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 管理软件姓管不姓软

文摘   2024-10-11 09:05   云南  

在央国企和大型企业,以ERP、HCM、CRM、PLM为代表的国产化替代是大趋势,最近这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工业软件替代的财政激励政策,央国企体系也发布了要求尽快普及国产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要求,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软件国产化发展。

以至于最近几天,某国外领先软件公司的中国区销售组织调整,被外行呱噪、媒体炒作、市场误读为该公司要在中国市场打退堂鼓。

我认为,如果真发生了国外头部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快速退出中国市场的现象,对国产软件崛起和国产化替代,弊大于利。人家不会因为退出中国市场有大损失。

管理软件的实质是什么?是企业管理思想的数字化实施手段。所以,管理软件姓管,不姓软。

目前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和国外同行的关键差距并不是技术手段,尽管在数据库和操作系统这些底层技术上,中国软件国产化进程还在大力发展,但是在应用开发层面(中间件、云平台等),中国企业管理软件所使用的技术平台和技术路线,和国外软件厂商并无太大差别,而且因为存在后发优势,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比国内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上一代国外产品还有着技术领先优势。

如果在国内市场打跑国外公司,真正的风险是全行业失去三个标杆:

1、管理规范标杆:企业管理软件所包含的业务流程管理思想、管理控制思想、风险管理思想,以及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是工业化组织多年以来的积淀,失去这个标杆,无助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企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转型。

2、应用架构标杆:企业管理软件经过几十年实践,形成了应用架构规范,即每个子系统的边界是清楚的;然而从最近两三年的大型央国企信息系统的国产化实践来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企业架构管理,偏离了良好应用架构,出现了很多应用水平退潮现象,例如很多大型企业现在风起云涌在搞“财务共享”,由于缺乏整体架构管理,财务信息化单边行事,破坏了ERP业财一体化的逻辑,实际上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在开倒车。

3、价格底线标杆:无底线价格战、不尊重劳动者权益、不尊重知识产权是中国企业服务行业的痼疾,失去国外公司的价格标杆,会让国内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更惨烈。实际上这个情况在最近两三年已经开发显现了,国内软件头部厂商低价接了大量大型国产化项目,被拖入交付泥潭、亏损严重,你仔细分析它的财务报表,会发现当期运营现金流已经出现了负数。

对国产软件厂商来说,要抓住当前国产化替代的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情:

1、踏踏实实提炼“中国管理最佳实践”

2、规范化产品架构,提升产品标准化,加强用户教育

3、不参与价格战

有位央企信息部门领导跟我说:我现在就像WG时周总理保护老干部一样在保护着我们的老系统,不是不支持革命,是怕革命小将们乱来。

打跑国外软件公司,管理软件国产化最大风险,不在国产软件厂商,而在用户方的无知和盲动,坦白说,我认为,对企业更换管理软件给以大量补贴,对国产软件也是弊大于利的,这就像给中国足球队吃海参的道理一样,不是他们吃得不好,是踢球的姿势不对。

管理软件国产化,不要又像前几年的“中台风”一样,本来是企业软件架构现代化的好心,结果是搞得一地鸡毛。


陈果George
企业知识开源计划首席布道师。二十五年管理咨询经验,前波士顿咨询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前怡安翰威特咨询全球合伙人、汉普咨询联合创始人、惠普咨询供应链首席顾问,还曾在国企工作过八年,担任过主板上市公司总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