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延君:如何将泛财经报道写得既专业又有趣? | 记者手记·财经

时事   2024-11-13 10:20   广东  

“当记者能接触好多不一样的人和事,而且很有正义感。”怀抱着这样天真的想法,马延君同很多新闻系的学生一样,从《看见》出发,凭着一腔热诚踏入了新闻行业。不会列采访提纲,她对着带教的提纲照猫画虎;电话采访被拒,她去线下“堵人”;受访者抱有敌意,她会递上小纸条再次说明请求……她像个愣头青一样,在新闻现场摸爬滚打。从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的线索追踪,到云南儿童被拐未遂事件的深度报道,再到“福景001”轮沉没的事故调查,马延君先后在真实故事计划、新京报剥洋葱、三联生活周刊工作,多篇社会报道阅读量达10w+。
从业第四年,她加入每日人物,将视角从社会报道转向泛财经领域,开始关注商业世界里沉浮的个体命运。她关心着鹤岗停止供暖风波后的外来者生活,觉察着万达广场大甩卖背后王健林商业帝国的衰落,好奇着“杀不死的石家庄人”如何摇滚……在她看来,这次接受深度营的访谈,也是对她过去的一个复盘,“如果能有一点经验稍微帮助到别人的话就更好了。”
我们跟这位在新闻行业“两年遇到一小坎,五年遇到一大坎”的记者聊了聊她在每日人物操作泛财经报道的故事。以下,是深度营和马延君的对话:
马延君

代表作品:

[1]《困在零下30度里的鹤岗买房人》

[2]《大厂回流五环内》

[3]《石家庄无法彻底摇滚》

[4]《网红糕点“虎头局”,蛇尾收场》

Q:您觉得什么样的事件能够成为泛财经选题?

A:第一,提供新的信息增量。为什么大家喜欢看红星新闻、上游新闻的很多短讯、快讯?因为它们提供了新的信息增量。第二,提供新的认知或者新的角度。像每日人物的很多深度稿,就是提供新的认知。二者有其一就能成为一个选题,全都没有这篇稿件就是用来凑数的。

在每日人物判断选题最基础也是最特别的一点,就是要与人相关。以我做《困在零下30度里的鹤岗买房人》为例,编辑当时看到有一篇报道说鹤岗停止供暖了,考虑到鹤岗比哈尔滨更冷,如果冬天停止供暖,那逃到那里的年轻人的生活秩序会不会崩塌。尽管最后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消息是误传,没以这个切入点成文,但是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还是与人相关。

Q:当您实地发现预设不成立后,您是如何重新确立选题方向的?比如您前文提到的《困在零下30度里的鹤岗买房人》

A:我到鹤岗之后发现实地情况与网上描述出入很大,除了房价较低,它跟国内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太大区别。外来者对于鹤岗的影响其实很小,本地居民也不认为有一堆人涌入了鹤岗,所以当时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困顿的阶段。

鹤岗

后来我就打算去尽量多采访一些从外地到鹤岗生活的年轻人,和他们聊聊这场风波前后的生活。刚开始也并没有说一定要写一名女性,是我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来鹤岗的女孩,就是文中的主线人物安琪。

在与安琪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都是来鹤岗的年轻人,女性要面对的问题跟男性还是不一样。当时特别触动我的一点是她说自己逃到鹤岗是因为不想结婚。安琪不明白,为什么在父母眼里结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相亲遇到一个跟自己经济条件相差不大的男人就可以结婚了。在她的意识里,还没想好结婚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会很担心,万一这个人对自己不好,那该怎么办?

我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女性特有的需要面对的困境,包括她讲到当时疫情暴发没有办法买到卫生巾的处境,我很能感同身受。疫情刚放开的那段时间,我在成都出差,突然在酒店阳了,买不到药品和体温计,想点外卖吃一口热面,两个小时没有骑手接单,最后店家给我取消了。但那毕竟是在成都,我当时下楼去超市买到了一碗泡面。

在这个大城市里,我总归会有一些安全感,但在鹤岗不一样,尤其是这种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我哪怕是一个人在成都出差,都比我一个人在鹤岗有个家更有安全感。所以那篇文章我并没有特别强调在鹤岗买房的女性,但是有很多是基于女性视角的独特体验。

Q:在每日人物,编辑部内部是如何评估选题的价值?
A:首先,最基本的是选题的公共价值。即这个话题是不是大家所关注的,与每个人可能都相关的。
其次,是选题的延伸度如何。以“北京租房价格下降”这个话题为例。在泛财经领域,我们首先会思考,为什么租房价格下降?是否与北京房价下降有关?或是北京的人口流入减少了?因为每年毕业季会有很多学生涌入北京,房价一般会上涨,但为什么今年反而下降了?是不是离开北京的人变多了,导致房屋空置率上升,然后租房价格下降?
更专业一点的财经报道会关注,对自如租房(提供房屋托管代理服务的租房品牌)经营造成哪些影响?之前暴雷的蛋壳公寓(专注于长租公寓的租房品牌)以及北京现在市场占比较大的相寓(我爱我家集团旗下的房屋资产管理品牌),这类租房企业的发展与租房价格下降是否相关,会带来什么影响?再延伸到人,租房价格下降对房屋中介会有什么影响?对房东的收入又会有什么影响?租房的人会不会从城郊搬到城里?住在燕郊、极端通勤的上班族会不会往城区搬?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是延伸度比较高的,所以就可以做。但有时候我们出于话题有趣或新奇,也会做一些延伸度比较低的小稿件。
最后,看是否有足够精准的切入口。回到“北京租房价格下降”这个话题,如果选房东和租客的视角切入,会比较贴近人的生活,但也比较普遍。而将自如的发展作为切入口会更偏商业化。若以极端通勤的上班族作为切入口,就需要判断是否具有普遍性。
Q:您寻找泛财经选题一般有什么渠道?
A:泛财经的选题好找也难找。好找在于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你接触到的每一个商业体、你穿的衣服、用的彩妆,都可以归为泛财经类别。难找在于泛财经领域的媒体很多,只要出现一个消息,所有的媒体都在跟进。尽管每个媒体账号会有不同的风格和写作类型,但归根结底写的是同一个东西,在这当中要找一个独特的选题很难。
我寻找选题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平时多上网,包括但不限于微博、豆瓣、小红书、朋友圈和传统的门户新闻网站。我们之前写《万达广场大甩卖,王健林会一无所有吗?》,选题就是编辑从网上一个很短的信息中发现的。一般提到万达,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万达广场,它几乎是每一个城市的中心体。曾经有很多三四线城市都想招商引资建立一个万达广场,再以此为中心建立新的核心商业区。但到了现在,王健林要一步一步卖掉万达广场,也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以及他商业布局的一种转变。
第二,多接触线下。日常的线下生活中也可以关注一些问题,比如我的同事线下去逛盒马超市时看到全场降价的标签,再联想到它之前是会员制,那盒马降价对会员会有什么影响吗?这其实也是一个小讯息,但后来我们做了一个独家报道。
第三,要与人多交流沟通。记者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是要不停地跟别人交流。网上浏览到的信息几乎大部分都是二手信息,反而是通过跟不同的人交流获得的才是一手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敏锐一点,把握住一个很小的点,可能就是一个新的课题。
所以,如果要做泛财经报道的话,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原生选题的能力。不同于社会新闻的事件先行,泛财经领域一个东西已经被很多人写过了,能挖掘到特殊的故事当然是最好,但这也很难。
Q:您觉得泛财经报道的难点在哪?
A:我觉得有一个点比较难把握。相较于社会新闻通常以事件为核心展开报道,泛财经报道则更多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或独特事件,你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但这都源于你对现象本身有丰富的想象,你才会想要深入挖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需要与采访对象多深入交流,不断修正最初的想法。
以我在鹤岗的采访经历为例,当时我到鹤岗要做两个选题:一是到鹤岗买房的年轻人,二是鹤岗的高端咖啡馆。做咖啡馆的选题时,编辑当时初步设定的报道方向是“人在鹤岗,心在北上广”。但在与咖啡馆老板深入交流后,我发现这一预设并不准确。留在鹤岗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普遍认为北上广的生活更为优越,而是希望在鹤岗也能享受到与北上广同样新奇、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因此,报道角度可以灵活调整。例如,聚焦于高端咖啡馆的经营之道,探讨其如何在鹤岗这样的城市环境中立足,以及所面临的竞争与挑战。这样的选题同样符合泛财经报道的特点,于是我后来就写了这篇《鹤岗隐形的30万年轻人,卷起了咖啡》
Q:在您看来,怎样才算有深度的泛财经报道?
A:最根本的是要有公共价值、社会意义。首先这个题的承载量要广,以及它真的会带来广泛的影响。万达出售广场的新闻为例,我们可以做一个简讯来报道万达出售了哪些广场?为什么要出售?王健林遇到了什么问题?做到这个程度,它还不能算是深度报道,只是普遍文章会操作的方向。如果你要更深一步,就应该像南方周末的前评论记者马江博分析的那样,从整个房地产的产业上来讨论这个事情,包括涉及到的政策变化,时代变迁。我认为要真正探究到根源才叫深度,而非文章字数长、情感多就可以叫做深度。
在做题之前,我会对文章的深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比如健身房的女教练这一篇,我不需要做太深度的东西,因为这个题承载不了很深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由它延伸到女性主义也没有必要,它就是一个很轻松的、让我们耳目一新的题。像大厂搬迁、石家庄摇滚这一类的题,光是想想就知道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它应该会比较有深度

Q:您觉得约访需要注意什么?
A:我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之前在小红书我刷到了虎头局员工吐槽公司要倒闭的帖子,就报题准备开始采访。我几乎在所有社交软件上都找了员工,但回复我的人很少,愿意跟我聊的就更少,前期没获得什么有效信息。后来,编辑给我介绍了她在脉脉(一款移动端的人脉社交应用)上随手发信息问的一个人,这个人的职级竟然还处于虎头局比较高层的位置,她说她很愿意讲述。
我当时很震惊,为什么一个要倒闭的公司,还有高层愿意主动接受采访。我们聊完之后才知道,她算是跟随虎头局从高点到低点这个历程的人,对公司是有感情的。她觉得现在的某些报道太奇怪了,作为一个曾经陪伴虎头局走过这么一段历程的人,她想站出来跟大家说一下为什么会倒闭。这个想法很正常,人都有倾诉欲,对她而言接受采访也是一种总结和复盘。
这件事情之后,我觉得约访就是放轻松随便发,总会有有缘人回答你,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可能出于善良,有的有自己的诉求,你聊开了都能知道。
还有一点很重要,把约访当成一项任务来做会轻松很多。比如今天这半小时,目标就是给十个人发私信,简明扼要写清楚约访稿发送,发完就不要再纠结他是否愿意接受采访,直到有人回复。这半小时的工作结束后,可以休息一下。如果没有人回复,过半个小时,再发十个私信试试。
至于约访稿长短这个问题,真的很看机缘,可能一两句话就会打动受访者,让对方同意。但我觉得简明扼要,写清楚自己核心想表达的东西就好。
Q:如果想把文章做得有深度,您觉得哪些人是必须要采访的?
A:以虎头局倒闭这篇文章为例,首选当然是虎头局的创始人,其次是围绕在她周围的高层核心人员和她的投资人,再者是事件核心方。假设一个公司裁员了,被裁者是最愿意讲述的。如果能更进一步找到HR(人事),可以从他的角度去还原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能找到决策者,谁发布了裁员的命令?为什么要裁员?那这是最突破、最核心的。这就像一个石头投进了湖里,你要去找的肯定是这个石头,然后是最近的一圈波纹,随着波纹越来越浅,它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小,你可能就不需要采访了。
Q:那您在采访上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A: 很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在采访时不要给自己预设很大的心理障碍。如果你真的说了他不愿意听的话,他会制止你,或者就算不愿意听又怎么样?他既然接受了你的采访,有一两句不爱听的话很正常。
我之前采访很担心让对方感觉不舒服,但跟一位记者聊完后对我改变很大。当时我们第一次见面完全不熟,他就主动问我父母的工作,以及我和父母的关系。他问我,我就答了,完全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因为我们之间是有交互的,大家就像唠家常一样很自然地交流。可能像我这种稍微内向敏感一点的人会有一些心理博弈,我怕冒犯你,你怕耽误我,但其实双方都不会介意这件事情,就是完全在采访的时候忘掉这些担心。
而且我感觉现在的大环境塑造得人太容易对他人表达抱歉。人与人的交往可以轻松一点,少些不必要的担心。就像我今天去买玉米,我正在那挑,旁边的大姐刚挑完一袋,她就直接指挥我说:“你拿这袋,这袋比较嫩,那袋太老了。”我觉得有边界感是好事,但是人和人交往中太有边界感,往往就会错失一些很真心的地方。
我在新京报的时候,编辑老师讲过一段故事,说有位记者跑突发,人家的儿子刚从楼上跳下去,她能立刻冲到房间敲门问,你儿子为什么跳楼?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可能很多记者都需要学习一点,想要做得长久,就要有发问的勇气以及无所谓的心态。
Q:您过往稿件中使用的直接引语非常精彩,您在采访的时候会更关注受访者的内心情感吗?
A:我会很关注,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在做记者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同行,发现像我这类比较敏感的人,更容易把握住受访者的情感和状态,或者说更有兴趣去探讨这些东西。像一些逻辑性更强的记者,他们则更擅长环环相扣地讲清楚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鹤岗安家的年轻人这篇为例,当时,我跟文中的主人公安琪约在咖啡馆见面,她坐下来,我通过她的眼神能感觉到她对我有一点防备,但并不抵触。开始聊了之后,我们之间有一个瞬间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问到她家是郑州的,怎么没有留在本地发展,反而到鹤岗来买房?她就说,郑州房价一两万一平,而且全都他妈的是烂尾的。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敲了敲桌子,情绪是有点想笑,又有点激动的,而且她原话就有“他妈的”这三个字。经过这番对话,我们当时哈哈大笑,在那一瞬间,就感觉人和人之间一下子贴近了,有时候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原因。后来我在成稿的时候把这三个字写了上去又删掉了,但我觉得这很能体现她当时比较戏谑的、自嘲的一种状态。
Q:当受访者表现出抵触情绪的时候,您通常是怎么应对的?
A:我在新京报的时候,大多数报道与恶性事件有关,受访者都对我很防备,当时也没有经验,我就像个愣头青去硬问。人家把我推开了,我就在后面跟着。挂断了我的电话,我就想办法去线下堵他。
但其实每个记者都会有打退堂鼓的时刻,首先要在自己这一层就否决掉这种想法,除非存在很大问题不能继续采访,很多时候真的是想多了。要记住记者是冲在第一线的,不能往后退,凡事都往后退,退着退着就不知道退到哪里去了。
其次,我觉得记者要有更进一步的思维。再进一步争取,再突破一点防线,再大胆一点。每日人物的编辑曾经对我说过,你觉得不深入你就使劲问,实在不行你跟他吵一架。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一步步拉近的,不要害怕冲突,也不要害怕拒绝。

Q:您通常是怎么收集和处理素材的?

A:我最开始是先听录音,但后来有编辑提醒我,你跟受访者交流时,没有听到的信息,要么是你没认真听,要么是这个信息不重要。后来我就很少再去逐字看录音稿。我认为素材的归类大致有以下三步:

首先,在采访时要全神贯注,不停追问分析,受访者给的这些素材中,哪些是重要的、有用的,然后在脑海里进行分类。

具体到采访结束后,跟编辑交流的过程中,编辑会和记者一起把素材进行大致分类,帮助记者充盈一下素材库。比如我们做地产的选题,这里建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编辑就联想到其他地方也建了同样级别的酒店,是不是当时有政策支持?我拿着这个线索再去网上查,就会发现可能某段时间内,各地都在招商引资,或者各地文旅局都在比拼酒店星级,这背后是有政策支持的,素材就更丰富了。

在写作这一步,我会先列一个框架,把相同的素材放到同一个部分里,再组成结构。但我觉得这步对逻辑性的要求非常严。因为我之前是一个逻辑比较弱的人,刚到新京报工作的时候,编辑看完成稿经常说我的稿件逻辑连不上,后来我就着重去训练写作的逻辑。

Q:作为记者,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信源呢?

A:信源的多方交叉核实很重要,还是以公司裁员这个话题为例,假设被裁员的人表示自己遭受了多么不公平的待遇,他有可能是在夸大,或是想要得到一些东西。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甚至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夸大了,他只是觉得很委屈。如果他说自己听说这个公司出了什么问题,你也需要跟其他人的说法进行交叉核实,去验证他说的是否属实。比如同样被裁员的人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HR这一方的说法是怎么样的?

做新闻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觉得某个人真的是弱势方。我们心里可能会觉得公司肯定更强势,被裁掉的员工更弱势,但在操作选题的时候,他们都是有可能说出一些不真实的信源或者是需要你再去印证的事实。

Q:您是如何训练写作逻辑的呢?

A:其实就是看电影、看特稿。好的电影是多线叙事,会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非常精彩。我最开始看的是一些叙事非常简单、粗糙的国产电影,一个故事的逻辑是什么?如何开场?怎么高潮?用什么结尾?会不会反转?这样一个线条跟一篇稿子的逻辑很相似,很符合我初级阶段的训练需要。后期我会去看更复杂的多线叙事的电影,也更懂得在什么时间点插入素材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感受,这都是共通的。

我早期比较努力学习写作逻辑的时候,也会把特稿打印出来,在旁边标注第一部分写什么,第二部分写什么,这样就会发现文章的线索埋得非常草蛇灰线。它是单拎一个阶段出来,把所有可用的素材放到里面,下一阶段看似跳到完全不相关的地方,但你会发现中间是有暗线连着的,而不是简单根据事件的开始、高潮、结束来发展。

Q:在写作时,您一般如何平衡深度所带来的专业性与日常生活中的贴近性?

A:泛财经领域的报道,一类是非常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把信息传递出来的文章,像上文提到的马江博,他会写到政策影响这类很深度的东西。另一类是像兽爷的文章,把房地产故事写得像小说一样传奇,非常的生动形象。每日人物是取一个中间值,要把事情写清楚,也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

通常的做法是你先与人交流,从对话中挖掘一个故事写出来,接着去探讨故事背后的真正原因,再写一段故事,再去揭示更深层次的原因,层层递进。但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现要做的准备很多。首先你需要先对整个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包括可能的原因与事件类型,然后你再带着预设去采访,如果受访者的说法与你的预设不同,你需要根据他们的反馈调整思路,提炼出新的经验。最重要的还是不断去采访,不断去调整。

Q:您觉得复盘对于记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觉得做记者会复盘很重要,成长就是需要你不断去复盘自己的失误与缺陷。在每日人物,选题会有两个环节:一是报新的选题,二是复盘上周的稿件。我记得有一次选题会上有一篇稿件是《合生汇,怎么就成了北京商场顶流》,我们当时都觉得这篇稿件很不错,但是编辑认为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她了解到合生汇商场的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是公务员,因为很多公务员会分房在百子湾区域,就围绕着合生汇。公务员属于比较稳定,又比较有闲的群体,所以才会成为合生汇商场以及其中母婴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

我当时听了茅塞顿开,确实应该看商场周围的客群是处于社会哪一个层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补充。我们总说做题做题,有时候我觉得记者过于学生心态,尤其是新入行的记者。我们离商业很远,在企业工作的人,凡事以利益为导向,但我们是以公共价值为导向,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天真,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我会提醒自己,之后遇到类似的稿件,要跟不同层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聊,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而不是只跟经常接触到的学生,或者普通消费者去聊。没有身份这个区别的话,很难聊出来层次。

以大悦城商场的选题为例,为什么朝阳大悦城一楼中庭会有很多动漫二次元的东西,二次元文化并非最近才流行,但谷子(二次元IP的周边)被炒到天价的事情最近越来越多。这对于商场来说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变化,要抓住这个核心点,要么是比较独特的最新动态,要么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就像前文举例的公务员,而非商场的动线设计、引进的商户等这种很普遍的点。

Q:您通常是怎么复盘的呢?

A:通常,我会先在脑海里回想一下稿子的缺憾。以鹤岗咖啡店这篇稿子为例,我是看到9.9元低价咖啡的事情才想起这篇稿子。当时我的重点在咖啡店与鹤岗这座城市、这里的年轻人的碰撞,忽略了咖啡赛道与鹤岗之间的关系。我应该再详细地解释一下,为什么大量咖啡连锁店在做9.9元低价,鹤岗反而有高端咖啡出现。这个视角更偏财经向,尽管有些偏离原来的故事,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补充。

有时我也会去看类似的文章怎么写的,别的记者提到了哪些关键词?我再做同类报道时,有哪些可以拓展的思路和借鉴的经验。

如果我觉得是特别大的问题,绝对不可以在下次报道中产生的,我会一条一条地记到备忘录里。

*图片源自受访者


-END-

记者节统筹 | 肖林蕊 刘俐杉 木雨杏 温泓烨

系列统筹 | 刘俐杉 肖林蕊
作者 | 温   馨
编辑 | 付雨洁
值班编辑 | 许玉珍
运营统筹 |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红星新闻刘木木:我希望呈现直中靶心的事实 | 记者手记

[2]《中国慈善家》主笔温如军:在现场的都是调查记者 | 记者手记
[3]对话黄河:“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说得精彩”是我做财经记者的标准|记者手记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