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选择从“写作者”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写作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一起摘葡萄的工友
在体验不同类型的工作时,姜婉茹常常认为自己的身份是“旅行者”,她总是“很渴望去了解其他人,体验别人的生活”。然而,想要从零开始体验一份职业并不容易。比如,想成为导游,她得先参与面试,从基层员工开始做起。每天都带旅行团去一样的地方,说一样的话,这样重复的工作内容让她难以接受。
能够一直在路上“旅行”,收获不同的生命体验,了解不同的人,这是姜婉茹勾勒出的理想生活图景。那么,哪一份工作可以同时满足这些?“作者”进入了她的视野。
写了三年后,姜婉茹发现这份工作在大方向上满足了自己的期待。当然,缺点是有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伏案,“在路上”的时间也比预想的要少。但这次,她还想在这个行业深耕,并且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高期待。
在极昼工作室,作者并不会像在传统媒体一样区分条线。这正是姜婉茹看中的,她评价自己是不太挑题的人,希望保留写作更多的可能性。她写过俄乌冲突中,中国留学生如何逃离战火中心;也关注科技的发展,记录人类画师与AI的对抗,讲述一位19岁的女孩如何把AI当做自己的妈妈;她关心陕西农村老人被光伏项目困住的晚年,也在意一个东北青年如何把生鲜超市的海报做成艺术品……她还写过很多个体的故事,和故事主人公的每一次交流于她而言都是一次“旅行”,她认为,“不是位置移动才叫旅行,哪怕是打电话,我也在别人的故事和内心里旅行”。
姜婉茹对自己尚不了解的领域感兴趣,“门外汉”的好奇心是她写作的推动力之一。2023年初,ChatGPT爆火,面对一跃而起、新兴而强大的大模型,人们众说纷纭。它的未来发展如何,会带来哪些问题,又会与人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没有人能给出定论。为此,姜婉茹从零开始学习,找行业内的朋友给自己“扫盲”,阅读《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了解行业的发展史,大范围地和自然语言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创业者、深度使用者等交流。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她仍然愿意尝试这样的挑战。她以自己深度使用ChatGPT的感受为线索,将文章重心放在对“人与机器关系”的讨论上,写出了《和ChatGPT的22天亲密接触》。
“拍视频”是姜婉茹更早接触、更熟悉的记录方式。她曾在《南方都市报》做过视频记者,当初进入极昼工作室时,她只写过两篇非虚构类型的稿件。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愿意从头教她的编辑。编辑会单独给她上课,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引导她从小选题、口述形式的稿件写起,兼顾视频拍摄和稿件写作。
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影像创作时形成的习惯有时候会成为一种阻碍。用视觉表达的时候,要把理解、感受的权利交给读者或者观众,如果影像语言足够好,创作者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的。顺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写作,姜婉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写作只呈现事实,而逃避给读者提供一些理解的角度、脉络或表达自己的认知,她坦言,当初写出的部分稿件让编辑摸不着头脑,编辑总评价说“看不到逻辑与作者自己的视角”。
在写《一个拼酒主播的突然死亡》时,她扎扎实实地改了5稿。受影像思维的影响,除了事实性内容,她不敢将自己的判断或主观观察写成陈述句,不敢写自己的表达。她完全陷进30万字的素材海洋里,反复回看素材,确认自己写的内容是否和原句有差别。编辑给出了改动的线索之后,她才有了“顿悟时刻”,体会到“在写作里可以是自由的”,从素材中跳出来,书写了自己视角下所理解的故事,“好像突然解放了的那种感觉”。她意识到,写作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在主观上追求一个客观表述。
但视觉化表达的思维方式带来的不全是阻碍,还有思考选题的新视角。《山火在25万人的城外燃烧》是她做出的一次尝试。高温天气下,频发的山火被反复讨论,她渴望在这样的“旧选题”里找到一点突破、创造的可能。
一个极具张力的画面进入她的脑海:赤水有很多竹子,山上的竹林是翠绿的一片,而赤水又带着红色的意象,山火也是红色的。
“翠绿”和“火红”的强烈冲突恰如人和山火的关系。为了抵御火灾,生活在贵州省赤水市的人们做了什么?她对着赤水的地图,和20多个住在赤水的人聊天,了解每个人在城市里的位置,日常生活的动向,观察他离山火、水源分别有多远。
她希望这篇稿件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俯瞰图,通过文字“望下去”,能看到一个城市里面各个点位的人在做什么,让没有经历过山火的人在读完之后能对山火有更好的认识。这也是选题公共性的一部分。
进行写作时,文字表达给她带来了“爽感”。她觉得,区别于直观刻画场景、人物、氛围的影像语言,文字语言是自己思考的载体,是重要、便捷的。她说:“以前视觉上表达不清楚的东西,在文字叙事里多琢磨一下,可能就想通了。”
文字、影像都只是表达的形式,姜婉茹不执着于区分二者的不同,而更关注它们“为了记录”的内核,想把它们结合起来。
她是拍视频的熟练工,很多工作靠肌肉记忆就可以完成。但加入文字写作后,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她常常手忙脚乱,感觉“两种语言在相互打架”。普通人面对镜头可能会有些惧怕,姜婉茹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和拍摄对象聊天,让他放松下来。而闲聊中又要避开关键问题,因为要把拍摄对象真实的、带有思考的回答留到视频中。
到了适合深入交流的氛围,是要继续聊,挖掘更多信息,还是把这个场景用影像记录下来?要拍摄的话,是拍成视频用于剪辑,还是拍成照片,只记录下一个重要瞬间?纠结的过程中,她可能已经错过了很多。
语言是思考的工具,她期待着能度过当下的“磨合期”,纯熟地运用两种语言,让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激发,让她能从不同视角去重复思考一个人、一件事,得到更全面的认知。
姜婉茹认为自己对“故事”更敏感,最初尝试文字写作的时候,也是从自述体开始写起,讲述一个人的经历和思考。相比综述类稿件,自述体只需要呈现故事主角的单一视角,写起来相对容易,和讲述者的关系也更亲近。能不能写得扎实、写得深,考验的是交流双方是否足够信任彼此。她最少会和讲述者聊四个小时,有时候能聊到八个小时,在他人的记忆里尽情漫游。
第一次进入赛格广场,姜婉茹守在电梯口,犹豫地看着忙碌的大妈,不知道谁能有空愿意和她聊一聊,直到听到谢明霞爽朗、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她上去拦住谢明霞,成了她的帮手。作为一个“跑楼新人”,她和大妈们聊天,吐槽“自己送餐时经常找不到正确的门牌号”“才送了一个下午就浑身疼”。相同的感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妈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分享了送餐时为了多争一单而扭打在一起的冲突、抢单的“套路”,以及即便已到高龄仍然在做这份辛苦活的原因。
捕捉到的“超现实”画面
运营总监丨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差评张峰:人物特稿记者如何转型财经作者?| 写作者手记
[2]正面连接罗镇昊:五线摇滚青年的写作之路 | 写作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