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黄泽敏:希望变成猫,保持敏感又拥有钝感 | 记者进化论

时事   2024-12-09 10:20   云南  
四年前,《南方日报》张蜀梅记者在一次分享中提到自己在非典期间的报道故事:恐慌之余,有一批记者写好遗书赶赴现场。那个关于勇气的故事触动了台下的一位女生,她希望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帅气”的记者。在去年,黄泽敏加入了《南风窗》。
工作之初的采访体验像坐过山车,忐忑不安。黄泽敏生怕受访者拒绝接受采访。对方接受了,又担心对话过程中自己的措辞是否冒犯,或是生疏,被人盖上“不专业”的标签。慢慢地,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和她在线上聊得很开心,也有人不吝赞美,表示她成为了自己的“嘴替”。善意不断向她汇集,喜悦、满足,成就感充盈心中。
云朵之上漫步自由自在,但她不时有坠向地面的失重感,独立撰稿时便是如此。在以前,带教老师可以提供“托底的安全感”,尽管只负责稿件的一部分,但自己心是安的。独立做题后,选题方向、采访推进、写作框架……问题像潮水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压力。当她将这种困扰向其他老师倾诉后,得知每位记者都有属于当下的困境,原来自己不是“异类”。嗯,有被安慰到。
这不是一次和“成功者”的对话。从学生向职业记者的转变仅仅一年,黄泽敏仍然面临许多困惑。相比资深记者,她自嘲缺乏成熟的方法论,依旧在用“粗浅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了提升写作,她阅读大量报道,学习行文细腻、节奏灵巧的写作风格,也开始总结自己采访的“小秘籍”,追问是取得信息增量的技巧之一。在我们的对话中,“觉得”“可能”“感觉”频频出现,黄泽敏觉得自己如此“普通”,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还是挺需要学习的”。

奥地利蒂罗尔州的山区中,桐叶槭随处可见,这种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心脏地区的大树寿命长达数百年。但在长成之前,种子生根于锋利的砾石下,嫩芽上的绒毛摸索着向上的路径,生命力悠悠地穿越碎石间隙,缓慢而坚定地拓展根系,直到一天树影悄然浮现,飞鸟成为客人。

黄泽敏

代表作品:
[1]民宿被埋,游客在暴雨中遇难
[2]被圈养的中小学生,连厕所时间都快没了
[3]幼教老师和家长,被形式主义压垮

[4]“不到一米七帅也没用”,这些孩子在打生长激素‍

以下是深度训练营和黄泽敏的对话:
Q:为什么选择新闻专业?
A:最初的想法很单纯,不想学数学,感兴趣的专业里又对新闻最感兴趣。当时粗浅地了解过这份职业,很憧憬记者的工作状态:可以跟不同的人接触,了解不同的经历故事,还可以做一些对他人有帮助的、有价值的报道。所以选了新闻作为第一志愿,感觉会有更多的收获。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文字真的很有力量。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尝试触碰作者的想法及其想表达的情感,这会让我产生一种很鼓舞的感觉,那是视频无法替代的感受。对我来说,文字有独特的魅力。相同的文字,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呈现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这让我觉得很神奇。细腻的描述背后是更为庞大的想象空间,也可能是更复杂的情感层次。同样的画面,不同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又会想象出不同的画面,也可能因自身经历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感受到更细腻的情感、更强烈的冲击,或是一些视频无法给予的力量。这是文字拥有的“二次建构”的魅力。
但说实话,我未曾想过自己会以文字谋生。所以直到今天,我仍时常对自己的职业生出强烈的不配得感。工作至今,我依旧在慢慢适应我的新身份。更多时候,我想以记录者的身份,去了解这个社会,倾听不同的声音,真正踩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与他人及世界的连接。
Q:实习中锻炼到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A:采访能力。实习生通常会跟带教老师一起操作选题。因写作能力、文字风格差异等原因,自己的文字在成稿后被修改、删减的可能性很高。多学多写必然会锻炼到写作能力,但相对而言,采访能力会放在更重要的“训练位”。因为需要问出对文章有用、有价值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写作。我初次约采时,还处于经验匮乏的状态,相比新奇,内心更多是因未知而产生的不安。我会下意识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总担心哪里没有处理好,露出太多“新人破绽”而导致约采不顺。有时候也会冒出“别人都能约到采访对象,为什么我不行”这样的想法。胆怯不安的背后,是担心被盖上“不专业”的标签。
不过调整心态还是很有必要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采访很依赖他人的善意,有人接受,便有人会拒绝,都很合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继续推动选题。那就“海捞”受访者嘛,要不就换个思路、换个角度再出发。
但在采访过程中,我还是会觉得很紧张,担心提问冒犯到对方,比如与事件相关的个体经历及隐私问题。若是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一般我会采取委婉的方式追问。如果感受到对方不愿意说,即使对方没有直接表明拒绝回答,我也会尊重受访者的想法,选择不再追问。毕竟很多问题确实也是他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说的话,之后可能也不会愿意被写出来呀,那就尊重他们的想法。
Q:从带教老师带着做题到独立操作选题,体验上会有什么变化?会不适应吗?
A:一般跟带教老师合写的文章,老师会主导文章的框架跟思路,实习生作为辅助(角色),负责寻找资料与采访,之后再整理出相应的人物小传。有带教老师就好像有人设计好了房子的构造,规避了一些风险,我只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添砖加瓦。即使这块砖可能没有砌好,对方也会帮我修补润色。
独立做题什么都需要自己做,突然没有人引领,也没有被托底的安全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跟精力,也更有难度。所以一开始会很不安,在写作的很多时候会觉得好痛苦,有无数次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很适合这份职业。
那个时候也会有点迷茫。实习期间问过别的记者,他们在写稿时思路都会很顺畅吗?其他记者就告诉我,没有人是这样的,即使是工作了几年的记者,也会有觉得写作痛苦,或者出现卡文的情况,但大家也都这样写了下来。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所以也有安慰到我。

但同样的,所得所感也会很不同。跟着老师做题会更多地觉得自己像“工具人”,因为负责的工作只是文章的某一环。有时信心满满交上去的文字,最终在稿件里呈现出来的模样大不相同,或者说只用了一点点。相反,独立操作选题会有更浓烈的成就感。

Q:关注到老师的选题更偏向于关注社会困境下的个体,比如被赶走的出嫁女人“为积分入学努力的家长”“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女孩”等此类系统问题,如何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
A:多尝试不同的选题。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想写什么。但在多次实验之后,我开始了解到自己很希望关注社会中存在,但还没有被普遍报道的现象,如果能将这些话题写出来,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但这类群体通常是被隐蔽或被忽视的,发现选题就比较困难。并且他们可能丧失了话语权,或没有发声的欲望。这种时候,如何获取信任、让他们敞开心扉就很重要。刚开始接触时,可以只是用对方舒适的方式聊聊天;或适当介绍自己过往的相关报道,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图,是真的希望关心他们,而不是想吃“人血馒头”。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如隐私保护,沟通报道内容等,尊重他们讲述的内容,有选择地展示对话信息。也有可能这类群体被压抑着,一直想要有人倾听他们的声音。这个过程中,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若有必要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平等的身份相处。传递自己的善意,缓解他们的顾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故事和声音是有价值的,这样或许会让他们更愿意分享。
Q:有人讲“采访是双向的心灵疗愈”,受访者也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你怎么看?
A:会有这种情况,采访的过程像是在建立某种情感连接。
以前都说农民看天吃饭,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也经常靠他人的善意吃饭,算是另一种“看天吃饭”。有时,我会觉得记者也很“卑微”,需要求着各行各业的人接受采访,经常被拒绝,或经常遇到一些态度不友好的人,不被他人信任的状态常有。很多受访者在同意添加微信后,会设置仅聊天,将我屏蔽在“朋友圈”之外。部分受访者会很警惕,不愿意透露联系方式,只愿意在平台上用文字聊。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
但还有人会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曾经在做一个选题时,受访者跟我聊得很开心,她说(如果)我们见面的话会是很好的朋友,也很希望之后有机会见面,如果我去杭州可以找她玩。这种情况我会觉得很感恩(笑)。
受访者发帖
Q:有什么采访的“小秘籍”吗?
A:其实我也没有太多方法。有时受访者在被提问后,会回答得比较笼统。这个时候就要更具体地提问,比如说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及这个行为是如何发生的?需要不断追问,抓取更多细节。
另外对于一些对方提到的内容,需要通过多方采访来印证。例如一篇披露特训学校的稿子,采访时,我了解到受访者的精神状态可能不太稳定,担心会有一些夸大,或者说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像学校里遭受到的暴力,我就会问不同的受访者,交叉印证。他们印象中学校里环境是怎么样的?教室是什么样的?穿的校服是什么样式?每天的安排是什么?食宿怎么样?看看说法有什么异同,从而印证他们的说法是否准确。
对于无他人在场的个体经历和感受,在得到一些细节之后,如果是很重要的信息,我会在对方说完之后,重复他的回答来确认。如果他说是,那说明没有听错,也不存在口误。如果还不确定对方某个答复是否属实,我就会在几个别的问题之后,再回到这个不确定信息上,换一种表达方式,或换另一个角度询问相同的问题,反复多次问,看答案是否一致。
很多问题就是通过追问,或者说反复多次问,得到一样的答案,我才敢确定它应该是真的。
Q:独立撰稿之后,有形成固定的文风吗?如何锤炼自己的写作技能?
A:我现在说不上来有什么固定的文风,正式成为记者也就一年多,感觉还是挺需要学习的,还在积累的过程中。
学习写作可能就是需要多看,通过大量阅读,看自己偏爱哪种风格跟哪种表达方式。我会喜欢简洁、细腻的表达。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模仿,但不能过度依赖别人风格。要加入更多自己的思考,多观察一些细节,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可以多问一些细节。
最近我挺喜欢《冰点周刊》杜佳冰老师的文章。她之前写过《找到那个头破血流的年轻人》,也写过去沙漠支教的教师(《15个人的“绿洲”》)。她的文字很有画面感,而且有很多的细节,明明是一件已经过去的事情,她却像在现场一样,写正在发生的事情。
Q:上一篇稿件的写作经验对下一篇会有帮助吗?会陷入“套路写作”的困扰吗?

A:会有帮助,比如说如何分配写作和采访的时间,以及在写作过程中积累的方法跟技巧,对于下一次的写作也都是会有帮助的。但只是积累经验,不可能每次都用相同的模式来写,写作的框架也会有变化。

一些青年话题,经常会陷入“现象-原因-影响”这样套路化的模板里。困扰有时会在写稿过程中跳出来,解决的方法可能就是多看别人的文章,学习框架、写作的思路。比如在结构上创新,用倒叙、插叙等方式,打破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用更多的微小元素呈现细节,让场景更鲜活;或是从事件、人物的不同立场切入,“拼”出一个故事,从而让故事更有立体感。

我也会担心自己的思路会被别人的思路带着跑。一般我会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搞清楚要探究什么问题之后,再去看别人的文章,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去看。我更希望别人的文章只是一种辅助,而不主导我的文章与思路。像我会更多依赖采访内容,不太依赖资料,这是个人的偏好,我更喜欢稿子有更高的可读性。在我看来,生搬硬套太多复杂数据、原封不动地挪用其他资料,尽管很有价值,但会丧失一些可读性,对读者不是太友好。

Q:如何在做题过程中代入到各方的视角?

A:新闻报道应该避免“立场先行”。但在很多时候,一个选题在报题过程中就带有记者的个人判断。只是在后续的操作中不能让自己的判断在文章中过于突出,在采访过程中不断进行验证乃至修正。一些事件可能会涉及多方信源和不同立场,这种时候,可以在文章中客观呈现出多方的立场以及观点,但不做价值判断,把这个权利交给读者,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信息和各方的讲述,做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被圈养的中小学生,连厕所时间都快没了》这篇稿件,起初操作这个选题是想呈现中小学生连课余时间都被“圈养”在教室里的处境。这时候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但肯定还不够。实际上,学生、家长、教师甚至是学校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考量。所以当时就想着采访各方,让不同立场的声音在内容和结构上都达到平衡,让报道的维度更多,也更客观。虽然过程中没有联系到学校,但最后找到了律师,用他的声音了解学校的立场,也让其作为中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估。
稿子发表后,一条评论讲“报道的是被忽视却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同时兼顾了师生双方的角度”。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会认为兼顾到了他们的立场,记者的立场则藏在这些文字的后头。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达到了报道目的:不是让某一方来背锅,而是指向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Q:在今天,深度报道的价值是什么?
A:深度报道可以填补一些快餐式的新闻,为我们提供更加完整深入的视角。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解释,社会事件背后的动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遭遇类似情况的人,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且我觉得报道还是需要具体,需要关注人。虽然我们有的时候是因为某一个事件出发报道,但还是要深入到个体的故事,看他们的心理状态、情感变化,以及困境与挣扎,而不只停留在表面。个体的困境也可能是社会结构问题的缩影。很多时候说小切口讲大故事,其实就是通过个体的故事反映整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揭示社会结构的问题。
有时我也会觉得很无力,这是常有的状态。很多时候稿子写出来就像石沉大海。发现我的报道可能无法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或是根本没多少人关注的时候,无力感会一点点积累。后来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受到启发:想太多反而会被绊住手脚,不能一味地追求即时“变化”。现在只要有一个受访者觉得“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一些人因此受到触动,我就会认为,或许这种记录有价值,或许是改变的“开端”,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种驱动力。如果受访者觉得对他有帮助,我就已经知足了(笑)。
受访者聊天记录
Q:有很遗憾的稿件吗? 
A:之前我写过一篇麻醉医生的稿子(《“打一针就好”?不,他们经常猝死》)。当时受访者跟我提到,我国使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制度,医疗花费整体偏低。对医生来说,可能面临做的手术越来越多,但每台手术的费用都超过了医院的可用数值,扣的钱反而越来越多,待遇变得更差。
我本来想把这个细节写进去,但因为解释起来很复杂,加上自己了解得也不是特别详细,就舍弃掉了这部分。然而文章发了之后,评论区有人提到医生的工资为什么会越来越低这样的疑惑,就想到自己把它阉割掉了,觉得很后悔。所以在后来的写作中,我会提前明确素材的优先级,先将内容分层,对“必要素材”进行标注,这样就不会在后来的取舍阶段将其省略。
Q:如果可以变成动物,觉得自己会是什么?

A:可能跟我不是很像,但我希望能变成猫。

我很喜欢猫,猫在生活中可以很敏感,也可以保持钝感。它可以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动静,比我们人类敏感多了,但它又在一些事情上保持钝感。

这种想法算是对不想内耗的映射。我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太够,每次稿子写得比较久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焦虑,觉得是不是因为我现在的能力不太行?能力不够,所以稿子才会写这么久。如果是经验更丰富的记者,可能就会写得更快,切入角度也比我更好,而且他们是怎么想到这样的角度的呀?

哎,觉得他们很厉害,但我却就是这么普通,只能说慢慢学习。

小猫“布软”(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Q:会在某一瞬间想“我居然真的成为记者了”吗?

A: 有时候会有,尤其是在带实习生的时候。发现在这种时刻,自己会没那么焦虑,可能是因为实习生会有问题来问我,我承担了我的带教老师以前所承担的责任:之前总觉得带教老师会为我托底,给我提供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带着实习生写稿时,我对于稿子就会考虑得更多。我希望实习生问的问题我都能解决,也希望能给他们安全感。

我目前带过六七次实习生,不算很多。有一次实习生的采访我没有完全参与,当她跟我说采访到什么内容的时候,我有向她追问一个细节,她说没有问。我就给她提供了一下我的思路,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这样子补充问一个问题,她就有说学到了。

像这种很简单的点,我就会觉得对我的实习生来讲,喔,我好像有一点点用处。

Q:对于新闻专业的同学,如何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记者的转变?

A:多实习,多积累经验。去接触不同类型的媒体,了解以及尝试不同的报道形式,在实习过程中学习真正关于职业的经验,之后才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领域,或者说适合什么样的领域。我觉得兴趣和适合很重要,如果不感兴趣或者不太适合的话,这份工作做起来就会很痛苦,很难持久。

多尝试,不要害怕。无论是在媒体方面受挫,还是在采访的过程中被受访者拒绝,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图片源自受访者

-END-
记者节统筹 | 肖林蕊 刘俐杉 木雨杏 温泓烨
系列统筹 | 刘俐杉 肖林蕊
作者 | 马   
编辑 |    
值班编辑 | 伍颖欣
运营统筹 |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后浪研究所杨小彤:追寻旷野中的年轻人 | 写作者手记

[2]解困 X 李彤:寻找接住抑郁青少年的港湾

[3]虚拟实习训练题:误购毒鸡蛋害死全家?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