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数据管理和数据中台之争,谈为何互联网公司不懂传统企业管理

文摘   2024-09-24 10:49   上海  

几年前,有一家国内头部的汽车制造企业的IT分管领导跟我说要上数据中台,因为他们想学习互联网公司搞数字化转型。

我问他上“数据中台”想解决什么问题,他说他们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例如ERP、DMS、CRM、MES、SRM、OA等等,每个员工、每台设备、每个部件和每个产品,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都有不同的识别,他听了互联网公司给他们介绍的“OneData方法论”,啥实体识别、标签、建模、资产等等,说是在一个企业里,每个数据只能有唯一的识别,听起来就是解决他们数据问题的。

我现在还记着,那位领导给我看了下面这张图,说非常符合他们需求:

我给他说,互联网公司说的“数据中台”,不是用来解决企业ERP、MES、DMS等企业级系统之间数据一致性的问题,他实际上要的应该是一个企业级的主数据管理系统(MDM)以及相应的数据治理流程。

不过,这位领导对当时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公司深信不疑,再加上一些复杂的商务关系,最后他们还是奔着上“数据中台”去了;当然,几年后的结果,大家猜也猜得到。

这几天我的新书上市,据说在京东上卖得不错。当我在京东上关注新书销量排行榜时,从这个事例,深刻理解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存在所谓“数据中台”的真正原因。

目前我这本书在京东的管理类图书的销量榜上排名第13,新书飙升榜上排名第1:

然而仔细看这个榜单会发现不少问题:我这本书同一本书在销量榜里有两个位置,分别是十三位和十六位,而排名在前面的《三生万物》一书,分别占据了第一、第六、第十、第二十五,实际上也是同一本书。

这说明京东平台是缺乏严格的商品主数据管理的。

“排行榜”是个数据分析的应用软件,是从京东平台上的各个销售系统里提取数据,并生成榜单的;京东作为一个平台,销售渠道十分复杂,有官方店、自营店、经销商店等等各种模式,我相信每个模式后面都有个销售系统,一本书在不同系统中有不同的商品数据,当提取成榜单时,就出现了数据重复的问题。

这就是为啥互联网公司要弄数据中台的原因。

然而制造业、金融业的传统企业对数据管理的流程是不能这样做的——无论是员工还是产品,由于传统企业在管理上,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或者风险控制的要求,所以,这些业务对象的数字化,从业务流程上,应该是先有主数据,然后再基于这些主数据做事务交易(例如采购、销售)。这和互联网公司的运作逻辑完全不一样。

简单说,对于有质量、风控等合规要求的行业,数据管理是中心化的;对于合规性要求低的互联网企业,数据管理是去中心化的。前者的优点是操作严谨,缺点是流程复杂,操作慢;后者的优点是面向市场、反应快速,缺点是“先污染后治理”,数据的生成成本低而治理成本高。

从企业级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发展来看,信息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事务处理阶段,主要是用来基于业务流程、处理事务、生成数据,ERP、CRM这类系统都是这种系统,

二是基于前面这些存储数据的信息系统,加上其他数据源,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业务洞察(报表是常见的洞察形式),商业智能(BI)是典型的这类系统,

三是智能化应用,从数据中形成的洞察变成能力赋能给业务系统,在处理事务时,自动地基于智能来进行处理,基于人工智能的营销推荐引擎、金融欺诈风控、供应链自动补货等等,都是这类系统的代表。

从架构上来说,主数据管理是最中心化的数据管理方式,数据中台也是偏向中心化的,但是更多是面向分析而非面向事务处理,而今天纯互联网架构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下,中心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也会让位于“数据网格”这类新兴的数据管理技术:

回到文初那个话题,汽车厂不是完全不能上“数据中台”,而是你的IT系统如果还是ERP、MES这些传统观念IT系统,那么要解决领导的问题,“数据中台”就是错误的答案。京东的图书销量榜的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在我来看还只是个表面现象,可以想象,京东的管理后台ERP,在收入确认、成本管理方面,我猜测数据可能会非常混乱的,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来清洗数据——在我来看,京东的这个数据问题也不是上个数据中台的问题,而是要从商业模式、运营体系到业务流程的企业架构梳理,这往往是互联网公司不擅长的。

拿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实践到传统企业去套,营销和销售时能把不懂的企业领导给忽悠得住,交付时会出乱子的;需要真正懂ERP、企业级主数据管理和业务流程的顾问去解决问题。

陈果George
企业知识开源计划首席布道师。二十五年管理咨询经验,前波士顿咨询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前怡安翰威特咨询全球合伙人、汉普咨询联合创始人、惠普咨询供应链首席顾问,还曾在国企工作过八年,担任过主板上市公司总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