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分红险的前世今生

文摘   财经   2024-09-23 15:59   河北  
分红险绝对不算新产品了,早在2000年,中国人寿就推出了我们历史上第一款分红型保险——国寿千禧理财。
为什么是2000年?这得剖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从1997年-199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快速下降,从最高10%左右降低到3-5%的水平。
经历了银行利率的快速下降,1999年6月10日,监管发文将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调整至2.5%。
传统的固定型产品吸引力降低,分红险兴起。
我找到了2010-2013年的数据,分红险保费/人身险原保费,这一比例都在70-80%的水平。
直到2013年预定利率从2.5放开到3.5(长期年金保险4.025%),传统的固定型产品占比开始走高,分红险的占比才逐渐下降。
时隔11年,2024年的9月,固定收益的产品又一次重回2.5%。
以2.5%固定的增额寿险来看,去除保险公司运营成本后,客户拿到手基本上就是2.2-2.3%左右的收益水平。
这个水平锁不锁利率,意义已经不大了。
这时候,下有确定保底+上有浮动分红的分红险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但,真的可以考虑分红型产品吗?    
分红险的口碑好像不怎么好,万一收益太低不划算呢,还有保险公司会不会赚了钱不分,总之对于不确定性,我们总是更谨慎的。
相同的背景,不同的时代
相同的背景,即和2013年时期比,我们都是2.5%低定价利率的时期。
不同的时代,即相比过往,保险公司更有经验了,消费者更成熟了,我们的监管也更聪明了。

过去的分红险,它有三宗罪

1、1、销售误导——客户不信任

我找了《迷失的盛宴》书中的一个故事:
一位网友晒了一个数据,2002年2月购买了营销员推荐的中国人寿“鸿泰两全保险”,这是当时宣传单的一个图:
本金1万,期限5年:
银行存款产品,利息总共是1150元;
国债的话,利息是1570;
分红保险的话,最终保证利息+分红合计是2043.48元;    
实际他最后拿到手的是1146.5元,比银行存款少了7元。
你说真的很差吗?其实也没有很差对不对?2000年那会儿买股票可能亏得更惨。
但对客户来说,你说的收益是2043元,而且你还说买了这个保险,就变成了中国人寿的股东,可以享受中国人寿的分红……
最终实现率没有达成,对客户来说,这就是销售误导。

2、底层投资——确实不吸引

2000年左右,分红险实现率为什么会那么低?
我们就要回看当时的投资市场情况了,保险资金的投向限制是非常多的。
1995年之前,保险资金投资其实是没有明确的监管要求的,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信托,甚至借贷都有,整个秩序是比较混乱的,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
1995年之后,颁布《保险法》,要求保险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以“白名单”、“黑明单”的方式进行严格限制。
白名单就是可以去投的东西,包括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这些。
所以2002的那个保单为啥收益率低?
因为当时本来就是利率下行的阶段,那时保险底层又都是稳健的存款和债类资产,如何期待能跑出一个更高的收益呢。
我看了数据,2000-2004年,保险资金的整体收益最高就是2001年的4.3%,最低是2003年的2.68%。
2000年前后距现在已经发展了20年,保险资金的运用逐步放开,现在宽泛太多了,咱们下一趴说。    

3、不够透明——销售没信心

过去的分红险,分红数据是没有要求对外披露的。
就像一个黑匣子一样,完全不透明。
也就是保单的分红实现率我们是没有公开途径可以查询的,这个数据只掌握在每一个购买了分红险客户的手中。
现在监管也完善了很多监管政策,我们接下来详细说。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销售端建立合理预期(严防销售误导)
要知道分红险就是两个部分,一部分确定,一部分分红,分红是不确定的。
既然是不确定的,所以它非常可能无法实现预期。
所以我们必须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期。
再说监管层面,这些年陆续做了很多努力:
银保监办发【2020】6号    
分红保险演示红利不能超过70%上限,可分配盈余只能演示利差,不能包括其他差(比如死差、费差等)。
这样就相当于把销售时演示的分红水平限制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银保监规【2022】24号
         

 

监管一再进行“风险提示”:提醒保单红利非保证,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
关于“利益演示”:    
红利演示应当采用最低0%和最高4.5%两档演示利率。
销售时的分红利益演示不代表历史经营业绩,也不代表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
其中关于销售的演示利率特别说一下:
以前的话有最高6%高档分红演示,从2023年7月,最高只能演示到4.5%的水平(原来的中档水平)。
这个监管做了明确规定,就是不希望往高的方向演示来误导消费者。
分红险仅能演示利差部分,最高演示比例统一70%,最高演示利率4.5%,再三进行风险提示等等,这些都是监管做出的努力。

2、保司端更多投资方向(底层投资更多元)    

2004年,保险业“国十条”颁布,更多投资标的被纳入了“白名单”。
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扩大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投资不动产和创业企业,参股商业银行等。
2007年,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历史新高,10.9%。
2014年颁布了新的国十条,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支持基础建设、企业股权等。
保险资金的可投范围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可能的回报就会更高。
而且后续一直在不断增加可投资范围,以下仅仅是统计到2020年的,未来可期。

3、监管段完善监管政策(信心就是黄金啊)

银保监规【2022】24号    
2022年的这个文,所有保险公司的分红险都要在官方网站上面去披露每个产品的红利实现率,这样我们就可以查看每个产品过往的分红数据。
分红实现率数据从此再也不是黑匣子了,真的有据可依。
金规【2023】5号
2023年的这个规定我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求每家公司都要在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公开披露近三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
这个数据其实是非常汇总那个要的,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判断这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有了这些规定之后,就消除了很多误导的可能。    
我们可以根据保险公司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来判断它的过往到底有没有兑现当年的一个承诺。
也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判断它未来实现分红的可能性。
既可以看过往,也可以看未来。
所以,现在的分红险,真的值得我们“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
就是因为上面的三点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转变,更规范更透明。
固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预定利率下调回2.5%的当下,分红险是我们普通人当下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分红险可以在保证我们本金安全、获得确定收益的前提下,也不错过获得潜在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得以凭借保险公司出色的长期投资实力,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    

Wendy事务所
Wendy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完全从您的实际家庭情况和需求为出发点,从市场上各家公司挑选产品设计保险方案,提供保险咨询、投保、理赔等一系列保险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