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成都“5+2”区域,多久没有挖过湖了?
最近与市民见面的城市湖泊,应该是去年正式开放的摩诃池公园一期。那里,是“成都中心”规划落地的一部分。也是成都回归主城迈出的实质性的一大步。湖水面积不大,但标志着成都的城市规划发展脉络,开启了新的纪元。
除了原有的城市公园湖泊,如浣花溪公园内的沧浪湖、人民公园和文化公园内的人工湖、东湖、南湖等,以及早已规划完成,且前些年已经呈现的新挖的湖泊,如锦城湖、兴隆湖(远,它也是“一圈层”)、北湖等,成都“5+2”区域至少有三年没有大规模的新湖面呈现了。
即便扩展到“二圈层”,除了前些年集中规划建设的的青龙湖(近,它也是“二圈层”)、东安湖、怡心湖等,近几年也没有新挖过大湖。
成都“爱挖湖”,尤其是挖大湖,其实就那么几年。那几年之前,成都主城区一个几百亩的大湖都没有。森宇打造南湖公园、蝉联成都单盘销冠的那几年,南湖还没有被划入“一圈层”,只能算郊区。
现在麓湖还没有归还市政,可以先不用统计它。
现在看来,除了锦城湖畔的极少数楼盘,成都又有多少“湖景房”项目,是真正让业主已经感受到过“鹤立鸡群”的优越感的?就算是浣花溪板块风头最盛的豪宅项目,也没有一套是“一线湖景房”。但并不影响这些房子“鹤立鸡群”。
浣花溪板块的生态环境好吗?相当不错。综合配套完善且高端吗?与内金沙这些板块相比,也不见得吧?
前面提到的摩诃池,和天府艺术公园、蜀园内的湖面,都是近两年才正式与市民见面。它们与之前的湖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都属于成都回归主城后,城市更新项目的组成部分,而且湖水面积都不太大。
如果成都今后再挖湖,摩诃池、天府艺术公园迎桂湖就应该可以作为蓝本了吧?四环边“六湖八湿地”那样的规划,今后大概率应该不可能再有了。而一环边“八街九坊十景”的城市更新规划,正在深入推进。
第二个问题:近两年成都最热门的房地产板块在哪里?
没有任何悬念,“一圈层”。
无论是金融城三期、林家坝、白鹭湾、驸马,还是新川、“天西”、蔡桥、杉板桥、“二八”,无一不是位于“一圈层”。目前肉眼可见的关注度较高的待入市项目,绝大多数也都位于“5+2”区域。其中,又以四环内项目为主。
再看供地。
新入市地块,“一圈层”以外数量和面积所占比例还有多大?
郊县地、大宗地主导的时代早已过去。这种变化,在成都全面回归主城之前几年就已经发生。
目前成都过百亩的新项目,要么与TOD有关,要么就是早年已经报规,与区域综合打造或产业相关。而且,基本都位于三环外。
第三个问题:北门,会一直“衰”下去吗?
从前,成都最不被看好的,是东门和北门。现在,东门,至少是主城区的东门,已经全面大翻身了。把东北和东南都算上,某种程度上,东门,已经华丽转身为高端代名词。当年,请看攀成钢。如今,请看驸马、杉板桥。
只有北门,仍在被看“衰”。
我只能说,不是北门没变化,可能是有些人的眼光和认知该更新了。
“蓉北商圈”的规划,从一环内一直延伸到了三环,目前也已经实质性地深入推进。北站、荷花池那边的变化,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天回镇北部新城已经实景呈现,城市界面甚至不输南门。
关于北门,我专门撰文写过。成都北门,何以会招来集体“封杀”?等全面焕新后的北门被重新发现,很多人又该抱怨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