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潜移默化中在影响着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已经有数据显示,孩子们的味觉正在下降。从目前的饮食原材料及其食品的质量上看,进食垃圾食品的机会增多。
宝宝们从小接触天然食材的机会减少,能充分感受、品尝食材味道的机会也就减少了。
许多的孩子不仅是习惯了“重口味”,用化学调味料调制的“让人感到美味”的味道”,是因为没有品尝过天然食材所具有的细腻变化,也就分不清味道之间的细微差别了,只知道是自己觉得“好吃”的味道”。
味觉的早期发育
对孩子味觉影响最大的因素取决于5岁之前的饮食习惯。 在5岁之前的孩子进食过程中,舌头上的味蕾单纯只受到几种食物味道的持续刺激,大脑味觉相应区域的神经回路就发达,对这几种食物味觉的敏感性就高。大脑就会对这样的刺激形成习惯。长此以往会使宝宝形成一种固定的饮食习惯了。后来孩子一旦接触到没有吃过的食物,就会对食物中的不熟悉味道产生抗拒。因而,许多孩子在断奶期后,会出现不喜欢吃、或拒绝吃某种食物,会让家长感到很苦恼的挑食、偏食的现象。
5岁前宝宝的味觉发育从接触“各种食材细腻味道”开始。
婴幼儿期通过吃各种食物、体验新的味道的味觉和口感会传给大脑,会激活与味觉相关的大脑区域影响大脑的味觉感受性。进食各种食物的体验对味觉敏感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在进食过程中,会通过分布在舌头不同部位上的味蕾。感受到的“甜”“苦”等味觉,以及“硬”“软”等口感信息,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味觉的相关区域,从而识别出酸甜苦辣的味道和口感。
有助于孩子形成正常味觉的几点建议:
从断奶期的食品开始,就让孩子能接触到食材本身的新鲜味道。制作断奶食品时要购买“新鲜的食材”,给孩子吃能感受到食材味道的多种食物非常重要,
一个家庭每天都是吃现成的熟食或者是外卖,快餐解决生活需要,就很难培养出孩子正常的味觉了。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到合成的“美味成分”。平时在烹调中少用些调味料,少让他接触带有浓重调味料的快餐等食物,即使接触的话时间也要尽量晚一些。
推迟给孩子品尝“甜”味的时间,把孩子品尝“甜味”的时间放到最后位。
在诸多食物味道的口感中,就是“甜味”的刺激性最强,容易引起胃肠的饱腻感。
培养孩子能有“品尝各种味道”的味觉,和正常的饮食习惯。之后,即使他有短暂接触垃圾食品的机会,但面对身体有害的食物,也会从心里反感不会觉得“好吃”的。这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应该从味觉发育的断奶期开始,就给婴儿提供“天然味道”的多种新鲜食材做成的食物;孩子在5岁之前培养能品尝各种食物的味觉,使其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饮食作为身体健康的保障,将使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