬贺学初创办洪桥集团担任股东。

经过在吉利旗下公司的历练,李星星决定创业。

2018年,李星星结识了看车网创始团队郑伟、蔡波,几人都看中了“二手车消费金融”的发展潜力,于是几人共同启动项目车多多。公司成立后很快就获得了A轮177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华创、源码、易鑫,以及李星星。

李星星曾表示,对于以个人身份投资车多多是在买时间,合伙人资源全部放了进来,自己是从零开始,作为创业团队之一,总归要有点贡献嘛。

同样是在2018年,LED厂商晶科电子联合浙江吉创(由吉利控股控制)成立了汽车智能视觉产品企业领为视觉,两者分别持股49%、51%。

2020年,浙江吉创退出领为视觉,全部股份由耀宁科技接手,而耀宁科技的背后正是李星星的星全投资。

之后,晶科电子为实现并表,通过对领为视觉增资,耗资1640万元拿到控股权。

2023年12月,晶科电子为精简集团架构,通过发行及配发股份收购了耀宁科技手中领为视觉49%的权益,将领为视觉变为全资子公司。晶科电子则向耀宁科技发行及配发68582573股股份。

截至上市前,耀宁科技成为晶科电子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13.76%。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耀宁科技由宁波春画秋时拥有85%权益,宁波春画秋时则由昂步投资拥有95%权益,昂步投资则由李星星全资拥有。李星星间接持有晶科电子11.11%的股份。

今日,晶科电子实现港股IPO,对于李星星来说,也是其投资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从李星星的投资版图来看,其还曾入主一家上市公司。

据了解,在2022年,李星星的耀宁科技就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上拿下了磷化工企业澄星股份的控制权,正式入主这家当时被“ST”的上市公司。

李星星投资事业的发展,正值在吉利汽车对外疯狂买买买的时期。多年来,在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入股奔驰、收购路特斯等资本操作,名下已上市和提交上市申请的公司累计达到10家,逐渐形成吉利汽车现在的庞大体系。

深度绑定吉利,实现转型

晶科电子如今已经与吉利深度绑定。

晶科电子自2006年成立,在与吉利合资成立领为视觉之前,晶科电子的主营业务为 LED 封装器件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LED 照明器件和模组、LED 背光源器件和模组等,主要用于通用照明、室内商业照明、新型显示、UV/IR 特种照明、植物照明、智能照明和车用照明等领域。

领为视觉为吉利汽车配套开发前沿的 LED 车灯,这也为晶科电子的车用照明市场业务奠定了基础。

如今,晶科电子的收入组成包括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三大板块,晶科电子也是国内产业链中率先实现垂直整合的汽车整灯供货商之一,实现了从车规级LED器件和模块到智能照明系统的全链条覆盖。

晶科电子曾在2019年12月20日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在2020年5月31日,晶科电子选择撤回申请。

对于撤回科创板IPO的原因,晶科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考虑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车照明业务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以及本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当时正是晶科电子与吉利合作的关键时期。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晶科电子收入分别约为13.88亿元、14.11亿元、18.58亿元及8.43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2.28亿元、2.35亿元、3.39亿元、及1.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3907万、7204万和3217万。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晶科电子来自高端照明业务收入分别为10.34亿元、6.7亿元、6.51亿元和2.54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74.5%、47.5%、35%和30.1%;来自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收入分别为7425.1万元、4亿元、7.71亿元和3.6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约为5.3%、28.3%、41.5%和43.4%。

从晶科电子收入构成比例的变化来看,与吉利的深化合作,已经较快推动了其业务转型的速度。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收入计,晶科电子于中国中高端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公司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五,在同行业所有制造商中排名第十二,2023年市场份额为0.5%。

此外,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晶科电子来自吉利、领克、极氪、精灵、路特斯等吉利系车企收入,分别为5060万元、3.50亿元、7.06亿元及3.2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24.8%、38.0%、38.8%。

领为视觉的成立,是晶科电子打入吉利车系供应链的关键。招股书显示, 截至2024年5月31日,晶科电子合共获得的22个汽车智能视觉项目,其中21个来自吉利。

基于新合作框架,晶科电子预计,2024年到2026年,与吉利系的交易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0.81亿元、12.18亿元、12.55亿元。

但与吉利的深度绑定,也让市场担心晶科电子未来的发展问题,因为对大客户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

(首图来源:晶科电子上市仪式)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


中小企业
为地区制定产业规划,为企业在产业中定位;为企业创立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整合优秀供应商;为企业建立融资、投资的通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