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安全归来,为什么还群情激愤?

民生   2025-01-12 00:00   山东  

2025年1月11日凌晨,在泰国被绑到缅甸的王星回国。然而,尽管他安全归来,但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舆论风波却远未平息。


王星是被骗去泰国的,不是主动去做诈骗的。他在泰国首都曼谷上了车,最后到了缅甸电诈园区。这是舆情的第一层次:舆论认为泰国不安全,缅甸犯罪分子可以到泰国首都绑架外国人。

在王星被绑架后,泰国警方迅速介入,并在一天之内就将他成功解救。这本应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但舆论却因此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舆论认为泰国和缅甸是警匪一家。

据王星的采访,和他关在一起的还有50个中国人,其他房间肯定关了更多中国人,而泰国警方也只能把王星一个人救了。这又引发了舆情的第三层次:中国都能把缅北四大家族抓捕归案,为什么对这个地方无能为力?

据报道,中国在打击跨国电信诈骗犯罪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彻底摧毁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临近我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

在缅北“四大家族”被成功打击并覆灭之后,国内民众普遍抱持一种乐观预期,认为缅甸的犯罪分子应当会从这一严厉打击中汲取教训,从此不敢再对中国公民下手。

网上甚至流传起一种戏谑的说法,称《战狼3》之所以迟迟未拍,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奇迹已经超越了电影的想象边界,民族自豪感扑面而来。

然而,王星事件的发生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他们的脸上。

这种现实与网友期望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他们感到愤怒和失望。

许多人开始质疑,为何在如此严厉的打击之下,缅甸的犯罪分子仍然能够如此嚣张?是否我们的打击力度还不够?或者这些犯罪分子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和势力?

网友们纷纷表示,中国应该继续发扬“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精神,对敢于绑架中国公民的跨国犯罪分子进行坚决的打击和惩处。

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复制在缅北的成功经验,对缅甸电诈园区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治,确保中国公民在国际旅行中的安全和利益。

事实上,跨国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杂网络和利益纠葛。要想彻底根除这类犯罪,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打击行动,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合作。

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1932年9月,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一年之后,两个英国人,医生的女儿廷可·波利和一家英国洋行的雇员,在辽河边上的牛庄被中国土匪绑票。土匪向人质家属开出了上百万大洋的天价赎金。

据说,由于人质危机,英国海军开进了中国内河,威胁日本说,如果他们不解决此事,英国就要自己解决。这样一来,英国人质的生死就成为英国介入东北,干预日本统治的借口。

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日本为了避免英国插手其势力范围,不得不选择出钱赎回了人质。

从这一人质事件的解决可以看到,英国政府在处理廷可·波利绑架事件时,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海军开进内河、外交施压等手段,不仅彰显了英国政府的强硬态度,更迫使相关国家采取行动,最终成功赎回了人质。

综上所述,历史告诉我们,在处理跨国犯罪问题时,政府必须实力与决心并重。

当政府展示出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时,其影响力将远远超出本国范畴。相关国家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与动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打击跨国犯罪的行动中来。

这种国际间的协同作战,不仅能够更有效地遏制犯罪活动的蔓延,还能促进各国在法治、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九州卫士
爱中国爱中国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