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期招募丨快来看十四期的ta们与深度营相遇的故事!(中)

时事   2024-09-09 10:21   江西  




# 深度训练营 #


理想,是十四期深度训练营心中的火种。近3万字的面试故事投稿,为ta们今后的深度营生活奠定了基础。走进十四期同学的故事:为何来到深度训练营?在投递简历、完成笔试题中有哪些思考?对面试中哪些问题印象深刻?下面是ta们的回答。
本期推送,是十四期营员的【相遇故事】,希望通过ta们的陈述,能为大家带来思考。

以下是十四期入选者的面试故事:

十四期 深度组 黄源轩

大一的时候,我就通过老师的推荐了解到深度训练营这一公众号。在我眼里,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新闻社群,深度营能聚集一大群有新闻理想的人是十分不容易的。如今,这样的社群更是少之又少。在前几年 ,我认为自己的水平和阅历尚不足以支撑自己进入深度营,因此没有选择投递简历。而今经历了三年的学习、实践,我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了。

我认为笔试的第一问考验的是对于新闻事件的了解、概括能力,第二问考验我们对于新闻报道的洞悉能力,第三问则是考验作为一个新闻人的选题、采写、编排的能力,即专业能力。

某一刻手机突然弹出来自深度营的邮件提醒,忐忑的我打开了它,惊喜地发现是面试的通知,但同时也有些意外。因为起初我并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以尝试的态度投递了简历和笔试题,但没想到能进入面试,我认为这是一种幸运。

在面试群里看到面试要求后,紧张感涌上了我的心头。十分钟的线上问答意味着面试节奏十分紧凑,这要求面试者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能有更好的面试表现,我仔细阅读了前几期同学的面试感想,提前准备好他们提到的面试问题,并认真准备了自我介绍。同时我发现问题主要针对面试者对深度训练营和新闻报道的了解,由此来展现面试者的新闻理念,于是我就往这方面准备。

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虽然表达不是很流利,但我还是将自己准备的都说出来。面试的第二阶段是抽题问答,我抽到的题目是最喜欢深度营哪个系列的文章和最喜欢的新闻公众号,幸运的是,我脑子里立刻就有了答案。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注意到面试PPT上写了几个相关的主题,其中“新闻理念”这几个字瞬间吸引了我。于是我将答案往新闻理念这方面靠拢,阐述了我所了解的媒体和我个人的新闻理念。虽然表达不够流畅,但我还是尽力将内心的想法表达了出来。

结束面试之后,我放松下来,开始回顾我面试的表现,越想越觉得糟糕。一是我的表达能力,在很多时候我都会出现说话卡顿,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二是回答的内容并没有展现出广泛性,还是集中在某些内容。

经历了这一轮的面试、笔试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新闻讲究的是客观性,但无可避免的是会融入主观的想法,当表达者的个人价值观与新闻选题的价值一致时,文章往往能呈现得更加出色。因此我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断追求普世价值,做一个善良的、公正的记者。


十四期 深度组 张婷

作为一个勇敢又焦虑的体验派,我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收到面试邮件时候既开心又紧张,因为提交笔试之后一直没有等到通知,还以为自己落选,心中已经开始安慰自己“大不了继续积累,明年再来”。收到通知后又出现了对面试的担忧,于是再一次安慰自己,“走到面试这一步已经很棒了,大不了明年再来”。

平时我就有阅读各类新闻报道的习惯,在准备面试的几天时间里,我有意识地多阅读各类新闻报道,包括最近的热点、深度报道以及财经新闻报道等。在阅读之外我还会思考,如果是我来做这个选题,我会从哪个视角切入?这篇报道的优缺点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相关的事件其他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后来的面试中这些思考也帮助我快速反应、回答问题。

面试每个人只有十分钟,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一群优秀的同伴中让面试官记住并且选择你其实很不容易。面试之前我紧张到了极点,在等候室等待时,手表显示我的心率达到了128次/分。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有很多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自我介绍超时、有些回答逻辑并不清晰等,但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提供给大家。

面试之前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份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一分钟之内),并且区别于简历中重复的内容。在回答问题时,重要的不是面面俱到、长篇大论,而是要让面试官感受到你对深度营的热情,并且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平时习惯用“解困”的思路来思考现象,背后的困境、解决的路径、相关的问题、未来的走向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解困并不是为还未探索的现象预设困境,有时候一些现象的“困境”可能就是“被遮蔽”的,我们将它挖掘、呈现出来,即是“解困”本身。

关于面试的准备其实很仓促,从提交笔试到开始面试期间我都在进行南风窗调研中国的实地调研,每天都是安排满满的访谈、复盘、产出工作,所以我并没有系统地准备面试。但很巧合的是,通过之前深度训练营的推送才了解到这次调研,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又恰巧在调研时收到深度训练营的面试通知,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共振与回响。


十四期 运营组 木雨杏
对我来说,进入深度营是意料之外的事。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关注了深度训练营,至今已经关注一年多了,也看到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进入深度营。记得那天七点睡醒,有些忐忑不安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深度营十四期录取名单的画面。当我看到“木雨杏”三个字的那一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实际上,我是一个不会对结果抱有太大期待的人,但是只要选择了去做一件事,我会用尽自己所有能力来抓住这值得一试的机会。

从看到招募信息到笔面,我把整个过程简单概括为“三个一”:第一个在评论区留言(也是某天睡醒发现的招募信息),第一个面试以及(也许是)第一个用了所有可以进入深度训练营方法的人(也就是留言、转发截屏、投简历)。后来得知我得到了免简历筛选的资格,并且我的简历和笔试也通过了。(在这里夸一下运营小姐姐雨洁给我的回复,当时看到感觉很暖心,有被鼓励到!)

笔面期间,我与深度训练营的一些互动

关于笔试的准备,在我个人的价值排序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简历,其次是笔试题、作品集。我总结了五个小tips(前三个是关于简历的):一是要有“人岗匹配”的思维,时刻带着“深度营需要什么样的人”的想法来书写;二是要简洁、突出重点,要注意简历不是自传,不必面面俱到;三是设计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简历,这主要体现在排版、美化方面;四是学会求助外脑。自己完成笔试和简历后,可以找老师或者同学、朋友帮自己把把关,这可以从他人的角度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去完善。五是平时要有积累作品的意识,在某些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它的价值。

其次是关于面试,抱着“早开始早结束”的想法,我选择了第一个面试,在面试之前我开了一个腾讯会议练习了两三遍,并且预设了一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整理了一份word(虽然一道题都没有用上哈哈哈)。开始面试时我还是挺紧张的。因为刚开始网络有点差,加之我原本准备的是3分钟的自我介绍,没想到在面试时题目写的是一分钟,我只能凭借脑海中的关键词来重新组织语言。所以,大家一定要灵活应对。并且,一定要记住(敲重点):“真诚就是必杀技”,尽情表达出你对新闻的热爱。在面试环节自己发现了还需要提高的地方,一是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二是聚焦目光,让自己更加自信。建议大家多看往期相关内容,整合出对自己有用的方法。

作为双非学生,我个人时常带有一些自我怀疑的底色,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入营。在这里,我想感谢我的两位专业课老师雷老师和姚老师。在我犹豫之际,刚好收到雷老师的一条微信“你投简历了吗?”这一句话给予当时的我很大的鼓励,让我迈出了第一步。在笔试准备期间,两位老师给了我一些非常好的建议,让我的笔试题变得更加完善。

在这次招募中最大的收获是再次认识了自己以及新闻对我的意义,同时,也让我有了深入了解深度营的机会,所以我想夸夸自己的勇气以及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希望,此刻的你看到这里之后能消除你的一些困惑,更加坚定你的选择,深度营期待你的加入!


十四期 运营组 陈琳琳
第一次了解深度营还是在两年前,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入学,从已经成为深度营一员的学姐那里知道了这个平台,熬夜看了不知道多少篇推文后,心里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概念,也对深度营有了一些较为具象的认识,想加入深度营的愿望也从此时开始扎根。
深度营十三期招募时,我提交了我的笔试资料和简历,可惜却未能入选。那时的我非常不自信,觉得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认识可能还无法加入,可是深度营这个广阔的平台又让我心生向往。在朋友的开导下,我意识到,在准备深度营笔试资料的过程中,我开始系统地回顾我接触新闻这一年多的成长和收获,也已经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学习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就算这一次没有能加入深度营,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新闻理想有了更新的认识。
“说不定下一次可以呢!”这一次,我更加从容自信地提交了我的资料,“担惊受怕”一整天后,我终于收到了面试邀请邮件,忍不住在家里尖叫出声,把室友都吓一跳哈哈哈。
面试前五分钟我还在一边准备着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一边完成实习媒体的工作,一边安慰自己不要紧张,一边又忍不住心脏跳个不停。面试官们问了很多问题,无一例外都是我没有准备到的,回答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声音也止不住地发抖,在面试官们看不见的屏幕背后,我一直在不停地搓着手让自己镇静下来,好在最后还是如愿加入深度营,成为运营组的一员!
根据我参与两期深度营招募的经历总结,我觉得在个人简历和笔试资料中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清楚,同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示你的能力和对新闻事业的认识,我认为这是让你的简历和笔试材料出彩的重点,而在面试时要对你的资料足够熟悉,面试官们基本上都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提问。

面试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冷静。只要你足够沉着冷静,即使是遇到没有准备过的问题,你也能很快反应过来做出回答,但是很可惜这一点我还没能做到,这也算是我在深度营学到的第一课吧!
很高兴能成为深度营的一员,也很期待以后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学有所成!

十四期 深度组 孙淼

1.感想

很早就通过师哥师姐了解到了深度训练营,但前几次都是心动没有付出行动,十四期招募推送发布后,我觉得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也很开心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环节加入十四期深度营!笔试面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招募组工作的高效认真。面试作为双向选择的过程,招募组的认真和负责,也让我坚定了对深度训练营的选择。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和十四期的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经验总结

笔试是我卡DDL的上午速成的,但其实用到了不少平时积累的东西,写起来也算得心应手。比如深度组考核的社会问题缺失视角,我就想到了叙事伦理课上我们讨论过的特稿《大凉山血色彩礼:36.8万,两条人命》,当时我的小组从数据和特稿两个角度详细复盘过社会上的彩礼相关报道的优劣势,回答这道题目时我就用上了当时讨论的一些观点和内容,从而迅速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还有最后操刀青少年心理设计报道框架的题目,我的挑战杯做了这方面内容,有一定相关数据文献的资料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再进一步细化主题,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从而形成报道框架。

面试部分我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搜集近几个月的重大社会新闻,看看相关媒体报道角度并产生一些自己的思考。虽然我没有“撞”上面试的问题,但准备过程中自己对报道的复盘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

当然也有准备了并没有用上的部分,比如自我介绍这一part,我当时准备讲三个关键词来展现我适合深度训练营,但1min时间里只讲完了一个。当你准备的东西没能全部发挥出来,也不要丧气,要及时调整面试节奏和状态,回答好接下来的每一道题。 

面试准备相关笔记
3.未来展望

因为我之前的实习都主要围绕着互联网运营/新媒体运营相关,做新闻报道的机会局限在校媒和课程作业,我希望从深度训练营出发,能真正开始做新闻的道路和事业,和小伙伴们把一个个好的选题落地成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作品,不断探索自己所追求的职业道路。

 
十四期 深度组 马翔

面试结束之后冒了挺多汗,一方面是时间上比较紧张,十分钟之内需要给面试官一个良好印象;另一方面觉得面试问题的回答仍有完善的空间,几个问题都是答完了之后又想到一个可以补充的维度。回答之后会略微感到紧张,不过好在这次面试抽选的问题平时经常思考,比如“你觉得深度报道在今天的意义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记者是谁?为什么?”回答起来不算特别忐忑,这场面试也可以算是自己对深度报道重新展开的一次思考吧。

初次了解到深度营是在十二期招募时,彼时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进入深度营,想到笔试和面试压力蛮大,于是没有参与到十二期和十三期的招募,希望给自己一些时间进步。空出的时间也确实收获许多,这一年里看到了十二期和十三期的伙伴们创作的优秀稿件,加上过去做的题积累了经验,因此在看到十四期招募的通知发出来后我便第一时间选择参加。

相较面试而言,笔试友好一些,深度组的笔试题考察更多的是关于新闻采写实践的思考,需要我们以第一和第三视角回顾反思当前新闻采写实践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找到一个优秀实例,分析它的优劣,总的来说不算难。值得一提的是,社会新闻组的笔试题倒需要花一番功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愈来愈被重视,如何在本就不好操作的青少年议题下,提出一个可以看到心理困扰,并具有信息增量的新切口不是很容易,但当我尝试将近期做过的议题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联系起来后,发现从熟悉的选题下手会轻松很多,很快就把选题角度和落点写好了。

不论笔试还是面试,平时看到社会现象及新闻选题时多思考,把这些发现和想法记录下来,它总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变成你的灵感。像《头脑特工队》里的普通记忆,它们并不至关重要,但构成了我们对世界和新闻的总体认知,并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变成【关键】记忆。

对于新闻专业的我们来说,寻找新闻实践田野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实习的媒体也有很多,但如何平衡好新闻实践与生活的关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我们怀揣着新闻理想去做新闻,但这种热情会被采访遭拒、补采困难、写作受阻等问题所消磨。显玲姐所讲的“负责”二字给了我很多启发,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对自己手头的工作负责,接下即认真完成,直到最终成稿,而不必拿力求完美等借口来拖延甚至放弃。完成大于完美,是从深度营学到的第一课,尽管之前也反复被告诫这件事儿,但它很难在校园的专业课中切身感受。

期待今年和14期的伙伴们一起产出一些好的稿件,不仅在新闻中看见人,还看见你我。

十四期 运营组 许玉珍

“日落时”,面试结束后的复盘,我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感觉便是报名截止日期前两天的黄昏。当时我正在返程高架桥上,偶然看到了深度训练营第十四期招募的消息,一字一句看完推文内容,抬头思考时,打车师傅正好驶向高架高处,日落暖光一瞬间打量车窗。“报一下试试!”心中暗下决心,回到宿舍后立即开始回答笔试题目。

初次了解到深度营是因为偶然看到的一篇稿件复盘,稿件全流程的细节、记者的思考、清晰严密的逻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默默关注深度营的时间里,我也在校园稿件采编过程中不断学习,决定参与本次招募既有必然,也有巧合——毕竟当时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两天,反复思考、落笔琢磨、不断修改、点击提交,算得上是一次“心惊胆战”的体验。

笔试word截图

招募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环节。我认为,笔试看重的一是对于问题的回答,不一定非要迎合什么,写出最真实、最真诚的回答;二是行文逻辑,文字内容的呈现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容错与修正的机会,因此在回答笔试题目时,我习惯斟字酌句、不断调整,贴合阅读习惯,最大程度避免造成文字误解;三是内容排版,笔试题目往往有很多字,若是不加处理,通篇阅读下来容易造成疲劳,所以可以在字体、字号、字样、行间距上下功夫,如采用序号、加粗、对齐、行距等,突出对于问题的回答。

面试环节或许最看重前期准备和临场发挥。在校园内,我也曾参与过面试环节,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问。当收到进入面试环节的邮件时,我开始了换位思考,将“为什么来到深度营”“印象深刻的稿件有哪些”“如何策划、组织一篇稿件”等问题一一列在纸上。在碎片化时间里,我尽力翻看着深度训练营往期推文,汲取面试经验、总结深度训练营运营特点,再次标记印象深刻的推文。

对于自我介绍,我采取“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准备。1~3分钟的时间内,如何避开与简历重复,并且较大程度展示自我能力?从过往经历中,总结、精简出最具代表性的词语或一句话,并围绕其简要阐释是我想到的最好回答。

最终,当面试轮到我的时候,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散去,自我介绍略显磕磕巴巴,抽题回答和自由问答环节中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十分钟的面试结束后,我不禁懊悔,要是面试前做好心理建设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决定参与招募到笔试再到面试,继续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挑战且有趣的。重新思考曾经收藏的报道,键盘上删了又写写了又删、不断检查是否存在语病、查看邮箱通知、紧张准备面试问题,这些体验让我觉得十分特别,即使无法通过,但至少也不会让自己后悔。不论如何,过去的经历没有假如,未来的结果只能猜测,期待之后的深度营体验。

 
十四期 深度组 王雨欣

我对深度写作是纯爱战士,一个朋友问我深度训练营是什么,我说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可以自由写深度报道的地方。她说你好爱深度报道,我说是的,我对深度报道的感情堪比纯爱战士。

和大多数同学不太一样的是,我与深度营的相遇已经晚了好几年。19年开始在成都某二本学院读文学,因为当时考上的学校没有新闻相关的专业,考研的时候,想着一定要离深度报道、非虚构写作再近一点,所以哪怕是听了很多新传很卷、无用的言论,我也选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有了能够靠近深度营的机会。知道深度营的契机是某一天在写一篇有关非虚构写作的论文时,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正面连接”创始人曾鸣的信息,就在公众号搜索他的一些报道,认识了深度营。

点开深度营的公众号,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公益机构,是可以训练深度报道能力的。我心里默默欢呼,“哇哦,我想我应该去这里。”

笔试题的内容我写了很久,尽管是卡点交上去了,也很担心自己是否简历不够优秀,会因为是双非院校而被歧视吗,竞争对手是不是都是985、211……没有收到深度营面试邮件的时候,做梦都梦见被录取的消息,醒过来常常拍拍自己,尝试过就别太在意结果,这次如果不行就下次再来。

因为看到之前的面试宝典中说收到面试邀请后很快就会面试,我哄着自己去准备一些可能的面试问题,把自我介绍练得熟练一些,这样无论初筛过没过,我都是有准备的。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是我自己选择的热爱,如果我都不去尊重它,那么我凭什么说我爱深度报道。

但面试还是“水灵灵”地拉垮了。自我介绍磕磕绊绊,回答问题也跟脑子短路一样,完全没把自己平时想过的点阐述清楚。

深夜看到入营名单有自己的时候激动疯了

但面试的老师们都非常非常温柔,后来我也知道了,其实不是看简历多优秀,是看是否真的对新闻行业有热爱。

所以放轻松,深度营可以看到你作为“人”的存在,以及你独特的内在。松弛一点,这里不需要职场面试技巧,只需要一个真诚、爱新闻的人。


四期 深度组 韩春龙
“你被录取了。”录取当晚我激动万分。

在一个新传考研公众号看到招募信息时,才具体了解到深度营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因为之前对深度营了解并不深,一直以为是一个专业能力特别强的媒体组织,所以之前只是默默观望,把公众号当作学习的平台。随后我便一直犹豫不决,“会耽误时间吗?”“这么好的一次尝试机会要放弃吗?”挣扎着、思索着,心跳不断加速,“那就尝试一下吧。”回到寝室后,我把深度营招募的事情告诉了Z同学。在距离结束只有十多个小时的时候,我提交了。

“你过笔试了吗?" Z同学问。 

"没有," 我回答,"是不是‘寄’了啊?"

 也许吧,写的是20号面试,19号的晚上都没有收到通知,大抵是淘汰了。 

"叮咚",手机铃声响起,"恭喜你通过深度营十四期笔试……"

 "我收到了。" 我兴奋地告诉Z同学。他一边恭喜,一边落寞地嘀咕:"我还没收到……" 说完不一会儿,他也收到了。

进群之后,管理让按格式修改备注,我定睛一看,清华、人大等等一众985、211的学生,我内心有些惊恐但也很开心:“没来错‘地方’”。

面试前被告知需要做一个自我介绍,所以我就按条理将介绍分为“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和“校外实践”三个部分。面试时,因为时间原因自我介绍没能说完(小tips:简单介绍自己,突出自己的特点,让面试官了解自己即可,不需要准备太多)随后磕磕绊绊、态度认真地回答着问题……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也没什么大问题,不知道会怎么样,我就慢慢等待结果吧。

“你被录取了”,Z同学半夜12点告诉我,“什么?我被录取了,好吧,那就继续加油吧。”

在面试的时候一直想说的一句话,没机会说,那就在这儿说了:如果有机会,我愿怀揣着理想主义,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END-

十四期招募组 | 付雨洁 邹钰瑜 刘圆圆 钟   宸

整理 钟   宸

值班编辑 | 叶沛琪

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十四期招募丨快来看十四期的ta们与深度营相遇的故事!(上)

[2]十四期招募回顾 | 面试制胜策略大揭秘

[3]当女性走入工地,她们的故事在继续丨对话深大本科毕设小组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