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常出现哭闹和身体的躁动?究其原因及如何应对好呢?

文摘   2024-12-07 08:30   日本  

对还不会语言交流的小婴儿及新生儿宝宝来说,每当有生存诉求和身体不适时,哭泣和躁动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这只是限于生理反应和情绪激动的表现,会使妈妈倍感沮丧和压力。

婴儿哭泣和躁动的常见原因

身体的“不适感”: 宝宝在刚刚醒来,或因“仍困”、“冷、热”、“尿布湿了”“饥饿“等产生不适感。 哭和躁动都是用来抱怨他的不适和急于摆脱的心情。

失眠:在想睡却又睡不着的婴儿,困倦感让他疲惫不堪,会变得焦躁和哭闹不止。

过多的外来刺激:身心处于兴奋状态中,或宝宝的睡眠周期紊乱所致。

孤独感的出现:婴儿从生后4个月,开始情感和情绪的发育。他会发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刚醒来或疲倦时出现的躁动,可能是因孤独所致。

宝宝的健康状况:可能因发烧或湿疹等不适,而哭闹和躁动不止的。可给宝宝测量体温和检查身体,排查影响他健康的迹象。

磨牙的征象6个月婴儿开始出牙,第一次体验到齿龈发痒带来的不适感,可能因沮丧出现身体的躁动和哭闹。

固定在傍晚出现的哭泣,就是所谓的“婴儿黄昏哭泣“。因小婴儿神经发育还不完善,会出现黄昏焦虑的现象,表现在黄昏降临前,出现害怕、恐惧、哭闹不安、不肯睡觉的现象。因此,家长在黄昏时不要将宝宝独自留在房间里。

给父母的建议:

1.消除引起不适感的外因:观察宝宝的状况和居住环境,查出他不适的原因。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衣物和被褥的薄厚,尿布湿了,饥饿,睡眠不足和疲倦等。立即着手去对症解决,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养育环境。

2.调整生活节奏:通过培养规律的生活节奏,让宝宝早上起床、母乳喂养、洗澡、白天小睡,晚上入睡等作息,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使宝宝的睡眠不足得到改善。

3.获得安全感:在宝宝哭闹或躁动时,父母只需抱起他,让他听到你的心跳声,或是轻轻地将他包裹起来抱起带给他安全感,就能缓解焦虑情绪恢复平静。

4.适时外出“散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带着宝宝去接触大自然,感受新鲜空气和沐浴阳光等,既可以放松身心,补充身体补钙所需的维生素D,丰富的外界刺激还会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5.变换姿势:有些宝宝不喜欢长时间一个姿势的躺着,可以抱起他或托着他两侧腋窝扶他立起一会,适时的变换姿势活动活动身体,会让他感到很享受。抱起他时可在耳边轻声说话,来自外界的一些声响,也会让他停止哭闹的。

6.帮助宝宝按摩:在宝宝出牙的这段时间里,可不时地帮他按摩牙龈,可缓解牙龈发痒的状况。

7.适时的拍嗝排气:有些婴儿出现的躁动,是因为体内有多余的气体堆积胃肠胀气所致。可轻拍其后背促进打嗝排气,也可在仰卧位上握住他双脚踝左右交替弯曲和伸展,还可轻揉腹部刺激肠道促使他放屁排气,胃肠舒服了心情也好了。

8.困倦前先洗个澡:在宝宝睡前可给他洗个澡,通过身体降温可能会更容易入睡。


小结

婴儿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哭闹和躁动,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现象。家长通过体贴入微的照顾宝宝,了解他的发育和个性特点。满足孩子想玩、想抱、想被爱抚的欲望,使他体验父母的爱。让宝宝的人生最初阶段,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度过。




小儿脑神经发育科普
为广大家长提供有关小儿脑发育及正常神经运动发育知识,同时又开展针对脑损伤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干预方面的业务咨询及筛查干预约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