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中银的数据——
没想到国内的养老金规模/GDP比例和OECD经济体差距如此之大。
(附OECD成员)——
给人感觉大家都还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就已经老去了。
拆开看,其实人们是在为养老做准备的,在储蓄定期化中得到了一定呈现——
过去人们一直都有一个“自发理论”——以房养老,即投资房子的租金既能抗通胀,又能补充养老金替代率的缺失(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与防范大额医疗支出(不拖累下一代),相反还能在没有遗产税的基础上最大化留给下一代(或者没工作收入的时候补贴下一代的生活开支)。
但这个理论在这两年被动摇,原因就在于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引起了房地产供需的此涨彼消——
之前推荐过日本《老后破产》的书,日本给出的教训是——部分年轻一代获得没有现金流回报的负债型遗产(房地产)很苦恼,因为还需要支付持有成本。
当然房地产是个总量概念,日本也确实分化(高端核心区域长期收益相对较高),所以目前国内也有这样的苗头——小比例的豪宅坚挺。
但这个和大比例的普通人无关,普通人还是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要为了未来做准备——导致节衣缩食。
这两天段永平的一句话被热传——不要拿你需要的钱,去赌你不需要的钱——又给股市养老的“期待”沉淀了一份思考。
关键字在于“不要赌”。宏观提出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也是这个意思,市场投机性太强,受伤的总是自己。
但经济同时又非常需要“动物精神”冒险,不然资金沉淀+创新力疲软还是会对长期利润率造成影响。
这看起来很矛盾,过去的扭曲结果就是——别人拿你自认为无风险的钱,去替你赌更短期的高风险,最后广义投资的回报率持续下行+债务存量扩大。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通缩强化,经济学家都看到了。只能用财政刺激对冲+托资产价格。
因为如果不对冲,未富先老的影响会倒逼财政每年投入巨大的“新增债务”,合计的成本大概率会比现在投入多得多得多。(养老金耗尽已经是一个伪命题了)
然而我们又面临着另一个骨干现实的问题,是08年之后我们已经实际执行了“隐性财政刺激”——
首先,在量上,隐性债务显性化,并不是一种财政刺激;
其次,刺激的本质应该是宏观将现金流转移给实体循环较弱的一方(居民部门)——
如果方向相反,是反刺激,实际是抽血的,达不到预期效果。
很多人对现金流方向不理解或不在乎,直到就业、收入、内卷等影响到自己了,才开始思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其实需要的不是“名义上的赤字率抬升”(因为它也是个伪命题),而是现金流实打实的流向居民部门,然后优化大家的预期。
就像昨天网上一堆对“消费补贴”的吐槽,算来算去,其实大家的热情并不高,因为预期没改变——他感觉他做了什么,但个人获得感并不高。
这就很像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做法,口号响亮,但真的募集到的资金寡寡,因为个体都在算自己的账,并不糊涂。
简单来说:宏观和机构用凯恩斯做政策解释,但政策执行却是哈耶克的角度。这中间的一个被忽视的点,就是政策的目的并非凯恩斯,只是套用了个概念而已。
只是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这个招数到了一定需要改变的阶段——
它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更集中,另一个是给居民让利。
这决定了经济未来的格局。
那我们都可以想一下,这些年诸多政策的目的,是更集中还是后者呢?
居民定存率(预防储蓄)vs去年银行股暴涨之间是不是一个意思?
但无论如何,善良的人们啊,还是对今年报以淳朴的期待。
欢迎加入星球(两个星球已超过6000人,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