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往事,你还记得吗?
十年前,那场令人震惊的地沟油风波,曾让国人深感愤慨。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它却出人意料地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昔日的众矢之的变成了全球争抢的热门商品。
两年间,其需求激增了580倍!
现在,中国地沟油在美国市场备受追捧。
在2023年,美国从中国购入了71.8万吨地沟油。到了2024年上半年,进口量已超过60万吨,相较于2022年的几乎零进口,增长迅猛。
大量地沟油的涌入引起了美国大豆贸易组织的不满,他们游说政府对中国的地沟油征收高额关税,声称这种进口损害了本国农民的利益。
然而,这一趋势并未因此而减缓。在长滩港,众多美国进口商焦急地等待着来自中国的货轮。不仅美国人,早在2012年,荷兰的一家公司便开始从中国进口地沟油,随后多个国家纷纷效仿,导致欧洲从中国进口的地沟油数量急剧上升。
目前,欧洲每天消耗13万桶地沟油,大部分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中国。由于需求旺盛,地沟油价格飞涨,甚至一度超过了棕榈油的价格,这引起了欧盟的怀疑,他们怀疑进口的地沟油中掺杂了棕榈油,因此决定对中国地沟油征收关税。这一决定却让美国人感到高兴,有进口商兴奋地表示,如果欧洲不需要,欢迎将地沟油运往美国。
全球争抢地沟油,日本怎会缺席?
仅一个月前,日本最大的石油企业引能仕,与一家大型餐饮供应商签订了收购废弃食用油的协议。其他日本石油企业也加入了争夺地沟油的行列。
尽管如此,日本每年产生的50万吨地沟油,显然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巨大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地沟油生产国,因此成为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各国争相追求的目标。
曾经声名狼藉的地沟油,为何突然间变得抢手?
这背后并非是美日欧的善意,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地沟油,作为一种被废弃的食用油,过去常常被浪费。
但在2011年,荷兰航空的一次实验,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
那一年的六月,荷兰皇家航空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载着171名乘客,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这本是一个平凡的航班,却因为使用了非传统的航空燃油而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因为这些燃油是:由地沟油提炼而成的
荷兰航空的实验,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随后,壳牌、霍尼韦尔等企业通过研究与开发,使得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日益完善,并构建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此前,生物燃料的原材料主要是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与这些常规原料相比,地沟油作为废弃物,几乎实现了零碳排放,无疑是环保的能源。
因此,在全球减排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积极采用地沟油。
在欧洲,众多以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工厂迅速建立;
在美国,政府为生物燃料提供了大量补贴,每加仑可获得1美元的补贴,各州还有额外的资助。换算后,每进口1吨地沟油,最高可获得约6000元人民币的补贴;
在日本,三大石油公司与餐饮业签订了协议,大量收集废弃食用油,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航空燃料,供应机场和航空公司使用。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碳减排的推动,全球对地沟油的需求大幅上升。
以欧洲为例,每年需要消耗数百万吨地沟油,但本地供应量仅能满足需求的八分之一。面对巨大的供需缺口,欧洲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地沟油。
在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的地沟油产量最高、价格最低?
无疑是人口庞大、饮食文化繁荣的东方国家。据欧盟估算,中国每年地沟油的潜在产量约为600万吨,而目前回收量达到300万吨。
早在2011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首次尝试使用“地沟油”作为燃料进行试飞后,便派遣人员前往山东青岛进行调研,并带回了20吨地沟油样本。自那时起,中国地沟油便持续不断地输往欧洲。
美国对中国地沟油的渴望也不逊于欧洲。自2022年起,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地沟油数量持续增长。美国的进口商甚至直接瞄准了中国的餐馆。一家美国可再生柴油制造商的代表毫不掩饰对中国地沟油的强烈兴趣,提到中国拥有1260万家餐馆,相比之下美国仅有70万家。
2010年3月17日,《围剿地沟油》一文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以尖锐的笔触揭示了地沟油背后的黑暗面:普通民众食用的油可能源自恶臭的下水道。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将下水道中的地沟油打捞出来,经过过滤、沉淀、加热和分离等过程后,重新将其送回人们的餐桌上。地沟油含有重金属和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当这一事件曝光后,各级领导迅速采取行动,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严厉的打击行动,对地沟油问题采取了高压政策。然而,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地沟油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在地沟油问题困扰中国人多年后,这个曾遭众人唾弃的物质,自2022年起,几乎瞬间消失无踪。其背后并非商家良心发现,而是因为美国人参与了地沟油的抢购,导致全球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欧洲每年消耗的地沟油量高达数百万吨,而美国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
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预测,到2030年,美国对地沟油的年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吨。相比之下,中国每年能提供的地沟油量约为600万吨。这意味着,即使中国地沟油全部出口,也无法满足全球的需求。
因此,2023年中国出口了200多万吨地沟油,却未引起太大波澜,反而让人感觉身边的地沟油突然消失了。新加坡油品交易商甚至警告,随着欧美需求的激增,大约5年内,中国地沟油出口将面临枯竭。
面对这种压力,许多欧美企业开始寻找其他进口来源,加大对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进口量。地沟油的短缺也引起了国内的关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最近呼吁,中国应保留废弃食用油,将产值和利润留在国内。
还有专家建议,废弃食用油应被视为战略物资。十年前,中国人还担心餐桌上出现地沟油,甚至因此焦虑不安。如今,这种担忧已成为过去。
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地沟油的价格已飙升至7200元,现在想吃也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