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同步2025年江苏高考】第四十三讲:每天10条《时评中国》(12)

文摘   2025-01-05 23:06   江苏  

1、人们更担心可能出现的不公判决会伤害这个社会越来越稀缺的道德血性。这里说的血性不是那种没脑子的瞎冲动、非理性的乱沸腾、反规则的江湖气,而是面对威胁和危险时敢于捍卫规则的勇气。不惹事,但不怕事,看不惯恃强凌弱,保护弱小敢于出头,不惜以血的代价捍卫朴素的民间道义。这种被传统视为美德的道德血性在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稀薄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被工具理性的精致算计所代表。

2、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新闻化、社交化、媒介化的社会,我们身处新闻信息浸漫、过载的媒介环境中,被各种媒介在具身和精神上双重嵌入,成为媒介化的人。获得信息、与人交流、日常消费、工作事务,都需要借助某种媒介完成。媒介不仅构成了一种生活的环境,还结构化一种利益,越能利用和掌握媒介,便越能获得媒介信息利益。如何对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判断;如何跳出“信息茧房”和“过滤泡”,看到真实的社会;如何获得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有效信息——这就是媒介素养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媒介素养,应该成为人文素养、公民素养、通识知识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

3、齐格蒙·鲍曼区分过“立法者”和“阐释者”,从报道与评论的关系来说,第一篇报道往往是“事实的立法者”,而依附于这个报道的都是“事实的阐释者”。当下媒体生态的最大问题就是事实的报道者太少,无比稀缺,而蹲守在键盘后做的阐释太多。

4、一名新闻学新锐学者说的一句话,特别精彩,大意如此:“信息传播事业的专业基石是‘真’,价值基石是‘善’,哪个都不能缺。需要警惕的是‘美’,因为审美化的信息内容中往往隐藏或掺杂着各种类型的东西。”——对于‘美’,确实应有这样的警惕,真善美的日常表达,不是随意排列,而包含着一种先后的价值次序,“真”有着最高的位置,“美”处于末端。

5、有一种美学叫“谣言美学”,谣言美学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大众期待看到的;第二,形象直观的;第三,假装有一点儿真;第四,有一个善良的意图。显然谣言美学是用美学化的方式对公众期待的精准喂养,常常有恃无恐,因为意图之“美”,虽然是假,蒙蔽了很多人,但很少受到追究。

6、想起埃德蒙·伯克在《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中谈到“崇高”,他认为崇高起源于任何“可怕类”的事物,只要观察者处于远离危险的安全情境下,他就能将其在其他情境下是痛苦的惊骇体验为“愉快的恐惧”。巨大的瀑布、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或大炮发出的声响可能会引发崇高的激情,所以这些事物都会激发起“心灵中伟大与敬畏的感觉”。——可是,处于远离危险的安全情境中的人们,能不能克制一下这种愉快的恐惧,压抑一下那种自私的审美愉悦,稍微有些悲悯,对他者“痛苦的惊骇”有一丝同情的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和人本关怀?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审美愉悦中看到人,在事不关己的抽象崇高激情中看到具体之人的命运,并形成在自然面前人的命运关联感。远景和美颜、朋友圈场景、无人机航拍、俯冲式掠过、宏大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很容易消解灾难中具体人物的具体痛苦。所以,关闭心中的那个美颜和远望之镜,让自己的眼睛伸到具体之境,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跳出那种审美的冷漠。

7、培根在《新工》中提到知识的三种生产方法:“凭借经验漫无目的收集的搬动材料的蚂蚁;用内部体液编织网格的经院式蜘蛛;用采来的花粉酿制蜂蜜的蜜蜂。”蜜蜂不仅隐喻着一种生产方式,更隐喻着勤劳,你必须不断飞去采花粉,才能酿出蜂蜜。

8、每每事实不够用的时候,舆论场总会产生一种“观点爆炸性挤兑”的现象,即在反常带来的巨大的愤怒、恐惧、焦虑之下,人们急于找到一种确定性的解释,然而有限的碎片事实又无法给出这种解释,于是便出现阐释的狂欢。

9、判断一种说法是不是有道理,有两个简单的标准:第一,看能不能推而广之应用到同类事情上,换到另一件事上能不能站得住脚。仅适用某个个案的说法不叫道理,而叫随感或“口水”,道理应该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能够在另一件事上也成立。第二,看有没有统计数据和完整事实来支撑,“完整事实”非常重要,一个事件的发生,它是有着自身完整的因果链条的,仅仅根据某个脱离整体事实的细节就进行归因,肯定是扯淡。

10、微博不是一个你说我听、你发我看的传统平台,在微博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你是围观者,也是生产者,是内容的一部分。你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不去输入有价值的内容,而只是批评别人全是无聊的娱乐,这是对自我的放逐。最不喜欢“用户”这个词,“用户”对应的是消费逻辑中的信息喂养,只是一个使用者和消费者,而不是拥有主体性的参与者和生产者。

春春的宝藏题库
矢志不移地致力于为一线师生生产真正有帮助的高中语文资料。满满都是干货,满满都是宝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