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同步2025年江苏高考】第二十七讲:每天10条《时评中国》(7)

文摘   2024-11-24 23:42   江苏  

1、很多公共事件中都存在这种“楼被盖歪、论调跑偏”的现象,悲剧成为闹剧,反思成为撕咬,受害者成为靶子。导致这种现象的除了情绪的恶性竞争和键盘后的冷血之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借此寻找道德和智力优越感。优越感有时是一种病毒,不顾别人的痛楚,无视基本的是非,抓住一点疏忽,得理不饶人,以对细节的苛责彰显自己的不凡。又比如舆情发酵中的标签效应,人们容易被某个标签牵着鼻子走,根本不看事件中的细节。当然还有舆情传播中的移情效应,将自己生活中的怨愤投射到相关公共事件中,借此发泄不满情绪。

2、结论不能超越证据所允许的程度,有一分论据说一分理,有三分论据说三分理,不能有一分论据却说十分理。从既有的信息来看,虽然事件让人觉得惨痛,却并不能得出太多的“深刻教训”——不能为了显得深刻和与众不同而无视事实,评论永远不能跑在事实的前面。事实不清之时就迫切归因、单一归因,正应了一句话:对事实知道得越少的人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越容易义愤填膺地形成强烈的、单纯的、霸道的、自以为真理的道德判断。所以在谨慎和克制中用事实和逻辑去说服,可以大胆假设,但必须小心求证。

3、谣言传播有一个基本规律:事件本身很离奇和狗血,公众关注热度很高,信息越简单,当事人越沉默,越容易生产出谣言。“吃瓜群众”对狗血情节的巨大渴求,与极其有限和模糊的事实之间,形成了极不对称的信息场域,这是谣言传播的最佳土壤——铺天盖地的谣言填补了人们对事实的渴求。

4、舆论场总有一种矫枉过正的逆反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是精神至上,什么事都要上升到精神层面,言必称精神,精神压倒一切。这么多年的改革让精神祛魅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崇高精神虚无主义,矮化和贬低精神,不承认精神的力量,甚至以谈精神为耻。

5、评论看问题要比普通人深入一些,那样才有附加值。但又不能超越常情常理常识太远,超越太远,又没有在逻辑层面上自圆其说,就走“过”了。好的评论应既有出乎意料的角度,又有合乎情理的判断。冷眼旁观不跟风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性,但这种冷眼不能变成那种刻意表演与大众不同的、表现精英优势感的冷血,最后很容易狂奔向偏执,这是一种病。冷眼应该是基于常识常情常理,没有了常识心,没有了善意,就成了自己所批判的那种光为了流量的“肤浅和偏激”。

6、不讲道理的议论爱做惊人和极端的判断却不给论据和论证,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关键点上爱用比喻和类比,以这种方式来偷换概念和转移话题,回避论证责任。

7、评论不是所有观点的汇集和堆砌,评论最忌讳把一堆观点堆在一起,而应该是在纷繁的信息中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提供有附加值的判断,宁要片面的深刻,不要肤浅的全面。不同的评论人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这时候会有一种“视角竞争”,比拼谁的角度更能够让人看到更深入的、不同的东西。评论需要全面,但应该是评论者在观察时的全面,了解更多的背景,掌握更多的信息,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一个判断。

8、写出来的过程是一个让自己远离偏激和更加有逻的过程。因为如果只在脑子里想的话,很容易陷入一种自闭,你理性的局限和知识的限度也使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写出来你才会有读者意识和交流意识,在这种“想让别人接受”的思考和表达过程中,你会摒弃过度个人化的东西,自觉使用公认的事实和共通的逻辑,从而让混乱的想法变成有条理的文字,让碎片化的思想火花变成有说服力的观点。而且写出来让别人看,别人会提出意见,会驳斥你的逻辑,经受这样的修理,你的逻辑才会有提升。

9、新闻是一套思维,是多学科交叉积累所形成的一套还原事实、看待社会的思维方式,以客观还原事实为中心,在经济、法律、社会、历史等多学科的学习中养成一套多元视角,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的微妙变化,并将其记录下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你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多角度看待,保持客观;多角度审视,能发掘到单一角度看不到的新东西。这就是新闻的核心学问,也是学科的核心优势。

10、过高的期望带来无望;过分的溺爱带来无情;过频的干预带来无奈;过分的保护带来无能;过多的指责带来无措。

春春的宝藏题库
矢志不移地致力于为一线师生生产真正有帮助的高中语文资料。满满都是干货,满满都是宝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