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谈“汉”,谁急了?

民生   2024-12-06 15:26   山东  

姜武在10月11日发的一个视频,说“汉人”的由来,最近突然又火了。

在这段视频中,姜武以平和而深沉的语调,阐述了“汉”这一词汇的深远含义。

他解释了汉的本意就是星星组成的银河: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还提到了强汉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自那时起,“汉”便成为了华夏儿女共同的身份标识。

结尾是:

从两千多年前起,银河与华夏有了同一个名字:汉。

有一点不同的是,在B站的视频结尾,这个汉被改成了“中华民族”,显得很突兀。

为什么B站要改这个结尾,“汉”会刺激到谁吗?

还真有某些人被刺激到了。

他们的主要观点大概是两种:

1、汉朝强盛跟你这个p民有什么关系,那是贵族的荣光。

2、不要强调汉,也没有什么纯种汉人,现在都是中华民族,强调汉会让其他少数民族看了不舒服。

说第一个观点的人不要双标,你不能在说汉的时候就说这是贵族的专属,说元清的时候你也得这么说。

你要是敢说成吉思汗的武功只是蒙古贵族的荣光,普通蒙古人不能引以为豪,别说去蒙古国会挨揍,在国内恐怕也逃不了“涉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少说也得拘留十几天。

历史从来都不是由少数人书写的。汉朝的强盛,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无论是农田里的耕耘,还是战场上的拼杀,每一个普通人都为那个时代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汉朝的繁荣稳定,至少让普通汉人能活下去,总比后来五胡乱华时期变成“两脚羊”强得多吧?

至于第二个观点,先不说汉族的基因检测结果比某些民族纯多了,你也别双标,在少数民族说他自己民族的时候,你也得上去说一句,都是中华民族,强调某族让汉人看了不舒服。

在强调“中华民族”这一共同身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并尊重“汉”这一身份的独特性和价值。这并不是要制造分裂或对立,而是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真正认同中华民族的人,也应该承认汉人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汉人的荣光自然也是中华民族的荣光。

历史上,少数民族大多以自己有汉人血脉或接受汉文化多为荣。

比如,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氏,自称源于黄帝。赫连勃勃,为匈奴右贤王后裔,他曾对别人说:“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到了近代的民国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头人也乐于宣扬自己与汉人祖先的关系,以此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接受调查时,常常强调自己家族与中原汉人文化的紧密联系,仿效汉人习俗,并借此标榜自身相对于其他与汉关系较远的少数民族的优越地位。

中华,原本就是汉的代称。现在汉人愿意把这个代称拿出来,给所有中国同胞共享,是希望大家都认同主体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汉”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也寄托着我们对星辰大海的向往。

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少数民族读者留言,请问你们是什么民族,看到汉人为他的民族自豪,你有什么感想?

九州卫士
爱中国爱中国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