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春春同步2023年高考的一份作文材料出炉【春春同步2023年江苏高考】第四十一讲:“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细读南周2023新年献词。我记得当时正是疫情解封,病毒肆虐,小朋友们都放回了家里,大家上起了网课,写完这篇推文,去了十八湾,然后很快,新年就来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12月,整月停更,自然错过了那篇“不惑”,今年的我们,继续。
熟悉的开场——
岁末新至,在迎接跨年的日子里,春春也在等待两组文字的盛筵——一组是各家的新年献词;一组是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两组宝贵的作文材料,是高三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不能错过的。那么春春同步2025年高考的第三十九讲,我们一起来读南周的新年献词。
说在前面:
春春切入这篇贺词分析的角度是——“人与工具”的二律背反
第一个大层次——“工具”的出现
(一)小结构1:工具之强大
1、文章开篇引入“工具”是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其特点是以工具为本位的叙述模式——“从你身边”“写好你的”“复活你的”“向你提出”
2、将熟悉场景中的工具固定为“AI”的过程,依然延续工具本位的叙述模式——“AI迭代”“AI搜寻”“AI助力”
3、选择工具本位的叙述模式是使得“工具”概念能够确立并先行,于是用了“加冕”一词作性质定义——一则合法,二则光荣
4、延续“工具”合法光荣的叙事场域,在“中国没有缺席这场加冕”一段中,列举了“工具有益”的例子:百模大战、AI辅诊、古建推广等。
5、总结:工具之强大的论证肢体是由“工具与人”的关系构建的。
(二)小结构2:工具之风险
1、两处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①这一年,AI更加强大...这一年,AI更多风险
②技术狂飙的欣喜与奥本海默式焦虑接踵而至
2、工具之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借助“人的矛盾活动”来呈现的:
①AI教母呼吁、联合国通过决议、宣言呼吁
②诺奖得主担忧、加州法案否决
3、偏见高墙、技术深潜→人的踯躅蹒跚
(工具引起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变化,最终要落在人的变化上)
4、总结:工具之风险的论证肢体依然是由“工具与人”的关系构建的。
第二个大层次——
“工具与人”的关系探讨
1、渔猎时代到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科技时代,工具都是赋能人类社会发展的,直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出现“人与工具”的二律背反——这是是新命题、新关系、新探讨、新挑战
2、“工具与人”的二律背反具体如下:
3、在工具与人的探讨中,提出“总期望在这个世界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的观点,为后文张本。
第三个大层次——“人”的出现
1、“在这个世界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的具体论述:
①在彷徨中寻找、在跌撞中摸索、在进击中演化(怎么找)
②每个渺小的个体,都能写下大时代中的愿望与倔强(能不能找)
③要做系统的变量,让存在具有意义(找的价值)
④人的抉择是自我的觉知与他者的共情(为什么找1)
⑤人创造工具,人从来不是工具(为什么找2)
⑥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将你的真实汇成世界的真相(找的价值2)
2、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①为什么找——
因为人从来不是工具,人的抉择是自我的觉知与他者的共情
②能不能找——
每个渺小的个体,都能写下大时代中的愿望与倔强
③找的价值是什么——
做系统的变量,让存在具有意义;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将你的真实汇成世界的真相
④怎么找——
在彷徨中寻找、在跌撞中摸索、在进击中演化
3、几个重点句子的技法:
①历史不是文学家笔下的修辞,而是无数重复又动人的真实故事
(“不是...而是...”的“否肯式”定义法、修辞、故事的虚实对举)
②极致的赋能,令一切“在场”都有“离场”之虞
(“在场”“离场”的反义迁移)
③生命中应有你百转千回、一咏三叹的人生印记。
(数字对称的建筑美)
④你没有程序般的标准答案,却始终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长夜的痛哭和隐约心头的小确幸
(爱——恨、痛苦——小确幸,极端情绪包孕下的情绪场域)
⑤因生活而坚忍不拔的人,因梦想而起舞燃烧的人,因相信而赤诚勇敢的人,因挚爱而舍身忘我的人
(基础排例式)
⑥因为“它”无懈可击,“你”才意义涌现
(人称糅合下的叙事延展)
第四个大层次——
对待“人与工具”的二律背反的态度
(上位价值观)
1、反复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连用两处否肯句进行强化
2、“因果式递进”和“转折式递进”进行强化
3、落脚有力,不容辩驳——这是我们对人与AI关系的反思,更是对人类价值的再次确认。我们之所以在这颗星球上行走,不是为了成为最快最好的机器,而是要在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