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路易斯撤离深圳:外资律所当地知产业务前景未卜
文摘
财经
2025-01-21 17:25
中国香港
年来,深圳科技领域蓬勃发展,吸引多家外资律所前来布局,拓展各自跨境知识产权和争议解决业务。然而,上周却传来了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已然关闭其深圳代表处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并凸显出当地企业在选择法律服务时收紧预算、在华外资律所难寻高绩效合伙人的挑战。根据司法部的公告,在2023年,共有13家外国和香港驻内地机构在深圳获准运营,其中包括鸿鹄律师事务所、西盟斯律师事务所等。摩根路易斯和夏礼文律师事务所也在同年进驻“鹏城”。摩根路易斯的深圳代表处主要专注于知识产权业务,为科技和生命健康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但仅经营了一年半后,该所的发言人向《商法》确认代表处关闭一事:“我们与深圳仅有的两位律师分道扬镳,并在上海代表处重新建立了我们的中国知识产权业务。”该所在中国的70名律师将继续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代表处提供服务。在上海代表处,合伙人廖圣强和律师梁倩将继续提供知识产权领域的咨询。与摩根路易斯“分道扬镳”的律师包括原深圳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朱韶斌和资深律师唐波。朱韶斌曾领导摩根路易斯中国知识产权团队,于去年11月加入了欧华律师事务所的美国西雅图办公室;而唐波已于2024年9月离任,随后加入了位于深圳的紫藤知识产权集团。
![]()
(李琼嘉)
丰巢网络技术法务部负责人李琼嘉指出,当前深圳企业的付费能力未必能够支撑外资律所在当地的业务。“当前大环境是企业需要降本增效,这意味着大家对于法律预算的投入会变低……律所提供的服务体量未必能够在这一区域得到大型、有付费能力的公司的支持,”他说。李琼嘉举例说,有关知识产权领域的品牌维权方面的事务,许多深圳企业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服务机构或律所,而不是顶级律所。而对于跨境专利诉讼,据他观察,科技及制造企业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可能更会倾向于在案件所在地寻找对应的律师提供服务”,而非一定要在深圳请律师。
![]()
(朱韶斌)
不过,朱韶斌告诉《商法》,深圳企业对跨境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依然强劲,他预计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他说:“随着深圳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它们越来越依赖专业法律援助,以保护知识产权,应对复杂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并保持竞争优势。”朱韶斌说,他新加入的欧华将能支持深圳企业的法律需求。
![]()
(陈山)
客户法律预算减少,直接影响律师的营收。法律市场咨询公司SSQ公司的合伙人陈山说:“多年来,国际律所在任何业务领域招募高绩效的合伙人都十分困难,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深圳,而是全国普遍现象。”根据SSQ公司的数据,2024年全年,大约60家在中国内地设有代表处的美国律所和20家英国律所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仅横向招募了10位合伙人。上个月,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在深圳前海开业;去年,博钦律师事务所也表达了进入深圳市场的意愿。对此,李琼嘉解释说,现在中国企业“出海”时会特别关注东南亚、中东以及欧洲地区,所以对熟悉这些地区的外资律所的需求会比较大。“新闻动态”栏目由《商法》编辑部独立采编,不涉及任何费用。如有任何新闻线索,欢迎投递至cblj@law.asia。为了让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法律资源
请常点“在看”
并将“CBLJ 商法”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