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拿奖拿到手软的课设作品!“秘密花园”摆脱单调的大学生活结构的可循环绿色校园景观

文摘   2025-01-30 12:39   安徽  
本次优秀作品分享
我们邀请到了天津理工大学建筑系大三的Chentao Li
分享她的作品
<循环花园——可循环绿色校园景观设计>


本项目斩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家二等奖,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家三等奖,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国家三等奖。

首先来欣赏下高清大图~

👀


作者按:


项目场地位于西青区大学城的天津理工大学,通过设计一个可循环绿色校园景观,旨在解决大学生休闲时间不足、休闲活动单一、休闲场所缺乏等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质量,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户外活动,拓宽休闲活动选择,改善校园文化和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



QUESTION 1
在设计开始之前,做了哪些调研和分析?

场地分析

自然条件:对场地的土壤质地、排水情况和气候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为后期植物设计和选项提供依据,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选择适应性强、易于生存的植物。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及采访,调研出场地人群活跃度情况,根据不同人群活跃区域及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设计。




人群分析

休闲时间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周平均户外时间仅在4小时左右,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充足的休闲时间。这表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提供有意义的休闲体验。

休闲活动单一:大部分学生主要的户外活动是去食堂和上课,说明学生的休闲活动类型单一,需要丰富多彩的选择,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活力。

技术和资金依赖: 大学生的休闲方式越来越依赖技术和资金,说明设计中可以考虑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休闲设施和活动。

校园休闲场所和设施不足: 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休闲场所和设施不满意,40%以上的学生表达了不满,这需要设计考虑如何增加和优化休闲场所,改善环境。


校园文化单调: 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单调,形式主义,需要设计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景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QUESTION 2
设计灵感源自哪里?为何取名<循环花园>?

设计灵感源自对大学生休闲现状的理解以及对校园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全面调研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意识到大学生缺乏充足的户外时间,休闲活动单一,休闲场所和设施不足等问题。因此,设计灵感来自于创造一个绿色、多元、可循环的校园景观,以丰富学生的休闲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活力


1. 循环:这一关键词体现在设计中对能源的循环利用、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循环,以及季节景观的循环变化。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设计希望打造一个能源循环的场所,同时在休闲活动中,鼓励学生形成循环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平衡学业和生活。


2. 花园:"花园"强调了设计中对自然、绿色和美感的追求。校园被构想成一个美丽而宜人的花园,引入四季景观,丰富植被,为学生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花园象征着生命力、活力和美好,与设计目标相契合。

综合而言,"循环花园"旨在创造一个环保、循环、美好的校园休闲场所,通过绿色环境、多元化活动和可持续性设计,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休闲选择,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户外活动,改善休闲生活结构,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QUESTION 3
设计策略是什么?希望达到怎样的设计效果?

设计策略


1、能源循环利用:采用优良的隔热材料、透光材料,结合太阳能板、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成为一个被动式、零消耗的建筑。同时,利用周边原有建筑中的能量收集系统,确保建筑产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2、地下通道:将人流转移到地下,通过合理设计的地下通道连接地面,以减缓地面拥挤,提高景观整体安静度。同时,地下通道需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确保人们在地下通道中的舒适感。


3、多元化休闲空间:建立多功能的半地下温室,围绕其设置餐饮、健身等区域,成为学生工作学习区中的"调节空间"。在地面部分,拆除草坪边缘界限,通过廊道将地面部分联通,提供连续的休闲体验。在设计中融入各类休闲设施,包括座椅、露天音乐区、户外电影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休闲需求。


4、四季景观设计:引入不同的植物和景观元素,使整个校园在四季变化中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色。这不仅为校园创造出变化丰富的视觉体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感受和欣赏四季变化的场所。


设计效果目标


1、提升休闲体验:通过多元化的休闲空间和丰富的休闲设施,提升大学生的休闲体验,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户外时间内获得更多乐趣和满足感。


2、促使学生参与户外活动:设计希望通过创造吸引人的场所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摆脱单调的休闲生活结构,提高生活活力。


3、营造绿色环境:通过引入绿植和四季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绿色、美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亲近感。


4、实现能源循环利用:设计理念和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建立一个能源循环的场所,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


5、改善校园文化: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景观设计,改善校园文化的单调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校园中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底蕴和活力。



QUESTION 4
采取了哪些手段来实现能源循环?

主动策略:18千瓦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20块热能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热回收的方式进行机械通风,通过地暖的调节阀进行空气的调节。

被动策略:外墙保温 (0.195 W/m2K) 、地板保温 (0.18 W/m2K) 、景观屋顶保温 (0.195 W/m2K) 、带三层玻璃的木质结构、自然通风、雨水收集灌溉、通过在门廊设置的开关来控制太阳能、设置在餐厅的温室可调节冬季的温差 (通过利用北面的窗户),同时在夏季可进行交叉通风。


QUESTION 5
景观节点是如何设置的?


1、半地下温室:设立大型半地下的温室作为主要景观节点。温室内部可设置餐饮、健身等多功能区域,成为学生工作学习区中的"调节空间"。温室通过透明材料,引入自然光,同时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创造出四季如春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2、地下通道入口:将人流转移到地下,地下通道的入口处设计成景观节点,通过独特的造型和艺术元素,使其成为校园内的标志性地标,同时吸引学生通过地下通道进入景观区域。


3、廊道连接节点:在地面部分,通过拆除草坪边缘界限,设计连续的廊道,将地面部分联通起来。廊道旁边设置丰富的休闲设施,如座椅、露天音乐区、户外电影区等,形成多个景观节点,为学生提供连续的休闲体验。



4、多功能休闲区:在校园内设置多个多功能休闲区,如露天阅读区、互动雕塑区、艺术展示区等。这些区域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旨在吸引学生驻足,提供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体验。


5、季节景观区:根据四季的不同,设置季节景观区,引入不同的植物和景观元素,创造出春、夏、秋、冬不同的美景。每个季节景观区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景观节点,使整个校园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出迷人的变化。


6、交互性艺术装置:在景观节点中加入交互性艺术装置,如彩虹喷泉、可移动的雕塑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互动性,使景观节点更具吸引力。



QUESTION 6
如何进行植物选址来营造区域特点?

1、土壤和气候分析:在选择植物之前,需要对土壤质地、排水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选择适应性强、易于生存的植物。


2、选择本土植物:首先考虑选择本地区原生或适应性强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更容易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助于生长茂盛,并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季节性变化: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节特色的植物。例如,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植物,夏季可以选择绿草茵茵的植物,秋季可以引入彩叶植物,冬季则可考虑植物的坚挺枝干或冬青植物,以确保全年都有美丽的景观。


4、树木的选取:树木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选择具有适度生长高度、形态美观的树木。根据区域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乔木、灌木、矮木等,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


5、颜色搭配:在植物的选择中,考虑植物的花色、叶色和植栽布局,以创造出丰富的颜色搭配。植物的颜色可以与周围建筑、地面铺装等元素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景观。


6、功能性植物: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例如,选择一些芳香植物,增加空气清新度;引入适宜防晒的植物,为人们提供遮荫;选择适宜营造私密空间的植物等。


7、植物的成熟和生长速度:考虑植物的成熟高度和生长速度,确保植物在设计中能够长期保持理想的景观效果。防止植物生长过快导致景观失衡。


8、综合景观效果: 考虑整体景观效果,植物的形态、高低、密度等因素应与周围的景观元素相协调,以达到整体设计的一致性和美感。


QUESTION 7
设计作品中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

最喜欢的部分可能是整个设计中营造的半地下温室,作为景观的核心节点。这个温室既是学生工作学习区的"调节空间",又是四季如春的休憩胜地。透明的设计允许充足的自然光线,而且利用了可再生能源,使得这个空间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QUESTION 8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还想做哪些完善?

希望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休闲需求和文化背景,以更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也进一步与学生、教职工等校园社区成员进行沟通,获取更多的反馈和建议,使设计更贴近实际使用者的期望。



图文来源 / Chentao Li

编 /  Haiki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新一期竞赛营2月10日开课!


- END -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


UA设计学堂
Unique Arch-Art︱分享建筑与艺术设计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