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梦语,一个扎根山区一线教育30余年,热爱阅读、写作、书法和分享的小学语文教师。白天上班,晚上阅读、写作和练习书法,尤其喜爱古典文学。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光临“梦语拾贝”。今天给大家分享:
《重启人生写作课365》(198)
----我爱真实的自己,也接受这样的自己
1.工作纪实
周二是最轻松的一天,第二三节语文课,第四节美术课,下午还没有课辅,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由于搭班老师要在学校主持有关安全方面的会议,他一通电话,我就连续上早自习和第一二三节课,从7:50进教室,在中途上了个厕所,其余时间都在教室陪孩子们背书,看课外书,偶尔给学生们批阅作业。
两节语文课,完成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和写话准备,练习册做了一部分。重要的是发现孩子们对看课外书特别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愿孩子们就此走进阅读的世界。
昨天有两个孩子忘记扫地就回家了,按照班级规矩,她们俩今天得一起完成扫地的任务。等我出门赶人情回来一看,她们扫得非常干净,但愿她们以后不要出现该值日时,却忘记的事了。
下午回来批阅孩子的作业时,发现有几个字,孩子们掌握得不好:脸,总是少写中间的一横;身,底横容易右出头;低,一点老是忘记。明天早上,得给学生们听写相关词语,加强错别字订正,掌握好易错字。
2.读书成长
早起参加晨读《孟子*告子章句上》,一边读书,一边艾灸。简直是一种享受,精神粮食足,心中热量暖。
平时空闲和午休前后,不间断在微信读书听《知行合一王阳明》。
晚上,学习课程,今天课程主题:人性本善
🔸阅读原文:
《四书心解》第323~325页
(一)性犹湍水(一条)
(二)性善(三条)
《孟子》原文:
《告子上》篇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要点速递: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我本自具足,小我可以去除。我们心中有一个良知,这良知清清楚楚地知道善与恶。依照良知的指引,在心中激扬好的念头、去除不好的念头,开发自己心性中的美德。
🔸我的感悟:
确如阳明先生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本自足,一片澄明。有善有恶意之动,告诉我们,当人心分善恶时,那是我们的意念作的怪,我们的私欲蒙蔽了澄明的良知。
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这是人之常情,当你吃要讲求山珍海味,喝要非纯净水不喝,困了要人陪时,就不正常。
“不满足”是罪魁祸首,是最大的危险。
知善知恶是良知。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善恶的,就是罪大恶极的罪犯都有羞耻心,可是,没有多少人能让良知不被侵染。所以,需要我们“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通过格物来革除自己的私欲,发扬大我的光明。
私欲不是来自外面,它是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像阳明先生所说,在事情上磨练,磨练我们的起心动念,一有不善的念头,即克去之。
3.爱自己,每一天
DAY 025---我爱真实的自己,也接受这样的自己
露易丝*海如是说:
我爱自己,并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论我在哪里,我都会支持自己、相信自己、接受自己。我沉浸于自己内心的爱,我将手放在心口上,感受到爱就在这里。就在此时此地,我知道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接纳自己。我接受自己的体重、身高、外表、性取向,以及自己的经历。我接受我为自己创造的一切——包括过去和现在,也愿意放手让未来发生。
我是生命神圣的、精彩的呈现,
而我值得最好的。
现在,我为自己接受这一切,
接受所有奇迹、接受疗愈、接受完整。
最重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
我是珍贵的,我珍惜真正的自己,
事实就是如此。
深以为然,当我不断强化自己爱自己,自己接受并肯定自己,并一一把他们内化我“自信”,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事情。
结合德芬老师的接受,诚服,超越就是手到擒来。
请时时对自己说:
现在,我为自己接受这一切,接受所有奇迹、接受疗愈、接受完整。最重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我是珍贵的,我珍惜真正的自己。
4.生活记录
下午,初中同学自强的妹妹80大寿,同学们都前去祝贺。波波,秋秋和我约约好,结果她们从叙永上来还先到。我和老徐从黄坭开车抄小路过去,28分钟左右就到达了海坝自强家。自强和波波亲自到街尾来接我们。还是亲同学好!
回程时,特意走老家去看看老徐同志种的菜,涨势不错。看来,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吃点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啦!
坐地吃山崩,勤劳得三分。但是,有时出了力,结果不一定好。就像今天在自强家
吃饭间,我们几同学聊的一样:今年新实小的学生成绩,还是靠后。据说,他们的毕业班成绩在县排名还是在20名左右,(全县27见学间学习参与排名)要知道他们的师资力量那可是在全县范围精挑细选的。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
原来他们的六年级学生是去年才招进去的,当时生源不足,完全是来者不拒,以致一部分成绩特别差的孩子都去了新实小。结果,这部分孩子就拖了后腿!
事实上,面对智力不占优势,基础差得太多,而又不是特别努力的孩子,不管老师有多优秀,短时间要提起来,根本不可能。此时,哪个老师面对一问三不知的孩子,都是束手无策的居多。学生智力是教育上的硬杠子。
我想,因材施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
对于我现在带领的孩子,除了三四个稍微困难点的,大多数都能跟上。对于那三四个孩子,得把他们的基础补起来才行,毕竟他们才二年级。
一个也不放弃,不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