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那才是反清,同治回乱只能叫灭汉

民生   2024-11-02 15:59   山东  

1958年建成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幅浮雕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洪秀全创教之初,就已经指出:“我教之徒,其意专以满洲为敌。”

他说到做到。

1853年2月,太平军围攻九江、芜湖,“惟满洲城,杀戮再惨,男妇幼孩,不留一人。”

1853年3月,太平军包围南京,仅7日,就攻下了南京城。“杀戮满人,寸草不留”,城内自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的“旗民4万余,童子三千人,悉数被戮,无一留者。”

一个外国人这样写道:

“洪秀全对城里他所谓的魔鬼毫不仁慈……他们除了杀死可疑的满人……连女人和孩子都没有放过。太平天国信众一面祈祷,一面把被囚禁的人关到一栋楼中,然后一把火点燃建筑。”

《两江记略》记载:

“殉难男妇六万余人,杀戮无遗,只留未成年幼童四千余人,悉行阉割,连肾囊剜下,登时身死者十居其九。”

1860年5月,李秀成东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除上海之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攻克,而这些地区的旗人,则全部被屠杀。

1861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攻克杭州,直下满城,共杀死驻杭州的万余名满人旗兵。

太平军的这种做法,虽然在今天看来难以接受,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可以称为一种对满清统治的极端反抗。

太平军打到陕西,在马长寿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里记录了太平军的特点:“老人说,长毛只掳人,不杀人”。

这才是反清,屠杀的目标对准的是满人而不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老百姓。

反观同治回乱的口号“兴回灭汉”,从这一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治回乱的目标并非清朝统治者,而是广大的汉人百姓。

比如《咸京被难述略》就有记载:其旗帜大书“兴回灭汉”字样,旁书年月,多系咸丰三、四年制造,枪刀器械皆其夙备,蓄谋固已久矣。

马长寿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记载:

“回军到沙苑东北的西阳村时,在庙前曾插一旗,上书:‘真龙天子马百龄,兴回灭汉才太平’。这便是当年回民起兵的口号。”——大荔县调查记录

据复旦大学史地所路伟东研究,临潼县1861年人口是26万。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也就是说,不仅杀光了原来的人口,也杀光了这七年新生的孩子。

甘肃靖远流传这样的歌谣:

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

马长寿的《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记录了这次种族屠杀的后续影响:

例如渭南一带,当孩子们啼哭时,妈妈便警告他们说:“回回来了!”孩子们的啼哭就因而停止。孩子们不懂回回是如何可怕,妈妈便把同治初年回回杀汉人的事叙述一遍。因此就使孩子们在睡眠中常作噩梦,梦见回回在残杀他们。


这种口号和行动,充分暴露了回民军的种族和宗教屠杀性质,其目标是消灭汉人,建立一个以某教徒为主体的政权。

太平天国以反清为核心,旨在推翻清朝的统治;而同治回乱则表现为种族与宗教的屠杀,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太平天国那才是反清,同治回乱只能叫灭汉。

九州卫士
爱中国爱中国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