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完成了约访这件事|作者手记

时事   其他   2024-09-25 18:46   广东  
从裸辞享受Gap Year,到回归媒体继续记者本行,再到闲暇时组织读书会、运营播客……面对世界的变化,L老师有她独特的行动轨迹。今年5月,我们计划约访她,聆听她的变化和坚持。遗憾的是,她在肯定我们约访准备的同时,也因个人缘由拒绝了访谈。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失败”的复盘,因为我们并没有产出任何内容。但对于真正的新闻采写来说,失败几乎是一种常态。做这篇复盘的意义不在于反思我们为何没有产出稿件。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即使访谈最后没有任何成果,但我们作为访谈者,也应该尽全力做好一些事情。
以下是这次“失败”的约访复盘。

陈雨歌

带着预设问题进行案头准备

最开始报题的时候,我们是以“自媒体人”定位稿件。在确定下来访谈对象是L老师之后,我们就已经先初步拟定了三个主要问题:自媒体的操作过程、记者和自媒体的双重身份,以及L老师经常提到的公共性问题,主要按照从普通的事实细节再到这个人的特殊性的思路,指向对这个人的呈现。在这个预想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案头的准备。

刚开始收集资料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带着问题去求证、核实的过程,即在资料的整合中获得已知的部分,再思考“我们的问题是可行的吗”“访谈对象有回答的空间吗”“这个问题是值得问下去的吗”等问题。譬如,在关于L过往资料的收集中,我们分头完成微博、豆瓣和微信公众号的资料收集。我负责的是整理L做过的报道。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过一些纠结。我要怎样尝试透过公共性,寻找可能反映出事件背后记者形象的事实呢?在选择哪些内容作为访谈的资料和参考时,我就有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最终,我选择大致梳理出L老师就职变动这一客观事实,这些事实也许是一个记者身份的重要时间线,构成了约访信中“这些年的变化”,也许可以作为之后访谈的抓手。

除了不同平台的内容,我意识到,资料的收集也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别。伊蕊和渡归负责的豆瓣和微博平台,会更容易收集到直接关于个人的信息,更能感知到访谈对象的性格和思考。这些平台中,呈现出来的独特的个人表达、职业视野之外的私人经历让我们对L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也呈现出了她的个人特点,可以让访谈提纲往深入的方向去撰写。而我负责的间接的媒体报道则更像是作为话题和提问的切入点,是我们和访谈对象的中介。

在这些资料背景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原本的三个大问题,把它们变成了更具体的谈论内容。总之,我感觉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并且是之后的工作开展的基本。

陈渡归

访谈提纲不需要面面俱到

在有了基础的资料后,我们就需要进行整合分类,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几个关键词,来定位和提问L。这些关键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的访谈会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展开,一旦关键词不准确或者逻辑衔接不恰当,访谈就容易陷入尴尬;另一方面,这些关键词拓展之后,基本就等同于文章的小标题了,可谓“身负重任”。

我们在讨论后,决定把关键词拟定为“写作”“播客”和“公共空间”。“写作”是L的本行,从毕业起,她就在媒体任职,用文字来表达是她最擅长的事情。我们注意到此前关于L的访谈,但那篇稿子更注重写作中的方法论。因此,当我们要撰写“写作”部分的访谈提纲,我们会更加关注L在为不同媒体工作时,在关心的议题和写作创作方面有何差异。
“播客”指的是L开设的个人播客。不同于写作,播客是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近年来,许多媒体人都开设了播客,尝试用这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我、与听众交流。我们好奇的是,做播客和做稿子有什么关联和不同?L的播客是如何运行的?
“公共空间”是小组成员覃伊蕊在归纳思考后提出的关键词。她注意到,L在读书时期曾建立过豆瓣小组,鼓励大家加入讨论。疫情期间,L还创立了一个读书会,邀请微信好友定期交流分享。这种组织公共空间供大家交流的过程,体现了L的什么理念?对她的写作、播客有什么反哺的功效?
总之,基于以上三个关键词,我们在丰富细节的基础上撰写出了访谈提纲。值得一提的是,前期的案头工作信息繁琐,但并不复杂;撰写提纲的步骤需要反复推敲,但也尚可完成;最令我们头疼的反倒是整合分类这一步骤。这是因为在整合分类时,我们需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取舍,其中包括了很多关于L很出彩的、我们很好奇的、与这三个关键词无关的信息。但考虑到访谈和稿子的整体性,我们必须得将这些信息删除。接受一篇访谈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是新闻人要做的功课。
站在约访失败的现状上回头来看,虽然写访谈提纲本身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但从结果论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建议大家先写一份较为简单的访谈提纲,等得到约访对象的同意后,再去丰富和完善访谈提纲,避免浪费时间精力。这也许是更加有效率的方法。

覃伊蕊


用真诚和了解作为约访“武器”
写约访信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动笔,而是先阅读资料。我们三个人合作整理了关于L几乎所有可找见的案头资料,大致分成相关报道、偏私人表达(微博、豆瓣)以及公开表达(播客、公众号等)这三个部分。

我习惯从报道开始看起,可以很快速地建立起对受访者的基本认知。先挑选一两篇重要的、最相关的、高质量的报道精读,就能大致识别出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内容已经被反复提及了、哪些细节和变化没有关注到。这类似于先描画出受访者的形象轮廓,那么剩余资料就是在不断修改、调整、丰满ta的形象。我阅读了前几年一篇关于L谈论新闻经验的稿件。注意到这篇文章侧重于L对于新闻实操经验的看法,并且很多报道也一直反复讲述这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一部分基本上被我“擦除”了。我希望勾勒出不同的人物画像。

我们梳理了L在2018年之后的个人经历,发现她身上有一种“公共性”的特质很少被人提起。“公共性”成为我的画像中最重要最具风格的一笔。剩下的资料就通过这个词语聚合起来。和“公共性”密切相关的信息先标注出来,一方面是印证从这一角度切入是否可行,另一方面也是在加深我对受访者和主题的理解。一些看似无关但是觉得有趣的细节也可以标注出来,这会让受访者的形象变得生动一点。慢慢从一堆资料中抽离出一些材料,然后自己画出了一个独特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

第二步是写信。约访信要传达哪些内容大家肯定都了解,一直有很多模板和套路可以借鉴,也更方便快捷。但我意识到写这封信面对的不是一些名字和问题,而是面对着一个人,那我会希望尽可能地关照这个人,把我想说的话说清楚。很多时候约访信是我手里唯一的武器。作为学生,我无法在约访信里通过我所在的媒体或平台名称让人一看就信任,也没有足够多的作品证明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访谈者。我唯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就是,写好这封信,在信件里告诉受访者,我的确非常认真地了解过你和你的经历,也由衷期待能和你交谈。我之前的访谈对象告诉我,他很少看到这么认真的约访信,后来我和他的聊天特别顺畅。能够打动人的约访信更容易让受访者打开心扉,无意间会帮助访谈更为顺利地完成。所以我偶尔还是相信,真诚是比较灵的必杀技。

可能这根本不算是一种约访信写作技巧的分享,它并没有确切的步骤和方法,我也无法保证我每一次写约访信都能做成这个样子。但至少现在而言,新闻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可以细细琢磨的事情,它不是我的工作,也没有KPI的催促,我依然认为访谈最大的作用是让世界上的陌生人和我产生片刻的勾连。

上下滑动阅读约采信


亲爱的L老师:

您好!

我们是新闻类公众号「深度训练营」的第十三期成员。

2018年,你曾经在xxx分享了……这次对话中你讲述了很多新闻实践的经验,但我想,和你的对谈不应止于「经验」。

时隔6年,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无从判断变化的好与坏,唯一确定的是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行动轨迹。我们尝试梳理了你这6年的轨迹:从xxx到xxx,再到xxx。好像一切又如当年一样继续运转下去了,但是这其中的曲折变化或许只有你自己最为了解。

前几天我们听了xxx那期播客,里面讲到「即使所见所闻验证着世界正在变糟,也得打开触角去感受真实,打起精神去面对真相」。现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深度营想向你发出邀请,一起聊聊这些日子的变化与坚持。

我们真诚希望能与你进行线上访谈,时间预计一小时左右,一切以你的方便为主。当然,如果你无暇接受我们的邀约,那就请把这封信当做深度营时隔6年的一次问候。当时你在对话里说「做新闻是靠兴趣和好奇心驱动的」,祝愿你一直如此。期待你的回信,并祝你生活愉快!

所以每次写约访信,我都带有私心。也许之后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人了,也许这是我做的最后一次访谈,因为总是怀着这种心情,所以关乎受访者是否接受约访、稿件能不能顺利做出来的结果好像也变得不是很重要。我只是做好了我能做好的事情,并且尽可能地把我想说的话传递给我遇到的每位受访者。祝大家愉快!(我总在约访信结尾祝大家生活愉快。这不属于任何一个模板,我每次都很认真地敲打下这句话。)


-END-

作者 | 陈渡归 陈雨歌 覃伊蕊

编辑 | 刘欣余

值班编辑 | 木雨杏‍‍‍

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万字事件复盘背后:努力呈现媒体报道事实的姿态|作者手记
[2]受访者婉拒多次,事实核查19次,如何做好学者访谈?|作者手记

[3]摸索与成长:我们的艰辛改稿路|作者手记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