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不玩抽象,就不配网上冲浪?原来“搞抽象的”可以这样翻译...

教育   2024-11-15 20:00   北京  
“你别太抽象了!”
当这个表述出现在传统媒体的报道标题上,你就知道,“抽象”这个网络概念,不仅从线上蔓延到线下,更有着成为2024年度关键词的潜质。
人可以搞抽象——歌手韦礼安在《披荆斩棘4》中从最佳作曲人进化为“抽象派代表人物”,指的是他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逐渐放飞自我,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其跳脱表现,形成一种反差感。

(图源 网络)
城市亦可展现抽象之美——《公厕办画展、山里玩电梯,成都你别太抽象了!》,这一标题源自《南方周末》的一篇特写。若成都对此不以为意,它亦可被誉为意外之喜的“抽象之都”(并无贬低之意)。
实际上,除了在成都太古里的“艺术公厕”举办展览外,还因为一首说唱歌曲中的歌词“我要diss你”“我要迪士尼”谐音相似,成都居民甚至将一处小型的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区改造成了“成都迪士尼”。“以趣味化解日常的乏味”,这是上述公厕展览所采用的宣传标语。用“趣味”来“化解”那些“乏味”,这正是从“荒诞不经”“恶搞”“迷惑行为”到“抽象”以及一系列网络潮流的核心所在。
(图源 网络)
“抽象”这一概念最初源自于网络直播领域。在2015年,一个被称为“游戏直播大爆发”的时期,知名游戏主播李赣与孙笑川等创立了“抽象工作室”。以李赣常挂在嘴边的“真是太抽象了!”为标志,一系列幽默的“黑话”、表情包和颜文字被粉丝们广泛传播,逐渐演变成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

“抽象黑话”的形成多种多样,有的源自地方方言——例如“带哥”(意为大哥)、“gck”(意为滚出克)、“gkd”(意为搞快点),这些都源自四川方言;
有的则来自拆字游戏——比如将“好吧”写作“女子口巴”;
还有的来自外文字符的替代——例如用西班牙文的“¿”来代替普通问号;
当然,也包括直接使用Emoji表情符号等。

在直播文化盛行的时代,被昵称为“李老八”的李赣和被称为“带带大师兄”的孙笑川,在直播中使用这些“黑话”与粉丝互动,进行激烈的言语交锋和相互嘲讽,“抽象”在那时通常带有负面含义。
然而,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信息碎片化趋势明显,从B站的鬼畜视频到丁真的二次创作,从“药水哥”到马保国,再到如今的“××文学”以及“晚学”(调侃网红晚晚)、“冰学”(调侃作家大冰)、“珂学”(调侃明星叶珂)等“×学”,“抽象”的含义变得更加广泛和多元化。

(图源 网络)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让抽象文化持续出圈,热度增加。上面所说的“成都迪士尼”,就是其中之一。
事情的开端源于:今年初,说唱艺人诺米在一次音乐节目的初选中被刷下,随后创作了一首歌曲来调侃评委谢帝。歌曲里反复出现的“diss你”一词,听上去酷似“迪士尼”,从而引发了一个网络梗(meme)的流行。
因此,在清明节假期,网友们纷纷前往这首歌曲MV的拍摄地点——玉林七巷的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区,模仿诺米坐在健身器材上,边唱歌边拍照留念。

(图源 网络)
这个小地方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成都人专属的迪士尼”,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媒介景点”。当地还特意设置了“成都迪士尼入口”的指示牌,有志愿者负责维护秩序,热心的“NPC”为不明就里的游客解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有“白雪公主”担任迎宾,整个活动宛如一场行为艺术、一场狂欢。有媒体人士评论道,“太抽象了”

难以理解吗?没有意义吗?这正是其独特之处。

(图源 网络)
有评论文章分析,单纯的谐音梗本身并不具备太多解释的空间,但人们在玩梗和接梗的过程中却不同:这是一种基于共同认知的、赋予和解读意义的行为,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在这里参与这场在他人看来或许荒谬的游戏,获得快乐——或者说情感价值——这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图源 网络)

在网络文化中,“搞抽象的”这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那些难以捉摸、不按常规出牌的行为或思考方式。这个表达源自于一种互联网亚文化,特别是与一些游戏主播的口头禅和直播风格有关,他们通过荒谬和不合逻辑的语言及行为来吸引观众,这种风格被称为“抽象”。


一张图直观感受“抽象教父”陶喆的魔力

↓↓↓


小红书截图,仅作学习分享


抽象文化的核心


抽象文化的核心在于它的反传统、反规则、注重个性表达的特点。它通过戏谑、解构严肃话题,甚至通过网络暴力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尤其流行。抽象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包括使用特定的梗、表情包、热词等,这些都是网络用户用来表达情绪、态度和身份的一种方式。


英文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要表达“搞抽象的”这个概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个词汇涉及到网络亚文化和特定的行为特征,所以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英文短语。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英文表达来近似地描述这种行为:


"Being abstract" - 直接翻译,表示行为或思考方式的抽象性。


"Engaging in absurdity" - 表示参与荒谬或无意义的行为。


"Making nonsensical jokes" - 制造无意义的玩笑。


"Playing with absurdity" - 玩弄荒诞。


"Indulging in surreal humor" - 沉迷于超现实幽默。


"Participating in avant-garde expressions" - 参与前卫的表达方式。


"Dabbling in the absurd" - 涉猎荒诞之事。


更口语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包括:


"Going all abstract" - 表示开始做一些抽象或难以理解的事情。


"Getting all weird and abstract" - 变得古怪和抽象。


"Being all over the place" - 思维跳跃,不按常规出牌。


"Throwing out some wild stuff" - 抛出一些疯狂的东西。


"Spouting nonsense" - 胡说八道。


"Cracking up with absurdity" - 因荒诞而大笑。


"Keeping it silly and random" - 保持愚蠢和随机。


"Going off on a tangent" - 跑题,说些不相关的话。


使用 "quirky" 和 "offbeat"


"quirky" 和 "offbeat" 也是很好的表达,它们传达了一种不寻常、古怪或偏离常规的意味:


"Being quirky" - 表现出古怪的个性或行为。


"Going offbeat" - 走非传统路线,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


例句对话


以下是一些使用上述表达的例句对话,以帮助理解这些词汇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场景一:


中文:"你看到市中心那个新艺术装置了吗?太抽象了。"


English: "Did you see that new art installation downtown? It's so abstract."


中文:"是啊,它真是荒谬至极。我喜欢它挑战传统思维方式的方式。"


English: "Yeah, it's really engaging in absurdity. I love how it challenges the conventional way of thinking."


场景二:


中文:"我看不懂他的诗。太古怪了。"


English: "I can't understand his poetry. It's too quirky."


中文:"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它非主流,推动了文学的边界。"


English: "That's what makes it interesting. It's offbeat and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literature."


场景三:


中文:"他在会议上总是跑题。"


English: "He's always going off on a tangent during meetings."


中文:"我知道,但他那些疯狂的想法有时能带来伟大的创新。"


English: "I know, but his wild ideas sometimes lead to great innovations."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英文表达,我们可以更丰富、更准确地描述“搞抽象的”这一网络文化现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参考来源:新周刊、微博等

* 图片仅供学习使用

* 转载请注明来源

课程咨询与备考指导

CATTI中心
服务CATTI考生,助力外语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