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歌
最开始报题的时候,我们是以“自媒体人”定位稿件。在确定下来访谈对象是L老师之后,我们就已经先初步拟定了三个主要问题:自媒体的操作过程、记者和自媒体的双重身份,以及L老师经常提到的公共性问题,主要按照从普通的事实细节再到这个人的特殊性的思路,指向对这个人的呈现。在这个预想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案头的准备。
刚开始收集资料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带着问题去求证、核实的过程,即在资料的整合中获得已知的部分,再思考“我们的问题是可行的吗”“访谈对象有回答的空间吗”“这个问题是值得问下去的吗”等问题。譬如,在关于L过往资料的收集中,我们分头完成微博、豆瓣和微信公众号的资料收集。我负责的是整理L做过的报道。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过一些纠结。我要怎样尝试透过公共性,寻找可能反映出事件背后记者形象的事实呢?在选择哪些内容作为访谈的资料和参考时,我就有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最终,我选择大致梳理出L老师就职变动这一客观事实,这些事实也许是一个记者身份的重要时间线,构成了约访信中“这些年的变化”,也许可以作为之后访谈的抓手。
除了不同平台的内容,我意识到,资料的收集也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别。伊蕊和渡归负责的豆瓣和微博平台,会更容易收集到直接关于个人的信息,更能感知到访谈对象的性格和思考。这些平台中,呈现出来的独特的个人表达、职业视野之外的私人经历让我们对L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也呈现出了她的个人特点,可以让访谈提纲往深入的方向去撰写。而我负责的间接的媒体报道则更像是作为话题和提问的切入点,是我们和访谈对象的中介。
陈渡归
在有了基础的资料后,我们就需要进行整合分类,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几个关键词,来定位和提问L。这些关键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的访谈会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展开,一旦关键词不准确或者逻辑衔接不恰当,访谈就容易陷入尴尬;另一方面,这些关键词拓展之后,基本就等同于文章的小标题了,可谓“身负重任”。
覃伊蕊
我习惯从报道开始看起,可以很快速地建立起对受访者的基本认知。先挑选一两篇重要的、最相关的、高质量的报道精读,就能大致识别出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内容已经被反复提及了、哪些细节和变化没有关注到。这类似于先描画出受访者的形象轮廓,那么剩余资料就是在不断修改、调整、丰满ta的形象。我阅读了前几年一篇关于L谈论新闻经验的稿件。注意到这篇文章侧重于L对于新闻实操经验的看法,并且很多报道也一直反复讲述这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一部分基本上被我“擦除”了。我希望勾勒出不同的人物画像。
第二步是写信。约访信要传达哪些内容大家肯定都了解,一直有很多模板和套路可以借鉴,也更方便快捷。但我意识到写这封信面对的不是一些名字和问题,而是面对着一个人,那我会希望尽可能地关照这个人,把我想说的话说清楚。很多时候约访信是我手里唯一的武器。作为学生,我无法在约访信里通过我所在的媒体或平台名称让人一看就信任,也没有足够多的作品证明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访谈者。我唯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就是,写好这封信,在信件里告诉受访者,我的确非常认真地了解过你和你的经历,也由衷期待能和你交谈。我之前的访谈对象告诉我,他很少看到这么认真的约访信,后来我和他的聊天特别顺畅。能够打动人的约访信更容易让受访者打开心扉,无意间会帮助访谈更为顺利地完成。所以我偶尔还是相信,真诚是比较灵的必杀技。
可能这根本不算是一种约访信写作技巧的分享,它并没有确切的步骤和方法,我也无法保证我每一次写约访信都能做成这个样子。但至少现在而言,新闻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可以细细琢磨的事情,它不是我的工作,也没有KPI的催促,我依然认为访谈最大的作用是让世界上的陌生人和我产生片刻的勾连。
上下滑动阅读约采信
所以每次写约访信,我都带有私心。也许之后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人了,也许这是我做的最后一次访谈,因为总是怀着这种心情,所以关乎受访者是否接受约访、稿件能不能顺利做出来的结果好像也变得不是很重要。我只是做好了我能做好的事情,并且尽可能地把我想说的话传递给我遇到的每位受访者。祝大家愉快!(我总在约访信结尾祝大家生活愉快。这不属于任何一个模板,我每次都很认真地敲打下这句话。)
作者 | 陈渡归 陈雨歌 覃伊蕊
编辑 | 刘欣余
值班编辑 | 木雨杏
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