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美学
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游戏作品中
它是一种融合历史、叙事和哲学的艺术风格
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关注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废墟美学游戏
PART 01
废墟主题的游戏作品
甚至看似“卡通化”的《星之卡比:探索发现》都在利用废墟元素营造场景氛围。
《星之卡比:探索发现》
1. 技术与制作难度
相较于构建一个细节拉满、充满“生机”的世界,废墟世界的构建相对更加优化。例如,《赛博朋克2077》选择了一条极度复杂的道路:创造了一个熙熙攘攘的赛博朋克都市,但NPC的行为模式和视觉细节难免显得生硬。而废墟美学则以“荒凉”为基调,大大减少了动态互动的制作难度。
《赛博朋克2077》
2. 美学本身的吸引力
破碎的形状往往比完整的形状更具有表现力和非对称美感。废墟的裂痕、崩塌的结构和被自然侵蚀的表面,都为美术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3. 情绪和叙事潜力
PART 03
“废墟类型学”
废墟美学在游戏中的应用
1. 自然侵占型废墟
代表作品:《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尼尔:机械纪元》
特点:自然重新占领人类建筑,藤蔓爬上高楼,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户洒进室内。废墟与自然和谐共存,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文明的脆弱。
《尼尔:机械纪元》
2. 末日废墟
代表作品:《辐射》系列、《死亡搁浅》
特点:以人类灭亡后的世界为背景,充满了衰败与绝望感。荒芜的城市、废弃的设施,让玩家在探索中感受世界的断裂。
《死亡搁浅》
3. 巨构倾颓型废墟
代表作品:《艾尔登法环》、《黑暗之魂》
系列特点:规模巨大的建筑崩塌,散落的遗迹形成一种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象征着宏大文明的崩溃。
《黑暗之魂》
4. 超现实废墟
代表作品:《见证者》、《风之旅人》
特点:几何化的废墟设计,注重抽象与象征意义,给人以哲学般的沉思。
《风之旅人》
5. 生物废墟
代表作品:《蔑视》、《异形:隔离》
特点:废墟带有生命化特征,利用血肉质感和生理元素营造不适感,让废墟成为一种更具侵略性的存在。
《异形:隔离》
同学们不妨从废墟游戏中汲取灵感
用你的作品重新诠释废墟故事
“为破败赋予美,为沉寂赋予生命。”
* 文中配图源于互联网
往期游戏公开课
▲ 建筑 X 游戏:建筑师如何进军数字游戏领域?
▲ 玩游戏爱建筑:像设计游戏一样设计建筑,交互式空间体验
▲ 世界上最酷的开发者狂欢赛事研究什么?全球游戏创业大赛冠军揭秘!
▲ 留学经验谈 | 伦敦大学建筑学姐跨界游戏设计
添加老师好友获取免费公开课录播链接
(备注:游戏设计)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