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陈冬艳:从社会到政经,用记者的方式与世界连接 | 记者进化论

时事   2024-11-22 10:20   云南  
“想要做一些具体的事”,这是陈冬艳在学生时代定下的目标。
在深度训练营、北青深一度和南方周末的实践中,陈冬艳不断学习、打磨自己的技能,深化自己与新闻的连接。历经突发报道、聚焦边缘人群……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始终坚定着自己想要成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信念。
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她抛了一枚硬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要远赴武汉做社会新闻记者,但硬币抛起来的那一刻,陈冬艳就决定了——要去做社会新闻。
在社会新闻中碰撞的日子里,这位年轻的记者时常面临着叩问自己的时刻:在对话坠亡职校生父亲时,她受到了电话里交织在一起的葬礼锣鼓声和采访声的冲击,她叩问自己“是否非要在这样的时刻拨通他的电话”,叩问自己是否伤害了一位沉浸在悲伤中的家长……
闯荡的过程中,陈冬艳经历过失望,也收获过惊喜。在闲暇时间里挖冰激凌,也让她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与工作采访连接的惊喜感。而受稿件时效等因素的影响,她也需面临稿件不完美的情况,经历着许多“失落的一步”。
今年,她转到政经新闻领域,要从零开始,去接触、挑战看不懂的知识和数据。尽管如此,她不停地“升级打怪”,完成好当下的每一次成长。
现在的陈冬艳,更深刻地意识到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秩序,回到日常,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的重要性,她说,“倾听远方的声音和关心好自己,同样重要。”

陈冬艳生活照

冬艳,深度营七期学员。2022年入职九派新闻,担任全媒体记者,主要聚焦社会议题,监控社会热点,追踪事件成因,报道类型涉社会、教育、环境等领域;擅长突发事件报道,曾两次到震区采访。如今,陈冬艳已转向政经领域,在新的领域里不断成长。

代表作品:
[1]《17岁少年工厂实习坠亡:生前遭遇“旷工开除”警告 | 深度报道》
[2]《当癌症患者来到“世界长寿”之乡,房东从租房时限判断患者寿命长短,酒店房间有料理台和洗菜池》

[3]《震后,积石山打工人走在返乡路上》


2020年夏,陈冬艳收到了朋友转发的深度训练营招募推文。在朋友的鼓励下,她投出自己的简历并参与面试,成功加入深度训练营第七期原创组。

对于初次领略行业运作模式的陈冬艳来说,在深度训练营的一年是她新闻路上“启蒙”的一年。媒体前辈们的真诚分享和南都周刊记者编辑带领下的采编实践,使她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技巧和实操经历。

“我觉得深度营是一个很温和的练兵场。它没有现实的社会和工作环境那么残酷,却可以模拟真实的条件,提供重要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去了解新闻、体验新闻。”

在七期,陈冬艳并不是最活跃的一类同学。2021年高考前夕,七期即将结营。这时显玲姐找到陈冬艳,邀请她参与新开设的“专业开箱”栏目。

“那就试一试吧”,她鼓励自己。从高考刚刚结束时发布的《新闻|在这里多元地了解世界》开始,陈冬艳作为项目统筹和采编组编辑,参与了“专业开箱”全部16期文章的推送。

栏目回顾推文中,陈冬艳用“步步惊心”来形容自己这一个多月的心路历程。作为统筹,她在落实工作之外,还需要协调各组,不漏掉细节,同时需要与排版组和采编组的组长一起确保项目最终落地。尽管曾出现样稿存在缺陷和推文撤回重发等状况,她仍然感谢自己迈出了这一步。“问题与反思双轨并行,才能把犯错的几率减少到最低。”她总结道。

带着在校园和深度训练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陈冬艳前往北京实习。在北青深一度,她感受到自己被当作“独立而有能力的记者”对待。

独立进行稿件操作时,陈冬艳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采访条件。参与报道2021年郑州暴雨期间,她采访过一位在网上留下了求救电话的孕妇。由于担心影响对方求救,陈冬艳并没有直接拨打电话,而是先后发短信、加微信,询问对方此刻是否安全,并安抚她的情绪,最终顺利完成了采访。

“在灾难选题面前,人文关怀是很重要的,也是打开对方话匣子的一个突破口。”

实习期间,陈冬艳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发生在湖北职校生于深圳坠亡事件的报道中。在主动报名操作这一稿件后,陈冬艳联系到了坠亡男孩的父亲。她做足了心理准备,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起初,电话的另一端是沉默的,接着传来了锣鼓敲击的声响——这位父亲在孩子的葬礼上接受了采访。电话中,男孩父亲回忆起孩子的生平,以及事发前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在这场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期间,葬礼嘈杂的环境使陈冬艳不得不多次重复自己的提问。男孩父亲时而哽咽,时而沉默。“只要对面一沉默,我就能清楚地听到葬礼上锣鼓的声音。”

男孩父亲对陈冬艳说,自己打了一辈子工,之所以给孩子取名“铭”字就是希望他能金榜题名;送孩子上职校,就是希望他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不要跟自己一样。

陈冬艳当时暂住的出租屋,恰好位于一所职业学校的对面。到了晚上,宁静的校园随着学生们的下课而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的声音溢出校门,她百感交集。“在他们这样鲜活年纪里,有一个生命已经消逝了。他可能就这么不被任何人知道地离开了。”

北京这一夜,陈冬艳久久无法入睡,她叩问自己是否伤害了一位沉浸在悲伤中的家长,是否非要在这样的时刻拨通他的电话。“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去直面这份职业和这种情感带来的冲突吧。”

稿件最终顺利发布,并引起了关注。现在回想起来,陈冬艳对自己参与这次报道感到庆幸。“在挣扎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个群体需要被关注。”这次的报道也让她将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为县域中职教育领域。“个体和家庭的悲剧会揭示很多问题,有发声人们才会去关注,也才会有更多人去尝试解决。”

在操作社会新闻选题时,陈冬艳时常需要面临像采访职校生父亲这样“叩问自己”的时刻。

疫情也为她的实习带来了一些影响。“线上实习的触感是不太一样的。”陈冬艳坦言,“没有见过自己的记者、编辑老师们,会有一种陌生感。”

尽管并不总能抵达新闻现场,陈冬艳仍然努力从有限的资料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参与东航MU5735空难报道时,她注意到网上流传的一段工厂监控画面。为了核实视频的真实性,陈冬艳首先需要确认这间工厂的位置。

她反复观看那段视频,发现画面中有疑似公司名牌的图像,但模糊到无法识别。陈冬艳并未就此放弃,她将画面截图保存,一遍又一遍地锐化,终于能够隐约辨认公司的名字。她立刻去企查查上搜索这家公司,结果它真的在坠机地点附近。

根据搜索到的信息,她十几次试图拨通公司老板的电话进行求证。唯一拨通的那一次,对方听陈冬艳说明来历后就将电话挂断。

“他可能不胜其烦了,但我觉得这样的细节也很值得关注。”对于这次并不成功的采访尝试,陈冬艳如此总结。
在走出象牙塔之前,陈冬艳在深度训练营的“同温层”中找到了做新闻的共识——“大家都坚信可以改变一些什么”。在北青深一度和南方周末实习,她经历过突发报道的历练和对边缘人群的聚焦,与具体的个体和群体连接,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信念。
大环境下一些偶然与必然的交织,2022年7月,陈冬艳入职九派新闻,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陌生的环境里,九派新闻给予了相对宽松的选题自由,相处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之前实习中相识的伙伴——这一切造就了她职业生涯开头“弱打工感”的氛围,令陈冬艳感到幸运。但与在传统媒体实习时的体验不同,全媒体记者对记者有着更“全能”的要求。除了快讯和深度报道等日常任务,也涉及拍摄、直播等不同方面的实操。从字斟句酌的文字记录,到站到台前幕后完成直播,对于记者这一职业更多可能性的探索,让陈冬艳完成了从学生到职业记者的蜕变。
过去实习期间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经验积累,让陈冬艳深谙抵达现场和洞察细节的重要性。入职九派新闻的第四天,陈冬艳就与同事出差前往四川蓬溪县,报道当地突发的游乐场事故——一个在乡镇搭建的游乐场,塑料泳池突然坍塌,多人被冲进河道,一人溺亡,多人受伤。飞机落地的当日,陈冬艳与同事放下行李后立即前往现场,发现泳池已被撤走,余留大量的围观群众与蓝色警戒线,现场的痕迹已经难以辨明。
陈冬艳关注到附近的两个垃圾桶,意外地翻找出了游乐场的宣传单,她和同事发现其背后标明的运营公司与实际搭建游乐设施的负责单位的不同,便以此为线索继续深挖,找到一条报道的新路径,对事故进行还原和呈现。
在进阶“打怪”历程中,陈冬艳曾深入震灾现场,完成《震后,积石山打工人走在返乡路上》等深度稿件。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情况的动态变化,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尽量第一时间到现场去”是唯一解法。陈冬艳坦言,仅是落后一班飞机,就有可能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更难以靠近第一现场,从而失去部分的信息与线索。
对现场和细节的把握,逐渐锻炼出陈冬艳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和果敢。2023年6月,杭州一高速收费站发生车辆撞击引发大火,车上4人全部遇难。陈冬艳到现场采访时屡受阻碍。后来,在交警队与工作人员闲聊的过程中,她意外瞥到桌边放着的出入登记本。她当下反应,前来处理事故的家属必然在登记本上留下联系方式,于是在与工作人员闲聊的间隙,她记下了登记页的号码,幸运地拨通了其中一位受害者家属的电话。以此为契机,她和同事完成了《杭州小车撞收费站致4死,亲友:很无奈很无助》的报道。
“想要做一些具体的事”,这是陈冬艳在学生时代定下的目标。延续着这份追求,陈冬艳将目光聚焦到一群在主流中挣扎的反差人物。在《脱下“孔乙己长衫”的95后:211毕业决定收废品,硕士毕业去卖糯米滋做手工书》里,陈冬艳对热搜上社会议题进行持续追踪,慢慢在与采访对象的互动中,实现自我反思与再认识。作为一名通过传统应试教育走出县城的大学生,她所一贯认知的单一人生轨道被同龄人的果敢所打破。“在没有与他们发生对话之前,我的内心里只有佩服。”多元观念的冲击下,陈冬艳发觉其职业成长选择背后具体的权衡与挣扎,也看到了不设限的可能性——五险一金和高薪工作之外,人们同样可以追求一份在世俗意义上“不起眼”但充满幸福感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这些理念的相遇,给了她重新理解自我生活的启发。
2023年3月,陈冬艳在贵州“村BA”现场直播
令陈冬艳印象深刻的是,采访对象里有一名在零售店打杂的售货员,他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为顾客挖冰淇淋的“治愈系”快乐。她一直记着那场对话带给她的触动,在工作之余也体验了一把同样的幸福。当她拿起冰淇淋勺,“那一刻,我什么都不想,只想把这个(冰淇淋)球挖圆、挖好,把它安安稳稳地放进杯子里。那一瞬间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在职业生活中,类似切身体会的经历,于陈冬艳而言,是对采访当下的某种回应与重逢。这种微妙的呼应与联结,让她无数次找到社会新闻的闪光之所在。
在九派新闻的日子里,陈冬艳做了许多类似的有意义的报道。但也经历着许多“失落的第一步”。有时候,稿件受时效要求无法精细雕琢时,做到一半的选题无疾而终,她经历困惑,但不消磨思考。
新媒体趋势对稿件的速度和热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力和时间都有限,完成一篇稿件的背后,往往可能伴随着某种程度上的不完美。陈冬艳面对的,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校正与和解。
今年三月,陈冬艳从社会新闻转到政经领域。算上实习期,陈冬艳在社会新闻领域已经闯荡了好几年。
此前她在社会新闻领域中接触到了很多相对负面的报道,在这些具体的命运面前,她能做的不多。这让她感到无力。除了开始抗拒工作这件事情外,她也慢慢发现自己在变得浮躁,没有办法沉下心去好好做好一件事情。
今年年初,她的面前被摆上了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社会新闻,一个是去到完全陌生的政经领域。陈冬艳犹豫了很久,政经新闻需要记者对宏观的政治经济有深度理解。若是要转领域,则意味着从零开始,很可能要放弃前几年实习、工作的积累的经验,去到一个新的信息区间。
但她知道自己需要改变,需要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事情、新的选择,去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新的可能性。她也认为需要尝试换一个视角,无论是去看待新闻也好,看待世界也好,她都想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转到新的领域后,陈冬艳一度感到挫败。刚开始,她一度觉得自己做不好了。政经新闻既涉及政治,又关乎经济,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极高的专业敏感度。一项新政策的原文件可能涉及几万字,需要细细研究,写出公众真正关心的点。
对新手而言,每做一个新的选题就意味着了解整个产业。了解的第一步便是打基础,从基础的三大产业分布,再到更细的行业分布,尤其是近年的新兴行业,再到更垂直的代表企业,都需要去充分学习。这也代表着她需要花很多时间在案头工作上,最开始的时候,一个选题要花费超过一周的时间来操作。
在她现在负责的交通领域,了解全国的重要交通布局是最基础的内容。全国有哪些重要的机场?有哪些重要港口?铁路上的“八纵八横”具体是什么?又从哪里走向哪里?她需要一条一条线路、一个一个站点去记。
不仅如此,她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深入挖掘。例如研究一条新建铁路,第一步需要去了解全国大部分的铁路网,探究其接入的是哪一条大轨道?其次对于全国,这一条大轨道有什么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什么必须要将新的铁路连接到这条大轨道上?也就是说,要把其间的逻辑理清楚并不容易。
“去接纳自己的无知”,是陈冬艳在写稿过程里学到的应对法则,更实际一点的改变是她觉得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很重要。在她所关注的教育和交通这两个领域里,同类型的一些媒体同行可以很快地监控、抓取到最新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质量有保障的稿件。陈冬艳很佩服这些前辈,因为他们很了解宏观形势,但她现在还处于学习阶段,还在了解铁路基本的规划布局、铁路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于是她告诉自己必须放平心态,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记。
大量阅读是陈冬艳学习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是同类型公众号的阅读,细读学习前辈们的选题思路、结构设置,甚至是语感。她最开始觉得政经类的内容太生涩了,读不下去,就会在下班回到家之后,把文章朗读出来,帮助自己阅读和理解。
她调侃这是很笨的一个办法。
刚开始写政经的稿子时,陈冬艳的稿件问题还比较大,她想更直观地看到文章修改的过程,就让编辑通过审阅模式,留下修改的痕迹。
陈冬艳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耐心的编辑,文章修改完后还会再跟她讲一遍稿件主要修改了哪些地方、是出于哪些考虑、还能如何精进。后来她们的配合更加默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编辑改稿时陈冬艳会坐在她旁边,看着编辑改稿,边改边讨论如何让文章更好。
另一方面,则是政经领域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陈冬艳读的第一本是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书里结合很多实际的案例,讲了很多地方投融资的内容,帮助她了解地方经济的运行逻辑。为了了解基层治理的逻辑,她又去读了华中科技大学吴毅教授的《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陈冬艳坦言,最开始她也觉得这类型的专业书籍很难读懂,“但花时间就好了嘛,慢慢读。”她经常会花一个月的时间啃完一本书。
重新翻开的书本和逐渐成型的稿件,给陈冬艳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
尽管写政经的稿件她仍然觉得会有吃力的地方,但她还坚守在新的领域中,逐渐积累经验,不停地“升级打怪”,完成好每一次当下的成长,希望能够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写出更扎实的稿子。
做社会记者时,陈冬艳带着强烈的价值感参与每一个报道。她坦言,这样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也会遇到很多失落的时刻。
在新的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陈冬艳有了新的感悟:先完成工作,再在其中寻求价值感。
“以前我完成一篇报道前,会给自己预支很多的价值感。但对当下的我而言,夯实自己,发出属于我的声音,是我更为确信的事情。”
如今,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秩序,回到日常,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倾听远方的声音很重要,关心好自己,也同样重要。
2023年7月,陈冬艳因工作前往黑龙江抚远
凌晨四点,她在祖国最东边看到了日出

*图片源自受访者

-END-
记者节统筹 | 肖林蕊 刘俐杉 木雨杏 温泓烨
系列统筹 | 刘俐杉 肖林蕊
作者 | 陈书扬 叶晨灏 王雨欣
编辑 | 温泓烨
值班编辑 | 叶晨灏
运营统筹 |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10w+江湖在变天,他们依然顶流

[2]湖南日报刘诗琪:穿着拖鞋,在灾害现场成长|记者进化论

[3]2024调研中国:给真实世界一份年轻人的答卷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