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一剪梅”:极端民族主义与资源民粹主义的误区

民生   2025-01-02 00:00   山东  

据网友反映,某音平台上有个可能是四川大凉山某族的“阿莫一剪梅”,发布了一系列引发广泛争议的视频。

这些视频的核心是对汉人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批判,以及关于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讨论。

他的视频基本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痛批汉人的“民族主义”,认为这种民族主义导致了对他的家乡以及他所代表的民族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另一类则是声称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是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殖民掠夺”,因此理应给予当地少数民族补贴。

在批判汉人“民族主义”的视频中,“阿莫一剪梅”多次强调,由于汉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他的家乡资源被掠夺,发展滞后,而他这样的少数民族成员则遭受歧视。

在关于资源开发的视频中,他认为,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是类似“殖民掠夺”的行为。

他主张,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成为当地丰富资源的主人。这种论调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民粹主义的体现,即将某种自然资源视为只有产地当地居民或某一民族的居民才能使用、享受其收益的财富。

“阿莫一剪梅”所提出的资源民粹主义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将自然资源视为某个民族或地区的私有财产,忽视了资源开发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这种论调早就被梅新育批驳过了:

“在青岛、顺德、合肥这三个全世界最大家电生产基地,市民不会认为本地家电卖往外地和国外是自己遭受掠夺,本地家电卖不出去才会引起他们担忧;吐鲁番的农民不会认为内地客商来收购他们生产的葡萄干是掠夺。……把油气等资源产品以市场价格销往其它地区消费市场如何能成为对买主的恩赐?又如何能成为买主对资源产地的掠夺?”

资源民粹主义的危害有下面几点。

首先,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投资者的资金、劳动者的智慧和技能以及下游用户的消费支持。如果片面强调产地居民的权益,而忽视其他参与者的贡献,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效率低下。

其次,资源民粹主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当某个民族或地区将资源视为私有财产时,很容易与其他民族或地区产生利益纷争。这种纷争不仅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更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和破坏性行为。

最后,资源民粹主义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如果片面强调产地居民的权益而忽视科学的开发和管理,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这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可能加剧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他的思想归根结底是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误解。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地方,各民族在自治地方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自治是为了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共同利益,而不是为了某个民族的私利。

其次,民族自治地方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在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建设各项事业,共享发展成果。各民族在共同建设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最后,自治区戴了某个民族的“帽子”,是要这个民族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更大责任。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每个民族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阿莫一剪梅”的视频言论存在严重的误区和偏见,其极端民族主义和资源民粹主义的思想不仅不利于自身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破坏。平台方应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和引导,防止类似言论的蔓延和扩散。

九州卫士
爱中国爱中国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