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林Angew:突破π堆叠桎梏!垂直扩展COFs助力高效光催化水氧化

文摘   2024-11-20 11:51   黑龙江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作为一类新兴的多孔晶体材料,因其独特的π-共轭结构和高度有序的孔道,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然而,传统COFs由于层间π-π堆叠的限制,大部分活性位点被隐藏在层间,只能依赖于材料的表面层进行催化反应,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催化效率,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深层催化位点,成为提升COFs催化性能的关键挑战。


近日,为解决这一难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江东林教授团队(课题组主页:https://blog.nus.edu.sg/chmjd/)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垂直扩展COFs的层间结构,使被隐藏的活性位点得以充分暴露,这一全新设计显著提升了其光催化性能。该研究选用钴(II)卟啉(Co(II) porphyrin)作为核心催化单元,通过三组分一锅聚合反应引入双齿配体(如DABACO4,4'-联吡啶)作为分子支柱。这些分子支柱通过配位键将钴(II)卟啉层相互连接,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层间距。这种设计使钴(II)卟啉的上下两个平面均暴露于反应环境中,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位点的可及性。 结果显示其在水氧化反应中的氧气产量达到了1155 µmol g⁻¹ h⁻¹,在450 nm光照条件下的量子效率为1.24%,并且周转频率(TOF)高达1.39 h⁻¹。相比于传统的π-堆叠COFs,其催化效率提升了5.1倍,成为迄今报道的最有效的光催化水氧化体系之一。


研究表明垂直扩展在多方面显著提升了COFs的功能:(1)合成方法上,通过一锅缩聚和配位聚合技术实现z轴方向的有序扩展,同时保持x-y平面内的共价多边形骨架。(2)催化中心的可及性大幅提高,使每层卟啉上下表面均暴露于反应物。(3)降低激子解离能,促进激子分裂成空穴和电子。(4)提升氧化电位,增强水氧化反应的驱动力。(5)层间新生孔道和孔隙提供了纳米反应空间,有助于反应物传输和中间体稳定。(6)增强孔的亲水性,促进水分子输运至催化位点。(7)在光催化水氧化中,该材料的产氧速率、量子效率和TOF较传统π堆叠COFs提升5倍以上。这一研究为设计高效光电催化材料提供了新平台


图1. 设计理念。a) 传统π-堆叠二维COFs的缩聚设计策略。b) 传统π-叠层二维COFs的概念结构及其不足之处。c-e) 以(c) DABACO和(d) 联吡啶为分子支柱的垂直扩展COFs的设计策略。(e) 垂直扩展COFs的概念结构及其对结构发展、性能和光催化功能的深远影响。

图2. 晶体和多孔结构。a-c) 实验得到的(a) CoTPP-DMTP-COF, (b) DABCO→CoTPP-DMTP-COF, (c) Bpy→CoTPP-DMTP-COF的PXRD图谱(黑色曲线),Pawley精修(紫色十字)及其差值(橙色曲线),P1空间群的非互穿模式(青色曲线),AB堆叠模式(深蓝色),Bragg位置(绿线)。d-f) 重建的(d) CoTPP-DMTP-COF、(e) DABCO→CoTPP-DMTP-COF和(f) Bpy→CoTPP-DMTP-COF五层结构的侧视图。g-i) 分别为(g) CoTPP-DMTP-COF, (h) DABCO→CoTPP-DMTP-COF, (i) Bpy→CoTPP-DMTP-COF的氮吸附等温线(实心点表示吸附,空心点表示解吸)。j-1) (j) CoTPP-DMTP-COF, (k) DABCO→CoTPP-DMTP-COF, (l) Bpy→CoTPP-DMTP-COF的孔径尺寸(黑点)和孔径分布(红点)。

图3. 光吸收,态密度和前沿轨道。a) CoTPP-DMTP-COF(黑色)、DABCO→CoTPP-DMTP-COF(蓝色)、Bpy→CoTPP-DMTP-COF(红色)的固态吸收光谱。b) CoTPP-DMTP-COF(黑色)、DABCO→CoTPP-DMTP-COF(蓝色)和Bpy→CoTPP-DMTP-COF(红色)的Tau图。c) 能级图。d-f) 分别为(d) CoTPP-DMTP-COF, (e) DABCO→CoTPP-DMTP-COF, (f) Bpy→CoTPP-DMTP-COF的态密度。g-i) 分别为(g) CoTPP-DMTP-COF, (h) DABCO→CoTPP-DMTP-COF, (i) Bpy→CoTPP-DMTP-COF的HOMO分布。j-1) 分别为(j) CoTPP-DMTP-COF, (k) DABCO→CoTPP-DMTP-COF, (l) Bpy→CoTPP-DMTP-COF的LUMO分布。

图4. 激子动力学,水吸附和Z电势。a-c) (a) CoTPP-DMTP-COF, (b) DABCO→CoTPP-DMTP-COF, (c) Bpy→CoTPP-DMTP-COF在365 nm,不同温度下激发时的光致发光光谱(85 K,黑色;105 K,红色;145k,蓝色;175 K,粉色;235 K,紫色;255 K,绿色;275 K,青色;300 K,橙色)。d-f) (d) CoTPP-DMTP-COF、(e) DABCO→CoTPP-DMTP-COF、(f) Bpy→CoTPP-DMTP-COF的激子结合能。g-i) (g) CoTPP-DMTP-COF, (h) DABCO→CoTPP-DMTP-COF, (i) Bpy→CoTPP-DMTP-COF在273 K(黑色),283 K(蓝色),293 K(橙色)时的水蒸气吸附。j-1) (j) CoTPP-DMTP-COF, (k) DABCO→CoTPP-DMTP-COF, (l) Bpy→CoTPP-DMTP-COF的Zeta电位;每种COF显示了三种不同的数据。

图5. 光催化水氧化和析氧。a) CoTPP-DMTP-COF(黑色曲线)、DABCO→CoTPP-DMTP-COF(蓝色曲线)和Bpy→CoTPP-DMTP-COF(红色曲线)在4 h内光催化O2析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 CoTPP-DMTP-COF、DABCO→CoTPP-DMTP-COF、Bpy→CoTPP-DMTP-COF的O2析出速率。c) 在无助催化剂的情况下,监测CoTPP-DMTP-COF(黑色曲线)、DABCO→CoTPP-DMTP-COF(蓝色曲线)和Bpy→CoTPP-DMTP-COF(红色曲线)在4 h内的光催化O2析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d) CoTPP-DMTP-COF、DABCO→CoTPP-DMTP-COF和Bpy→CoTPP-DMTP-COF在无助催化剂情况下的O2析出速率。e) 不同牺牲剂存在下Bpy→CoTPP-DMTP-COF光催化O2析出。f) 不同助催化剂存在下Bpy→CoTPP-DMTP-COF的光催化O2析出速率。g) 加入助催化剂为Co(NO3)2, CoTPP-DMTP-COF、DABCO→CoTPP-DMTP-COF、Bpy→CoTPP-DMTP-COF的TOF。h) 无Co(NO3)2助催化剂时, CoTPP-DMTP-COF、DABCO→CoTPP-DMTP-COF、Bpy→CoTPP-DMTP-COF的TOF。i) Bpy→CoTPP-DMTP-COF的波长相关表观量子产率。j) H218O同位素实验质谱。k) 在氮气和水蒸气环境下,在1600-750 cm−1范围内,不同光照时间下收集的Bpy→CoTPP-DMTP-COF的原位DRIFTS研究(黑色曲线:无光照;从下到上20分钟,间隔2分钟)。

6. 光催化循环和能量计算a) b) (a) 俯视图和(b) 侧视图计算得到的BpyCoTPP-DMTP-COF的水吸附密度场(蓝色:水密度低;绿色:水密度高)。c) (I) CoTPP-DMTP-COF(II) DABCOCoTPP-COFBpyCoTPP-DMTP-COF在中心钴(II)活性位点的水吸附示意图。d) CoTPP-DMTP-COFDABCOCoTPP-COFBpyCoTPP-DMTP-COF的水吸附吉布斯自由能。e) 在中心钴活性位点通过单位点过程的合理催化循环。f) CoTPP-DMTP-COF(黑色)、DABCOCoTPP-COF(蓝色)、BpyCoTPP-DMTP-COF(红色)单位点路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总之,该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垂直扩展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通过拓扑定向缩聚在x-y平面内构建共价连接的二维多边形层,并利用配位驱动的超分子聚合实现沿z轴方向的层间组装。这一策略对COFs的结构发展和功能表达将产生深远影响。垂直扩展的COFs在保持二维共价骨架的同时,通过配位键而非传统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各层,从而显著提升结构性能,包括每层上下表面的开放性、更高的氧化电位以及更低的激子解离能。此外,该结构不仅保留了z方向的1D通道,还在层间生成新孔道,增强了水分子在催化位点的可及性与传输能力,从而提高光催化水氧化产氧效率。 因此,这项研究不仅为COFs的结构设计开辟了新的思路,还为开发高效催化体系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未来,随着分子支柱种类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垂直扩展COFs有望在其他重要催化反应中展现更广泛的应用潜力。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调控COFs的结构,为开发具有突破性的催化材料开辟了路径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谢帅垒刘若阳江东林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6771
Vertically Expand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into Oxygen
Shuailei Xie, Ruoyang Liu, Nengyi Liu, Hetao Xu, Xiong Chen, Xinchen Wang, and Donglin Ji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416771. DOI: 10.1002/anie.202416771

江东林教授简介
江东林,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讲习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院士。在浙江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98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日本青年科学家奖,日本高分子学会wiley奖,日本化学会学术奖和洪堡研究奖。先后在东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分子科学研究所及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工作。

江东林教授长期从事二维高分子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设计及应用工作,是COFs领域基础的开创者并长期引领COFs领域的发展。目前已在包括Science, NatureNat. Mater., Nat. Chem., Nat. Catal., Nat. Syn.,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Chem. Rev., Nat. Re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引用超过40000次,2018-2023年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光催化顶刊动态
发布各种有关光催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前沿研究,顶刊动态,助力于中国光催化之崛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