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完整的视频
▲我们还有音频版本方便大家收听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的郭利华主任医师。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调谐顺势,增效觅强”,这个课题的来源是国医大师张震在疏调气机理论的一个章节,我学习了以后受益匪浅,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五,配伍增效
在配伍当中我们是讲究药对、角药、方药这三个概念。药对是指两个药配在一起叫药对,而三个合在一起叫角药,如果四个组合在一起的就是方药。
配伍,按汉字原义来理解,配者匹配,伍为参伍,配伍即是搭配组合之意,是数种中药有目的有规律有根据的定向组合。配伍增效,从广义上说,大体上已基本涵盖了上述的各种增效方法。只有新知增效对研究而言属于当代实验或试验所知,对接受者而言则为信息增效。在这里我们说到的“实验”与“试验”,二者是不一样的,对于动物来说是实验,对于人来说是试验。
关于中药的配伍禁忌,我们在大学里学中药学的时候就知道十八反和十九畏,临床治疗里也按照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这种配伍去做,而有一本书叫《重审十八反》,它打破了传统中医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认识。有一次我去北京参加肿瘤专业会议,其中在一堂课里听到一种说法,其认为打破中药的十八反和十九畏是打开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症的钥匙,这句话的分量大家可以慢慢去揣摩。
多种药物的复方配伍是中医药学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体现,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我们在平时的处方当中,把某种药放在主要的位置,使它成为君药,形成组方里有君、臣、佐、使四个组合的思路,以体现组方人的中医思想和组方特色。
不同的药物经过适当配伍不是机械相加,而是通过协同、拮抗、监制等过程中对患者体内失衡的阴阳气血进行矫枉纠偏,全面调整药物入体后的运行方向与趋势,多层次、多靶点提升疗效,适应复杂多变、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部位不一的病证之治疗。所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我们要牢牢的去掌握,我们所组的每一个方子都一定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思路。
最常用的配伍方式是“对子药”即药对,是最成熟的范例,也是最基本的配伍架构或单元。当然中药的联合运用不仅只是两药配合的药对,更多的配伍方法蕴含着深义。
如白芍和当归,二者配伍可阴血互补,四物汤里就有这组对药。
如荆芥和防风配伍,可增强祛风解表的功效,止痒、止痉、止血、止痛等。荆防败毒散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在肿瘤科,对于靶向药引起来的皮肤瘙痒、皮疹、全身红肿,用这个药对也是取得很好的疗效。
如金银花和连翘,二者配伍,可提升清热解毒疏散之功,疏散风热,表里气血两清,抗菌谱增宽。银翘散里就有金银花和连翘这对药。
如砂仁和白蔻仁配伍,三仁汤里就有这二仁的,它们配伍可以增强醒脾、行气化湿,宣畅三焦气化之功。
如菊花和蝉蜕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利咽喉、爽头目之功。
如桂枝和白芍配伍,前者能温阳通脉,后者可益阴敛阴,而营阴行于脉中,卫阳行于脉外。桂枝与白芍相伍,便可增强调合营卫的作用。《伤寒论》里的桂枝芍药汤,就有这组药对。白芍配甘草可以增强解痉止痛的功能,用于脘腹疼痛之症可使疗效增强。在肿瘤患者中,我也常用它们,肿瘤患者里约5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
如石菖蒲配远志配伍,能宣窍启闭,前者可开心窍使心火下降于肾,后者能开肾窍令肾水上溉于心,于是水火相济,心肾互交,便可促进睡眠,并使健脑益智等作用增强。国医大师张震的疏调安神汤里也有这组药对。
如荔枝核和桔核配伍,它们都入肝经,二者配伍可增强行气、散结、止痛的作用,对于睾丸肿痛之症可以增效,对于睾丸肿瘤、乳腺小叶增生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香附配郁金配伍,前者入气分善于疏肝行气调经止痛,后者可入血分,行滞活血凉血,二者合用可增强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之效果。国医大师张震老先生的疏调气机汤里就有这组药对。这组药对在我们的临床当中也是用得非常多的。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的肝气不舒,我也会用疏调汤原方的药,加抗肿瘤药,加其他兼证需要配伍的药,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地肤子和白鲜皮配伍,能增强袪风、清热、燥湿、止痒之功,可用于皮肤瘙痒。我们肿瘤科患者经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后引发的一些皮疹,用这二者来配伍也起到非常好的疗效。
如辛夷花和苍耳子配伍,能增强疏散风寒、宣通鼻窍之功。我常常用这对药来治疗鼻咽癌患者,同时还会再加侧柏叶,因为鼻咽癌患者做完放疗以后有部分患者会出血,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如知母和黄柏配伍,滋阴降火作用协同增强。
如夏桔草和茺蔚子配伍,增强清肝泻火,明目潜阳,降血压之效。对于老年病、脑病科里的高血压患者,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对药。
如归和肉苁蓉配伍,滋阴养血,润肠通便之力更强。对于老年便秘、阳虚血虚便秘的患者,它们有很好的效果。
如海桐皮和豨莶草配伍,增强袪风湿、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之作用。
如紫苏梗和藿香配伍,加强其和胃醒脾、止呕化湿之功。若肿瘤患者化疗以后出现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胃口不开,我们会加上这两种药。
如泽泻和猪苓配伍,利水作用得以加强。五苓散里就有泽泻和猪苓,对于胸水、腹腔积液、心包积液。五苓散再加人参就是春泽汤。
如当归和川芎配伍,加强气血双调、通补兼施、养血行气、活血定痛。这组对药也是四物汤里的。
如款冬花和紫菀配伍,止咳化痰平喘之功协同增强。我在我治疗的门诊新冠患者的处方当中也常用紫菀和冬花配伍,一些肿瘤患者用这对药能让患者的咳嗽的症状得以缓解。
如石菖蒲和蝉蜕配伍,宣窍、化痰、疏散风热、聪耳之作用增强。
如升麻和蔓荆子配伍,它们也是益气聪明汤里的,它们对升举阳陷、益气开窍有很好的作用。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的头昏、头沉,它们有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脑病科也可以考虑用这组药对。益气聪明汤不只用于耳鼻喉科的耳鸣、耳聋的方面,日前有头昏症状的患者或者处于亚健康的人也比较多,所以在我的处方中用升麻和蔓荆子的频次是非常多的。
更为复杂之配伍如神曲、麦芽、山楂,这样的三个药物组合起来就像三角形一样(角药)。它们合用,其消食导滞和胃除胀助消化,消除脂、肉、谷积滞的作用增强。因其中神曲含酵母及较丰富之VitB族,麦芽中有较丰富之淀粉酶,山楂可加强胃分泌脂肪酶及蛋白酶之活性,并可拮抗十二指肠平滑肌之痉挛。此三种中药之饮片经炒制后共同配伍,俗名“焦三仙”临床常用以加强人体消化功能。
更为复杂的配伍如“三金”,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三金片就是以这三金为主,它们增强清热除湿、利尿化石之功。对于结石症,小便不通,淋漓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我们也用这三金来治疗。
更为复杂的是四个药组合在一起,也叫方药。国医大师张震老先生的经验里,他把素馨花、郁金、合欢花、玫瑰花四花共同配伍,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较强之效用。因其中之各药均能舒肝行气、解郁活血、悦心爽神,安情畅志,用治郁症可以增效。目前因素馨花临床应用还不广泛,以后我们会去挖掘素馨花的更多临证治疗范围,使其能够广泛走进我们药房。我平时用玫瑰花、合欢花、郁金比较多,对于素馨花我也将在临床中不断地去实践,继续学习老先生的这些用药经验。
近年来的一些实验研究发现中药的合理配伍可以起到减毒增效,且在共同煎煮的过程中还有可能生成某些新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复合物,如配位络合物、分子络合物、以及单味药成分的衍化物。
当附片与甘草配伍同煎,可产生沉淀效应而降低附片的毒性,且乌头碱能与甘草次酸结合形成复合盐。在进入人体后逐渐慢慢分解,可延缓大量乌头碱迅速产生的毒副反应,从而减毒增效。甘草有减毒增效、调和诸药等作用,我们在临床的组方中其甘草的使用比较多。
草决明与石决明配伍共煎,可使决明子所含蒽醌之煎出率明显提高,从而增强通便之效。
另据严永清等1998年之实验研究报导: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配伍而成之生脉散在煎煮过程中经糖解产生新的活性成分5-HME(5甲基-乙糖醛)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且因人参皂苷R9Rh1Rh2等转化为主要成分含量明显增加,这都表明正确的配伍确有深义。
此外中医素有“怪病多为痰作怪,怪病常因瘀为患”之说,痰和瘀在我们肿瘤当中也是两大重要的病理因素,所以对于某些“怪病” 的治疗适当配伍袪痰豁痰或活血化瘀之品加于辨证施治组方之中,亦可增强疗效。
中医还有“久病入络”的病机认识,《素问·缪刺论》首先指出“邪之容于形也,必先舍予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予络脉……阴阳俱感,五脏乃伤”。在脑病的领域当中,很多医家都比较赞同的络病学理论,以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他们对络病的研究是比较深刻的。
在配伍增效中,我们善用桂枝、桑枝、丹参、姜黄、通草、当归须、刺蒺藜、青葱管等配伍于有关之处方中以增强疗效。此可视为通络增效法,亦属配伍增效之类。清代叶天士曾创宣络通络等治法,他对于“久病入络”认识以及络病学的发展壮大,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对其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与日俱增。
至于移情增效,易境增效,信仰增效,暗示增效等心理增效治疗,已属其它有关措施。平时我们与来诊患者谈话时,其实也在使用心理的暗示,因为增强患者的信心,鼓舞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增强疗效的手段之一。
我们今天讨论了这五个增效,调量、替换、诱导、信息、配伍,以此与大家做了分享。我讲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感谢大家的聆听。
往期推荐
《疏调云讲堂》第166期 调谐顺势,增效觅强(二)
《疏调云讲堂》第165期 调谐顺势,增效觅强(一)
《疏调云讲堂》第164期 疏调气机法治疗长新冠失眠的体会(三)
《疏调云讲堂》第163期 疏调气机法治疗长新冠失眠的体会(二)
《疏调云讲堂》第162期 疏调气机法治疗长新冠失眠的体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