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走在塔前街上,一路和他打招呼的人不断,称呼什么的都有,那股子热络劲儿,让人看着眼热。
绕过塔前街的街心花园往北走,穿过一条铺着青石板的短巷,就看到藏在旮旯里的“老耿理发店”了。
店面不大,五六平方米的样子。一个木制招牌挂在门旁,一张能升降的理发椅,一面镜子,工作台板上放着剃刀、推子、剪子、梳子、修面刀等理发工具,几把供顾客候坐的凳子散落在旁边,这就是理发店的全部家当。别看地方不显眼,摆设也简陋,却打理得干净温馨,等待理发的顾客,聊着天南海北的话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耿直十六岁学艺,十七岁出师,在这条街上理发有小50年了,依然坚持每天开门候客,下雨落雪天也照常营业,这样街坊邻居们剃头刮面就方便多了。
虽说老耿是正牌的理发师,剃了大半辈子的头(他把理发称作剃头),至今干起活儿仍一丝不苟。来此理发的多是“回头客”,待顾客在理发椅上坐定,问一声:“还照原来的发型理吧?”等顾客回答或点头后,他便开始上手。久了,他对“回头客”发型的把握轻车熟路,对新来年轻顾客想要的时尚发型,只要拿照片让他看一下,他也能修剪得有模有样,让顾客们心满意足。
刮面是老耿的拿手活儿。每次刮面前,他先用酒精灯对那把折叠式刮胡刀的刀片进行消毒,待弯腰为顾客洗完头后,先把肥皂泡沫均匀地涂在顾客脸上,再用热毛巾敷面,待须孔打开,才用刮胡刀轻轻刮脸,之后用温水毛巾擦净,顾客的脸上就露出了干净的面容。接着,剪鼻须、掏耳朵,一番工夫下来,至少半个小时过去了。听到起身的顾客道一声“舒服啊”,老耿就不动声色地笑了。
虽说老耿的手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至今仍保留着对行规的敬畏,认为手艺就是活招牌。多年过去,他依然坚守着对传统理发的那份虔诚,洗头、剃头、刮面、剪鼻须、掏耳朵一样不少,却只收十元钱。有人看不过,劝他说:“现在外边的发廊单理发,都没有低于二十元的,您这也太实在了,既然收费低,咋不减少些项目?”他笑笑说:“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俺不会为偷工减料砸了自己的招牌。虽说收费不高,可每天都有进项,又能服务四邻街坊,咋不满足哩?”
因为价格便宜,服务又好,来此理发的顾客,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人排队等着,屋里待不下,就排到门外去。
收费低,生意又好,难免会遭人嫉妒。曾有同行嫌他收费太低,抢了他们的饭碗,便忍不住动了歪心思,造谣说耿直身患传染性皮肤病,让他理发百分之百会传染,一些不明真相的顾客不免心感惶恐。好在老顾客都知根知底,许多人帮着他澄清解释,才没有受到影响。
一招不行再换一招。那些同行见没有达到目的,就撺掇外号叫“滚刀肉”的一泼皮无赖前来找茬。
这家伙长得膀大腰圆,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个好惹的主儿。人还没进店,就在外边大声咋呼道:“没看到俺张二哥来了吗?识相的让开点,让俺先理!”
见此情景,原来排队的一些顾客纷纷躲避,有的干脆起身走了。躲在不远处的同行见此情景,禁不住露出一脸坏笑:“嘿,这回准有好戏看了。”
“来的都是客,你凭啥把人撵走,按规矩排队去!”一向和蔼的老耿,这会儿拉下了脸,他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滚刀肉”没想到他这么硬气,又见几个年轻顾客也朝他怒目而视,顿时心虚了三分,结果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傻傻地愣怔在原地。
终于轮到“滚刀肉”了。老耿不仅为他细心洗头,该有的服务程序也一样不少。
待理发完毕,那“滚刀肉”扑通一声跪在老耿跟前,把头磕得山响,声泪俱下道:“俺从小遭人白眼,自己都把自己当成鬼,您老却把我当人看,俺对不起您。”
老耿连忙将他扶起道:“人难免会犯糊涂,但不能一错再错。若你真能吃得了苦,就跟着俺老头子学理发,也算谋一份职业,将来也好讨生活。”
这“滚刀肉”姓张名猛,自幼父母双亡,小学未毕业便混迹于社会,吃尽了苦头。一听老耿要收他为徒,感激得又要下跪,却被老耿拉住了。
别看张猛外表粗鲁,但内心精细,洗剃刮剪,一点就通,不仅学东西快,而且从来不降低对学习的要求。老耿也用心教他,尤其是对难度大的技术要领,更是耐心传授。几个月后,张猛就能独立操作了,理发的手艺毫不逊色。
往后的日子里,师徒俩搭档经营,坚守“十元理发”,不涨价。顾客们心里不落忍,有些顾客理完发后,会故意多付个五块十块,往工作台上盛钱的盒子里一放就走。最多的一次,一个小伙子用手机付了五十元,老耿看到后,让张猛追着给找了零。
可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冬天,老耿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再也不能干体力活了。
忙碌惯了的老耿,丢不下坚守了大半辈子的手艺和相处了多年的老顾客,身体稍微好一些,他便坐着轮椅来到理发店,除了指点张猛,还与老顾客们聊天,心情就好多了。
张猛也把师父当成再生父母,不仅精心照料老耿,还坚持精益求精,而且秉承了老耿的品性,把“十元理发”的初心和美德也传承了下来。
面对顾客盈门的场面,张猛坚守师父的品性,理发价格坚持十元不变。顾客们都伸出大拇指说:“这师徒俩,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都是掏心掏肺地为我们着想啊!”
(本文获河南省小小说学会2023-2024年度优秀奖,原载《中国铁路文艺》2024年第3期,《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4期、《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第5期选载)
创作谈:讲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
小人物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当前,我们正处在大变革的新时代,关注个体命运,触摸时代脉搏,在真实的生活中贴近小人物的内心,展现他们身上可贵的、真实的一面,用手中的笔为特殊群体鼓与呼,可以起到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我认为写好小人物的欢乐与忧伤,是对善良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敬畏。从事文学创作,对于大喜大悲的事情、不同凡响的人物,固然值得一写,但作为文学轻骑兵的小小说作者,我们经常遇到的却多是平凡的小人物,经历得也更多是普通的生活,如何把小人物塑造得有性格、有追求、有情感、有信仰,既需要我们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需要我们调整文学叙事的姿势,放低姿态,调整心态,用心去感受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把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人性光芒写得精彩感人,同样可以为这个时代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因此,近年来,我坚持一次次走到村街里巷之间,去寻觅,去挖掘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运用手中的笔,为一个个亲切得如乡邻一般的小人物立此存照,先后发表了《代写信的老秦》《修单车的老尚》《修鞋匠老单》《理发师耿直》《老蔡的土地》等一系列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原创作品。
以《理发师耿直》为例,耿直身上的优秀品质,就在于他理发的手艺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至今仍保留着对行规的敬畏,认为手艺就是活招牌,依然坚守着对传统理发的那份虔诚。他活儿做的十分精细,洗剃刮面剪掏一样不少,却多年保持着理发价格“十元不变”的标准,不仅让周围群众有一个实惠理发的去处,而且针对一受人蛊惑前来捣乱的泼皮无赖,他以情感化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收其为徒,精心传艺,将“十元理发”的初心和美德也传承下来。在他的身上展现出了一个理发匠人 “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真实情感。
作者简介:薛培政,山东临朐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理事。作品散见《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山西文学》等报刊,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获《小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作品奖、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