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导读
上次说完为啥孩子被打被骂后,还是让你抱抱的原理后,大家都在留言孩子们心理养育方面问题。
有的家长也留言说,我确实不想给孩子发脾气,不想骂孩子,但是我家孩子确实老是发脾气啊,我也是忍不住啊,为啥他这么大脾气呢?
那今天就看看吧。
下面是正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可能都曾遇到过这些情况:
孩子换了纸尿裤就不肯穿裤子,可以在那哭一个小时。
关动画片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发脾气,还说“妈妈,我最讨厌你了”,每天为这事鸡飞狗跳。
出去玩,总是惦记着买零食买玩具,不买就赌气,各种不配合。
那么,为啥孩子为了一点事就发脾气,是天生的性格问题吗?怎样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如需评估孩子的情绪情况,文末也有评估量表,可以填一下。
孩子为什么脾气那么大?
脾气这两个字,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情绪,一方面是行为。所谓脾气大,一方面孩子的情绪反应大,一方面行为上也比较激烈。所以,对于脾气大,往往要从这两方面去调节和干预。
情绪反应其实是一种天生的气质维度,每个孩子自出生开始,情绪反应幅度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大脑的杏仁核和边缘系统和情绪反应有关,情绪反应大的孩子,在大脑的这两个区域上就有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情绪反应大,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他自出生开始就无法决定的事情。因此,我们处理孩子情绪变化很大的问题时,就不能怪罪孩子,而是要想办法去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调整行为方式。
另外,要注意的是,孩子在1岁半到3岁之间,有个自主意识的发展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发展出更多的情绪感受,同时也有更明显的自我意识,加上语言,动作都发展得更成熟了,也会出现更容易发脾气的情况。
这属于孩子的自然的心理生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更需要养育者的情绪管理教育,避免让孩子的发脾气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好的后天适应的教养条件,可以重塑大脑的神经元突触连接,进而改变大脑情绪反应中心的结构。
无论是情绪反应大的孩子,还是反应小的孩子,其实家长首先都要敏感地发现孩子开始有点情绪的表现,进而做出调整。
可以是调整任务难度,也可以是调整环境,或者事先安抚,而不要达到情绪顶点的时候,才开始灭火。
但生活中总有猝不及防的小波折出现,孩子的情绪如六月的天空,阴晴不定,翻脸如翻书。当孩子出现情绪爆发的时候,究竟要如何应对呢?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1. 有情绪并不是坏事
情绪有正向的,高兴,信任,平静,也有负向的,愤怒,悲伤,恐惧等。但不管正向负向,都没有好坏之分,就像电影头脑特工队里面,每个情绪都是有作用的。
当然,随着我们长大,体会到的情绪远远不止这几种。情绪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帮助个体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识别危险,保护自己,和他人发生连接,互相帮助,繁衍生息。
当孩子有了情绪的时候,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情绪正如生理反应一样,对他们是有帮助,那么我们也就会很好地接纳孩子,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帮助孩子。
2. 三步做好情绪管理
先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孩子难过伤心,哭闹起来,生气愤怒的时候扔玩具,打人,我们可以先抱起他们,第一句话不是讲道理,不是说不要哭,或不要打人,而是说出孩子的感受:你现在很伤心,你现在很生气。
一方面帮助孩子去识别自己的情绪,一方面,情绪只有被看见,才能进入共同调节的环节。
如果家长一开始就说,不要哭,不要打人,那么孩子自己是很困惑的,我这么难受是不对的吗,我这么难受妈妈还要怪我?他们还不能把行为和情绪分开,所以第一步就先把行为背后的情绪分辨出来。
识别情绪背后的需求
孩子当下的情绪,对应着某种需求没有被看见,没有被满足。识别不等于满足。我们可以说,你现在很伤心,因为玩具被拿走了,你不能继续玩了。
我们只要描述这种状态就可以,通过这种“镜像化”的表达,帮助孩子体验自己的感受,也通过父母或家人的表达,让孩子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是可以被别人理解,她也通过我们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感受,加强孩子对自己的认知自信:我的需求是被理解的,我的不舒服也是真实存在的。
更进一步说,因为我们的“共情”,也帮助孩子学会了去理解去接纳别人。
和孩子一起体验,不需要马上去做什么
待在情绪里,和孩子一起感受,这是共同调节的开始。有的孩子只要情绪被看见,被安抚,她自己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大脑天生就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但有的孩子可能还是处在情绪中,言辞动作都很激烈。如果大人很着急,想要马上做点什么,比如去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就容易变成,一哭闹就可以被满足的行为模式,这种后果又会强化他的情绪反应。
如果大人对孩子采取吼、骂、威胁的方式去制止,那么孩子从你的处理方式里面学到的就是,应对情绪也是骂、威胁,他以后有情绪的时候,就会外化出来,也是骂人,打人,威胁别人,就如同今天大人对待他的情绪的样子,这些方式都不能帮助孩子正确应对情绪。
如果孩子比较大,经过了前面两个步骤的铺垫之后(识别,说出需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现在需要冷静下来,我们才可以讨论,怎么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如果一直这样哭闹,我们是没有办法讨论的,也没有办法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你可以抱抱枕头,或者捏捏拳头,做几个深呼吸,也可以抱抱我。等你平静下来,我们来看看怎么才能达到你的要求。
如果孩子一直哭闹,我们就待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打人或作出危险举动,我们就需要立即制止他,甚至控制住他的身体),用充满同情的表情和眼神,表达我们的理解和接纳,以及等待他平静下来的决心(确保孩子听到我们的指令之后,就不要一直念叨或者讲道理了)。
常见问题解析1
可能有些家长会跳过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没有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直接就要求孩子冷静,那么这种方法是不会起效的,只会让孩子越闹越厉害。
为什么呢?这就是看见的力量。情绪需要被看见,需求需要被看见,才能进入调节的阶段。
常见问题解析2
有些家长也可能说了孩子的情绪,说了孩子的需求,但是孩子依然越闹越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反思一下,家长是用什么语气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的呢?是凶凶的说,你现在很生气!我知道!你就喜欢生气!还是用充满同情和理解的语气说话的呢?
要记得,孩子不仅仅听你的话语,他也感受着你的语气,语调,表情。用嫌弃的表情说,你很难过,我知道啦。和用孩子一样难过的表情说,你很难过,妈妈知道。这两种方式我们可以自己感受一下有没有不同。
如果孩子比较小,还不能对话,要做的就是陪着孩子,表达我们的理解和安慰,不要马上转移注意力。
在小年龄的时候,也是需要让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得到大人的确认和接纳,给孩子几分钟感受情绪的时间,然后我们再尝试选择不同的方式,看看孩子从哪种方式中得到调节,平缓情绪。
比如可以抱抱他,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者转移注意力(但首先让孩子哭一会,听听我们帮助他表达情绪,表达需求的话),给她经常抱的玩偶,经常玩的玩具等。
要和孩子讲道理吗?下次再这样怎么办?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难道不用和孩子讲道理吗?下次碰到类似事情又来个一哭二闹吗?
讲道理是需要的,只不过不能在情绪发作的情况下讲。平时可以和孩子玩玩情绪卡片,练习不同的情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或者用玩具,玩偶再现一下孩子平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的场景,教给孩子应对的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平时都在和孩子讲道理,但是还是不停的发生类似的事情,可能需要反思的是:
1. 方式是否正确?
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是否用了正确的方式,是把当时的场景用游戏的方式重现了呢,还是只是在口头上不停地念叨?后者肯定是无用,而且引起反感。
2. 是否做到言传身教?
孩子学习处理情绪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学会的,讲过之后没有做到很正常,重要的是,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大人是否真的做到了言传身教呢?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也被激发,不能帮助孩子调节和冷静思考,也是大吼大叫,孩子又怎么学得会情绪管理呢?
3. 正向强化是否及时、得当?
每次孩子冷静下来,要即时表扬孩子做到了情绪控制,尽管是在我们的帮助下,但依然要给一次正向的鼓励,可以给孩子一朵小红花,或者一个情绪控制小能手的称号,都是非常好的正向强化行为。
而不要在孩子冷静下来,大人都还没放下,反而不停的说,你看你刚才又发脾气了,说了多少次了还是不改,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这么努力控制情绪的结果完全没有得到好处,还要被不停地说,那下次还是发脾气吧!
在平时看到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时候,也要即时反馈,我看到你很难过,但你这次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控制了自己的行为,给你一朵小红花吧。
正向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强化孩子正面行为的方式。而批评指责讲道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越是往你不想看到的行为发展。
以上这些,其实大家平时可能都会有看到,但我特别想提到的是,有时候家长明明看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技巧,却做不到的时候,可能您需要的不是育儿技巧,而是自己真正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的体验。先照顾好自己,再帮助孩子。如有需要,卓正视频心理咨询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疏导和支持。
大孩子,情绪行为模式定型了怎么办?
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可能情绪行为模式已经定型,家长应对的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时候可能需要更强大的干预措施,比如和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做一做咨询和讨论。但家长也可以在家先做一些记录:
1. 记录每一次孩子发脾气前发生的事情,以及孩子如何发脾气的,是什么动作,什么语言?发脾气之后,你们是如何平息的,孩子最后怎么样?
2. 家长的应对方式是什么?这些方式的背后是什么想法?这样的方式对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有用吗?
3. 每次发脾气之后的结果对孩子来说,是有什么好处吗?
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可以反思:发生这些问题的场景,可不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提前做好预防,最后孩子得到的这些需求可不可以通过不发脾气的方式得到?要怎么让孩子知道,他想要的结果是可以不通过发脾气得到的呢?
如果家长不确定自己家孩子的行为是否已经达到需要干预的程度,可以填填下面这两个量表👇,根据分值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估。
4-<6岁:儿童情绪行为筛查问卷
6-<17岁:儿童情绪行为筛查问卷
更多关于孩子发育和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 审稿专家
钟乐
卓正儿科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luka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