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版
是的,这种抽动前的一些不能控制的感觉,比如麻麻的,就想动一下,紧张、焦虑等,都属于先兆冲动或者先兆感觉。
之后出现抽动的表现,比如眨眼、翻白眼、张口、面部表情扭曲、耸肩、伸颈、手臂摆动、踢腿和腹部收缩(abdominal contractions)。
有时先兆冲动会在抽动 1-3 年后才会发觉。
出现以上表现,专科医生评估和治疗(有时观察就是很好的治疗),并且不要焦虑,大部分都能缓解或者消失。
目 录
小朋友觉得肚子麻,鼓鼓肚子才舒服
什么叫先兆冲动(premonitory urge)?
抽动症在什么时候加重?
抽动症预后怎么样?
怎么治疗?
一小朋友觉得肚子麻,鼓鼓肚子才舒服
这个是进行每月答疑时,我们管理员问的问题,是一位小男孩,有鼓肚子之后肩膀抽动的表现,精神状态都挺好的。
孩子在鼓肚子前会感觉肚子不舒服,只有动一下肚子,才会舒服些,具体问会说肚脐周围不舒服,如果忍着不鼓会有麻麻的感觉。
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肠系膜淋巴结稍大,非常少量腹腔积液,别的就没啥了。
然后孩子可能在睡前这种表现会频繁些,有时需要趴着撅着屁股睡觉,有时还有晕车时肚子、胃不舒服表现,但不会恶心呕吐。
那这个情况要考虑什么呢?
聪明的读者可能知道了,题目都写了是抽动症,那肯定是抽动症了,嗯,是的,没有翻转,这个属于抽动症表现,是比较典型的先有先兆冲动(premonitory urge),之后出现抽动的表现。
有时先兆冲动也叫先兆感觉(premonitory feelings or sensations)。
如果孩子有这种表现的,需要注意下,这个孩子更加典型一些,是因为除了肚子鼓一下外,还有肩膀抽动表现,更能明确诊断。
下面咱们看个视频,为了保护患儿隐私,找了个类似的图片,大家看下面的动图: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OJn66WdtA
然后下面这个视频也是,第 9 秒左右出现了腹部抽动的表现。
视频来自参考文献[1]
二什么叫先兆冲动(premonitory urge)?
先兆冲动就是抽动前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或者感觉,有些患者把这种感觉称为“想要运动的内心紧张”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抽动后缓解,这种感觉是抽动症最典型的特征之一[2,3]。
大约 84% 的患者提到在抽动之前(或在试图抵制抽动时)“积累”的令人不快的躯体现象,涉及头部、颈部、肩部或腹部中线的抽动往往最常先出现冲动,而性质较为活跃的简单抽动(如眨眼和嘴部运动)则不太可能先出现冲动。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3]
上图颜色越深的部位,越容易出现这种前兆冲动,可以看到在面部、颈部、肩部、手臂、手掌或腹部中线最容易[3,4],其他任何部位也都可以发生。
那具体是啥感觉呢?患者表述挺多的,比如紧张、发痒、感觉不对劲、不完整感、就要动一下,动完就满足了,有孩子主观表述为紧绷感、抽筋感觉,一个 46 例的研究总结的具体数据如下[5]:
想要移动的冲动(Urge to move):89%
抽动的冲动(Impulse to tic, “had to do it”):87%
紧张感增加(Increased tension):63%
焦虑/不安(Anxiety/restlessness):61%
想要施加压力的冲动(Urge to apply pressure):54%
压力/饱胀感(Pressure/fullness):52%
想要伸展的冲动(Urge to stretch):48%
“恰到好处”的感觉("Just right"):37%
疼痛感(Ache):26%
瘙痒感(Itching):24%
刺痛/灼烧感(Tingling/burning):24%
麻木感(Numbness):7%
冷感(Coldness):4%
其他(Other):4%
如果家里的娃有抽动问题,可以问问孩子是否有这种先兆感觉,有些患者可能在发病 1-3 年后才有前兆冲动感觉。
关于是否可控,有些患者会称他们可以抵抗一段时间的抽动冲动,但代价是内心的紧张感不断增加,最后还是想动一下。
三抽动症在什么时候加重?
这个从其特征中就能看出,存在诱发因素、能够暂时抑制。
诱发或加剧因素可能包括心理社会应激、焦虑(比如作业太多了)、愤怒、兴奋、疲劳(外出旅游太累了)和疾病。
四抽动症预后怎么样?
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6 岁,10-12 岁之间最严重,随后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大多数会改善[2]。近 1/3 的抽动可完全缓解,1/3 可改善,1/3 会持续存在而不减弱[2]。
所以,按照这个数据,即使有了抽动症,也不要太焦虑,根据医生的要求,给于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观察或者治疗就行了。
五怎么治疗?
有这个问题后,去看下行为发育门诊,或者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等科评估和治疗,请专科医生诊治啊,我不会啊。
比较简单的原则是仅有抽动,没有导致功能受损(生活学习基本正常)时,不需要抑制抽动,也不需要用药;如果已经影响生活了,先通过综合行为干预(CBIT)进行习惯逆转训练(HRT),还不行的,使用药物治疗。
啥叫 CBIT 进行行为逆转训练?就是让患儿识别抽动的迹象,然后通过一个比较小的不影响的动作,替代抽动,维持到抽动冲动的消失。
图片来自 https://mind.help/topic/transient-tic-disorder/
比如想要大叫,踢,咬,抓时,用深呼吸,放松,轻轻的拍手,握拳,拍膝盖等方式替代这些动作,直到冲动消退,哈,这个只是简单的总结,整个冲动的识别,用什么方式抵抗冲动还有挺多内容的啊。
目前我只看了大原则,没有进行细节研究,如果大家这方面需求较多,倒是可以做个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具体看大家留言需求啦。
- 参考文献 -
[1].Joseph Jankovic.Tourette syndrome.https://www.medlink.com/articles/tourette-syndrome
[2].Joseph Jankovic.Tourette syndrome: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uptodate.2024.
[3].Cavanna AE, Black KJ, Hallett M, Voon V. Neurobiology of the Premonitory Urge in Tourette's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17 Spring;29(2):95-104. doi: 10.1176/appi.neuropsych.16070141. Epub 2017 Jan 25. PMID: 28121259; PMCID: PMC5409107.
[4].Nam SH, Park J, Park TW. Clinical Aspects of Premonitory Urges in Patients with Tourette's Disorder. Soa Chongsonyon Chongsin Uihak. 2019 Mar 31;30(2):50-56. doi: 10.5765/jkacap.180025. PMID: 32595321; PMCID: PMC7289498.
[5].Kwak C, Dat Vuong K, Jankovic J. Premonitory sensory phenomenon in Tourette's syndrome. Mov Disord. 2003 Dec;18(12):1530-3. doi: 10.1002/mds.10618. PMID: 1467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