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同步2025年高考的第三十五讲,我们继续来深耕高考题。
如果足够熟悉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命制原则的老师会发现,衡量一组文言文题目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第14题的题目质量,而这一题也是学生对文本阅读是否晓畅和深刻的一个重要评估。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题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于第14题春春想谈一个什么话题呢?——“事实”。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新一卷连续两年均针对“事实”直接设问,那么我们能不能由此观察一下,基于“事实”命题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段教材中的表述:
这是春春在【春春同步2024年江苏高考】第七讲:教材中那些尚未被命题开掘的地方(选择性必修下册10题)这篇推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事实、规律、结论(观点)作为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支撑起了新高考连续5年第14题的命题架构。
先上结论——
1、高考文言文阅读第14题基于“事实”的命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事实——观点”型
②“事实——规律”型
2、两种形式都有“向前一步”的探索:
①“事实——观点”型的探索为“立论关系、驳论关系”的注入
②“事实——规律”型的探索为由“因果规律”发散至其他的规律可能
下面我们做一一解读,先罗列一下真题:
【2024年新高考一卷】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2024年新高考二卷】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2024年九省适应性考试】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新高考一卷】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2023年新高考二卷】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023年四省适应性考试】
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2022年新高考一卷】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2年新高考二卷】
《后汉书·吴汉传论》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2021年新高考一卷】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021年新高考二卷】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
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2020年新高考一卷】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2020年新高考二卷】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一、“事实——观点”型
1、常规
(1)【2022年新高考二卷】
《后汉书·吴汉传论》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答案:
刚毅之处:①作战勇猛,连克强敌;②败而不馁,激扬士气。
木讷之处: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逻辑:
(2)【2021年新高考一卷】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逻辑:
2、“向前一步”探索——“立论关系、驳论关系”的注入
(1)【2024年新高考一卷】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
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②李陵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的左膀右臂;
③李陵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逻辑:
(2)【2023年新高考一卷】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答案: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逻辑:
二、“事实——规律”型
1、因果规律
(1)【2024年九省适应性考试】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战争中机不可失;
②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
③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逻辑:
(2)【2023年新高考二卷】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①为慕容垂所陷害;
②用兵能合不能分。
逻辑:
(3)【2023年四省适应性考试】
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
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
逻辑:
(4)【2021年新高考二卷】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①后赵王石勒主动向祖逖示好
②祖逖允许双方贸易
③并禁止诸将侵暴后赵百姓
逻辑:
(5)【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
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答案:
密谋废黜汉昭帝。或迎立燕王旦为皇帝。
逻辑:
(6)【2020年新高考一卷】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答案:
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逻辑:
(7)【2020年新高考二卷】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答案:
①因为海瑞自知触怒皇帝自己将死
②但他仍旧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准备进谏(上疏)
逻辑:
2、“向前一步”探索
(1)发散至“因果双向考察”——【2024年新高考二卷】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
①魏国、汉太子均因力弱而面临险境;
②魏文侯、汉太子均通过修德敬贤避开了风险。
逻辑:
(2)发散至“其他规律考察”——【2022年新高考一卷】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
①对待赵国:分析利弊。
②对待燕国:威胁恐吓。
逻辑:
基于孟尝君前往不同国家借兵救魏的事实,得到“行人辞令”中的博弈规律。
春春说:
1、我们会发现“事实——规律”型中的“因果规律”考察得极其频繁,这是因为“因果规律”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逻辑思维和逻辑规律,而且追问未知和寻求答案是我们生而为人日复一日的探索,至死方休。
2、一年一年的试题迭代中总有“向前一步”的探索,有时步子迈得小点(如2024年新一卷),有时步子迈得大点(如2022年新一卷),但是命题的进步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