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2137天分享
下午接到一个妈妈的电话:
我女儿最近一说去学校就不舒服,不是胃疼,就是头疼,三天两头请假回家。她回到家里,没节制地玩游戏,晚上玩三四点,催几次才肯关掉手机。第二天睡到下午两三点。饭也不按时吃,黑白颠倒。
王老师,要不要控制孩子的手机?这样的孩子,啥时候才能走到学校呀?
这位妈妈提到的情况,所有休学在家躺平的孩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每天就干两件事儿,要么就是打游戏,要么就是睡大觉。
看到孩子这样,我们父母如果说不焦虑,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都是亲爹亲妈,内心会有深深的恐惧,想孩子会不会一直这样躺下去,他的未来怎么办?孩子是不是就这样废了?
我一般会告诉前来咨询的妈妈:
这是所有躺平孩子都要必经的一个阶段。因为孩子上不了学,在躺平的时候,是他把所有的能量几乎都用尽了的时候,他的电量只有2%,他没有劲儿了。他选择回到家,就是来充电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把他看成是十几岁的孩子,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小婴儿,心理学叫这个阶段为“退行”,意思就是退回到小婴儿的状态。
我能都知道,小婴儿做些什么?吃东西睡觉还有玩。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选择回家,就好像回到了安全的窝里,重新长大。他要重新积蓄能量,所以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经的阶段。
那家长可能会着急,担心孩子这么舒服地躺着,一般要躺多久?万一再也不愿意出来怎么办?
孩子遇到挫折后回到家里选择躺平,到底会躺多久,没有固定答案。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状态的接纳程度。
的确是,有些孩子一躺就是四五年、五六年,根本就看不到孩子要站立起来的迹象。这几年也会看到有的孩子,在家一直啃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想说是,孩子回到家,如果父母内心是不接受的,孩子就这样躺下去了咋办呢?我允许他这样躺下去能行吗?再说了,孩子明明能吃能喝,玩手机时也很开心呀,这不是逃避困难吗?时不时问他啥时候能去学校,要不要补下作业,动不动给孩子讲讲道理,现在的社会赚钱多不容易……
如果你的内心是恐惧的,不安的,那么,孩子身体是躺着的,内心却满是焦虑的,满是恐惧不安。那么你给孩子的能量就是这种恐惧的力量,是无力感。因为孩子的心跟我们爸爸妈妈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能量传递给他,就是无奈,就是恐惧,就是无可奈何。
所以,孩子时时以这样的状态躺着,他并没有得到能量的补充,甚至还在进一步消耗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压力和焦虑会越来越严重,走出来的时间就漫长,遥遥无期。
如果我们始终相信孩子会好起来的,明白了孩子回来是需要补充能量的,是需要调养生息的。我们会心疼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挫败,对孩子是悲悯的,给到孩子的内心是祝福的,我们心里想的是孩子要必经的一个阶段,他在休养生息,他在积蓄能量。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全然地接纳孩子的各种状态。感恩孩子能好好吃饭,能有游戏给他带来开心快乐,能有网上的朋友跟他聊天,有个二次元的角色扮演给他不一样的体验。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孩子的充电器,加油站。我们在行为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但我们的心在工作,我们的心给到孩子了。力量就从我们这里流动到孩那里去了,我们不再纠结于孩子多久能够站起来回到学校去,不消耗孩子,反而是孩子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元气,有力量面对困难和学业。
所以,请爸妈相信我们的孩子,躺平只是孩子需要一个修复过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您有以下困惑:
1、亲子沟通困难,无有效沟通方法;
2、孩子敏感、社交能力弱;
3、孩子没有目标、厌学、休学;
4、想提升成绩、内驱力差;
5、社交恐惧,走不出家门;
6、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不和。
您可文末赞赏10元,加微信13663884665,将获得一次电话咨询。
王爱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号:13663884665。
擅长领域:焦点解决取向,主要从事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厌学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