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分享︱建筑学是男生最好的医美!建筑学长申请中途换专业依旧稳拿UCL/AA DRL等5封offer

文摘   2025-01-19 14:08   安徽  


Rixi Ye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建筑学
GPA:3.83
雅思:6.5
自我评价不给自己设限,享受野蛮生长
获奖经历:

高迪La Coma艺术家住宅国际竞赛 (第三名)

第4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金奖)

第11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第3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优秀奖)
第 13 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二等奖)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March Architecture Design

AA -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DRL) 

MSA - March Architecture Design

Sheffield - MA Architecture Design
Nottingham - MArch Architecture Design



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想过得自由些
[关于选择]

选择出国留学,其实是想去更高层次的建筑学院感受建筑相关的前沿探索,想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Rixi Ye
最终去到的学校也是我的梦校——UCL。UCL的巴院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学院之一,一直在探索建筑的边界,拥有大量优秀师资、先进设备、专业书籍文献、人脉资源等等,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探索平台。况且QS建筑排名第一的巴院,没有人能不心动


在当前建造技术相当成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不应再以功能好用,经济实惠,利益最大化作为一个好建筑的定义标准。我比较倾向于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妹岛和世、石上纯也的设计理论,他们对空间的定义非常自由,建筑不一定是要像方盒子一样的,不一定是要由梁、板、柱构成,建筑可以是任何形态的

▲妹岛和世-劳力士学习中心

我非常喜欢他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受“传统建筑”的限制,他们不会在意建筑外表是否炫酷,是否足够吸引人的注意,甚至是否像一个“建筑”,而是关注建筑的本质——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并以此作为原点,用自由的手法来塑造空间



▲石上纯也-洞穴餐厅

▲石上纯也-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

关于未来,我想活得自由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保证绩点 把握重心
[准备经历]

我作品集的风格还是比较简单干净的,技术图纸相对清晰简洁,通过效果图传达信息。我不喜欢太过花哨繁琐的表达,我更希望我的图纸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我的设计意图。

关于如何调节作品集和学校作业的时间,大四的时候每周课还是挺多的,每周就是上完课后赶紧先把学校作业完成好,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抓紧做作品集,这个可能得自己注意好偏重,在保证绩点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作品集上面,毕竟作品集对于建筑类的申请还是很重要的。
▲线下学习

其实整个过程当中遇到过很多很多困难,做作品集、刷绩点、考雅思、海外教授课的英语授课、小组项目和队友之间的配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调整好心态,主动进行沟通,积极解决问题

▲Ye在线下学习

准备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在大四暑假到大五上学期,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我在上海LAC线下工作室做作品集,这期间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大家每天一起在工作室里做作品集,相互交流关于出国的信息,有问题的时候也相互帮忙指导,在做作品集的间隙还一起出去玩、放松,对我来说这是一段很深刻很有意义的经历
▲豪妹(左&下图)、墩墩(右图)

这里也有几点小建议给对学弟学妹们做作品集的时间很漫长很枯燥,可能在你拼命完成项目的时候,身边的同学朋友在出去玩、休息,但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沉得下心来,关注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可以享受这个做作品集的过程,也是一次对设计理解、软件出图能力很好的提升。



THE METABOLISM OF RAW EARTH
[项目介绍]

我个人比较满意我的第三个项目 "THE METABOLISM OF RAW EARTH”。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根据高迪的可持续、就地取材的设计原则,利用场地中的生土作为建筑材料,结合生土3D打印技术,创建了一个可以“新陈代谢”的艺术家社区。


为了实现艺术家住宅和教育综合体空间形式的可变性和可持续性,我们从细胞中提取了生长模式。建筑和景观形成了一个活的系统,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建造新的,拆除旧的,以应对细胞的分裂、繁殖和衰亡。细胞的形式还为各种情况创造了灵活的空间。


当需要建造新的建筑时,可以借助生土3D打印技术,以六边形网格为基础,快速、可持续地建造新建筑。当场地中的建筑不需要时,可以进行拆除,作为建筑材料的夯土能被回收和再次利用,或者归还场地



负责耐心
[关于机构]

首先非常非常感谢我的作品集老师Lindina,老师负责耐心,不仅仅是在教我完成作品集,这个过程中在设计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老师本身作为一名从业的建筑师,在设计能力、理解上非常专业,老师的指导对我提升自身的建筑理解、设计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很多对于建筑设计的想法上我们都非常一致,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在做作品集的期间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带我。

▲线下的墩墩和豪妹

同样非常感谢我的文书老师Lexy,在作品集完成后开始递交申请到收取offer,这期间真的太多太多繁琐的事情了,我们沟通了很多很多次,每次在遇到问题或者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她都非常耐心和专业地和我交流、分析。

我的申请过程并不顺利,其中有很多曲折和坎坷的地方,比如申请中途换专业、准备申请专业的面试、均分argue、语言班没赶上报……我的申请之路确实遇到了很多很多麻烦,但也幸好Lexy一直和我一起积极地面对、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我也能去到梦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还有在申请期间给过我帮助的Dora、Molly、莫莫、凯文老师等等,他们都耐心专业地帮助我解决问题。
▲线下露营派对

另外,我有参加海外教授课,这个课强度确实是非常大的,一周要和国外的老师交流项目进度两次,对于自身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验。在海外教授课的两个月期间,我压力确实挺大的,也确实挺煎熬的,每天要和队友拼命地推进方案,在每次课前也得准备好英文的汇报,课后得听回上课录音,小组内复盘上课的内容……在这个课程能让我提前感受到国外研究生课程的上课、学习研究模式,以及一定程度提升了我的英语能力。


YE的日常
[日常生活]

平常爱好的话就是旅游、健身、打羽毛球。
▲Ye在ucl的B-made工坊里面(右下图)

图文来源:Rixi Ye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老师好友了解作品集辅导

wechat:老师微信


- END -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

UA设计学堂
Unique Arch-Art︱分享建筑与艺术设计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