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记忆做对了什么

文摘   2024-10-29 15:22   中国  

在成为“二次元圣地”之前,毫不夸张地说,东郊记忆的人气,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连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想到,从2011年正式开园算起,没有人气,更没多少生意的东郊记忆,竟能够“活”过十个年头。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东郊记忆竟然会在挺过三年疫情之后,越来越火。


仅仅是两个刷在墙上的两个白色汉字,就可以跻身成都“顶流”景点,这在全国著名景区中都绝无仅有。



由此,也足以证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成都这座城市的高度青睐。


这些年,东郊记忆做对了什么?


东郊记忆最早的人气,基本都集中于中央大道。逛而不消费,“打卡”而不停留是常态。



“二次元”表演、拍照加直播的“打卡”方式,将中央大道两侧的空间带火。包括记忆走廊、园区南门等在内的区域,因“二次元”的走“火”不断积聚人流和关注度。


这一阶段,中央大道北侧与南侧的人气差距越拉越大。


“成都墙”的爆火,和广场上不断举办的各类活动,将中央大道以北的人气引向全新的高度。到东郊记忆,必去“成都墙”拍照“打卡”,已经是当下大多数游客的“规定科目”。


而“成都墙”和广场的人气,也直接带火了酒吧和餐饮区。“成都墙”大火之前,东郊记忆北街两侧的口岸价值与后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广场的人气,“潮汐性”很明显。没有活动的时候,人流主要来自“成都墙”。中央大道北侧,至少有一半的人气,都来自这里。


南侧则不同。东郊记忆的“网红店”,一多半都集中于南侧。餐饮、酒水、下午茶与品牌店共同融合成“自然流动性”消费的“气场”。


东郊记忆的店铺,一直都在变。品牌在变,风格也在变,还不时有占道施工。但这并不影响游客的兴致。相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惊艳”的发现。


那面写着白体字的最“红”的墙,就是在某次“不经意”的“改造”后,“偶尔”被社交软件推成了“顶流”。


东郊记忆,是一处一直都在“流动”的景区,始终保持某种令人期待的“神秘感”。


最后“火”起来的,其实是“火车头广场”一带。虽然“火”的时间最短,但人气已经开始反超“成都墙”。


那个火车头和那几节火车车厢一直都在,但周围的场景和氛围一直都在变化。运动、品牌、社交,总有一款能抓住在此经过的注意力。


尤其是夜晚,灯光烘托下的氛围最能为火车头广场引流,连同园区南门遗留的那段红砖门廊一起带得更“火”。



重新开放不久的火车头集市,在国庆“小长假”期间表现不俗,与位置的选择是分不开的。


之所以说是“重新”开放,是因为,那个集市之前就有,只是之前不在那个位置。而且,还曾经停过不短的时间。


成都与东郊记忆相似的景区颇有几个,但像东郊记忆这么能“折腾”的,目前还没发现第二个。


不断自我否定,自我修正,保持流动性,自个儿反复“卷”自个儿。或许,这就是东郊记忆近几年“逆袭”为“顶流”的奥秘所在吧?


无滤之镜
随便写点什么,拍点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