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熙路才真正成了“百年金街”。
1940年,春熙路就已经开了成都第一家西餐厅,比北京风靡几十年的“老莫”,整整早了14年。当时,就算放眼全国,也就上海等极少数城市有西餐厅。直到40多年后,春熙路的西餐厅,仍然是全成都唯一。
1992年,春熙路有了夜市。改革开放后,成都最早通过做生意先富起来的那波人中,就有一些是在春熙路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1年,春熙路开启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扩建。第二年,成都第一家西餐厅退出市场。退出原因是:楼房改建。
2002年改扩建完成后,“春熙路商圈”的概念才真正开始形成。从此,再提起“逛春熙路”,就变成了“逛春熙路商圈”,也就是顺城大街-总府路-红星路-东大街这一片。
2014年,IFS和太古里相继开业,有人说,这是春熙路商圈的扩围。也有人说,春熙路是春熙路,IFS是IFS,太古里是太古里。
一个客观现实是:近十年,IFS和太古里的风头,确实有些压过了春熙路。从2002年改扩建完成,到2014年IFS和太古里开业,12个春秋。如果按属相算,正好一轮。
好像就是2014年前后,我听到很多成都本地人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好久,没逛过春熙路了”。
虽然风头被压,但春熙路依然繁华。无论本地人去不去逛,春熙路还是熙熙攘攘。
春熙路改扩建完成20年后,开业25年的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和开业15年的伊势丹百货春熙店同时关店。旁边的第一城,外面的人流摩肩接踵,里面的铺位门可罗雀。
第一城旁边的楼房正在翻新,再旁边,是计划于去年8月份开工的总府路6号地块。该项目曾获得2023年度TTIA天坛国际奖,和商业办公项目建筑规划铂金奖。现在,距离原计划开工时间已过去15个月,但看不出正在施工的意思。
伊藤和伊势丹同时撤场的那栋楼,叫利都广场。它和第一城、总府路6号地块,都位于正科甲巷旁边。这是一条历史比春熙路还要长100多年的巷子。
就在利都广场对面,正科甲巷还有一宗拿地已达9年之久,总体量只有十几亩,历经多年仍处于基坑阶段的地块。这就是历经了两度更名,开工—停工—宣布复工—再停工—又复工的,现名“蓝润·春熙中心”的商业项目。
看得出来,工地上唯一的塔吊确实在动。但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的进展。
这些年,春熙路一直都在变。只是很多变化,可能不太容易被注意到。
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我可能也不会发现:春熙路的商业,也在用“里”来命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