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是平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分配自己的时间的第一年。
前年在上海被关的那三个月,在我的日历上,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半,挤满了电话会安排,之前每天至少还有坐飞机能断开三小时的联系,现在因为哪里都不能去,助理就默认我的时间是都可用的,只要有人找我,就见缝插针地塞满。
这样过了一阵子,我觉得实在有点吃不消,请秘书至少是中午12点到1点,晚上6点到7点半之间不要给我排会。即便这样,当7月份刚可以出城,我从上海奔到广州、成都,赶紧去补上好几个月没开张的生意时,发现自己三个月体重增加了十公斤,身心都不堪重负,在去年初下决心开始打司美格鲁肽。
去年这个时候,终于从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中解脱了,跟我同时出来的另一位合伙人找我聊天时,她问我感觉怎样,我说:“感觉好极了,终于不用每天都在还债了。”过去每天早上一醒,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手机上看当天的日程安排,感觉有还不完的债:欠公司的债,欠客户的债,欠其他合伙人的债,欠合作伙伴的债,欠团队同事的债……每笔债都要换,旧的还完,新的又欠上了,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突然一下子不每天还债了,得好好评估、盘点一下资产,就是自己。
这个系列文章前几年就写过知天命。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来岁应该对世相万物已经有了深入的体味和洞察,开始相信自然规律和命运,逐渐撒手年轻时的美好幻想,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能够较为平和地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这样的知天命,对要你不择手段、忘我到死而交出业绩的老板来说,不是件好事,不过对个人来说,则是开始了一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征程。
十多年前,我觉得自己可能精神上出了点问题,表现在不敢使用公司的任何IT系统,包括邮件系统、报销系统、工时系统,同事也觉得我好像有些怪,给我发邮件不回,我的报销拖了快一年没报,工时也不填,给我发了多个警告信,我都置之不理——不理的原因只是因为我就根本没看到邮件。
我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的反馈是我是对个人成就和工作质量过于完美主义,有轻度焦虑症,建议我脱离工作状态休息一段时间。于是我工作二十年后,第一次休年假,春节前后和家人在国外玩了一个月。回来后似乎好了些,然而过阵子之后,烦躁心理又再度袭来,这种状态在过去十多年里,每两三年就反复发作一轮,有位前同事五年前写过《一封让我哭笑不得的辞职信》。
直到疫情期间,连出国散心的机会也没有了。
所以去年这个时候终于解脱了。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写了一本书,基本上是全职投入,写作也很累,每天产出大概五、六千字——其实这已经很多了,有点粗制滥造的感觉,我参观佛罗里达半岛的海明威故居,看到连接两幢小房子间的书房和卧室的墙脊梯子时,非常感叹和羡慕海明威坚持每天只写一千字,这段时间应该是我工作三十多年以来最专注的几个月,成果就是这本书:
写完书后的今年,还是非常忙,只是自己掌握了选择的主动权。不过,回顾今年的历程,感觉时间支配并不合理,接了太多的事情,个人带宽有限,结果就是做的一些事情质量让我自己不太满意,另外一些事情则搞得有头无尾。越来越感到,很多机会追求很久,就算追到手了,就算能挣到钱,如果不能制造影响,那么这种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知天命,有所为,有所不为,慢一点,做得少一点,精一点;要做事情,就要对这个世界造成深刻的影响。
2023 从深水起跃
2022 生生不息
2021 一定要收到那八千元
2020 不往回走就往前走
2019 活在当下
2018 礼赞人生 感恩前行
2017 跟随我心
2016 老了,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