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统计数据,不适合跟国外直接比

文化   2024-06-29 23:34   北京  
快22点刚干完活,不想断档,就随心所欲的聊聊,可能会有些发散。本篇来自一位读者的留言询问。
虽然说GDP这东西挺虚的,GDP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产物,虽然各国的计算方式不同,但客观上对于西方国家有加成,而对于跟西方针锋相对的国家会有程度不同的弱化。
比如,毕竟应该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广东省能够跟俄罗斯比综合国力。
但人都喜欢看排名,GDP作为全世界认可度最高的排名指标,显然备受关注,无论是GDP、GNP亦或者PPP,其实都差不多,而在每个指标的统计中使用生产法亦或者消费法其实也没多少人在乎,要的就是最终的全球排名。
所以去年德国GDP超越日本,就让日本非常难过;而印度也在想尽办法往GDP里注水,来帮助莫迪尽量完成竞选时的承诺,甚至因为印度GDP超越英国,引起了英国方面的质疑,《经济学人》就专门撰文剖析印度GDP造假,认为印度GDP增速起码虚报了2个百分点。
可见哪怕是骄傲的英国人,也受不了在GDP上被印度超越。
美国GDP调整就比较容易了,毕竟一般国与国横向对比会折算为美元,在美联储加息的强势周期,全世界货币相对美元贬值,表现在GDP上自然会大增,而且由于美国大放水,目前美国服务业出现严重通胀,主要是房贷利率大涨带动房租快速上涨、国内车辆盗抢严重导致车险大幅增加。
仅房、车两项就令美国通胀率始终难以下降,也导致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对于降低通胀意义不大。不过目前白宫跟美联储显然在斗法,既然美联储明面上说是根据某些经济指标来确定是否开始降息,那么白宫就人为操控统计指标,然后过段时间再进行大幅修正,比如非农就业数据就是典型,过后再大幅回调,这一套从2023年开始就这么玩了,属于预期管理的一种。
比如2023年8月公布非农就业数据的同时,对6月、7月数据进行回调,将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8.5万人下修至10.5万人,7月份从18.7万人下修至15.7万人。
更多的例子不多说了,总之各国基于自身需求,对统计数据进行调整,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有的往高里注水,有的想尽办法挤水分。
前者比较普遍,后者比较稀罕。
中国就属于挤水分、往低里压的,也算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了。
这种变化大概从2011年开始,从这一年开始GDP数据基于直报数据产生,这也是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变化。
比如粮食生产,有很多人包括专家质疑中国的粮食数据造假。实际上统计是一门学问,肯定不可能安排人一斤斤称粮食,那成本太高了,所以采取的一般统计办法分三步:
第一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交叉核查、举报督查等确定粮食种植总面积,根据术水平精确度不断提升,一开始基本在100亩左右。这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德仁院士主要研究的就是测绘遥感对地观测,耕地、粮食普查等就用到遥感技术,甚至随着对遥感数据的解析,还能够帮助识别特种地块,比如检测特定的土壤污染物,识别出物理特性更接近土壤的沙地,从而帮助找出更适合进行绿化改造的沙地,等等。
还有很多用处,比如对海面也可以进行识别,有些体型特别大、特征又很奇特的船,完全可以实现实时跟踪。当然更多用于生产和灾害应对。

第二步:根据分类情况,从全国抽取数千个样本村以及数万个地块,然后派人对这些地块进行实地测量,获得单产水平。
第三步:前两步结合,汇总计算得出粮食总产量,然后再根据其他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修正。
以上就是统计的一般方法,但这些年随着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开始更多使用简单粗暴的直接汇总。尤其是电子支付的普及,数据一拉,到底消费了多少,一目了然。
这也带来了一个便利,那就是消费税的改革可以推进了,早在2013年就想着推进消费税征税环节从现在的生产、批发环节后移到消费环节,同时可以推进作为中央税的消费税向地方转移,给地方新的主力税源。
这项改革估计今年就会启动改革试点,用不了多久大家或许就能看到具体的方案。
其实各国进行统计,大体方法是类似的,这也是大学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授的基本理念,但是不同国家统计方法差异很大,别看最终结果好像差不多,实际天差地别。
最近韩国有个闹剧,说有个中国留学生多吃了两片肉,结果搞得韩国人破防了,破口大骂,还张贴告示谴责这名中国留学生。因为按照韩国人的传统,只能吃1块肉。
肉的大小大概如下图所示,应该只能算片,感觉加起来都不到1两。
其实如果看官方统计,韩国人均吃肉量并不低,根据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2年韩国猪肉、牛肉、鸡肉合计人均消费量是58.4千克,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2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千克。
从统计数据上,感觉韩国肉类消费明明比中国高啊,可现实中为啥感觉韩国人吃不起肉?
这其实就是统计学的“魅力”,也是看起来一样的统计指标不适合进行国际比较的原因,因为差别太大了。
比如中国,肉类消费只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并且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折算,大家可以简单按照蛋白质总量理解。而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都是单列的,但这四种显然都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所以就会看到,国内不同的文章在谈到肉类的时候,有的说人均一年消费34.6千克,但是有的时候又说中国肉类摄入量过高。
这其实是不同的标准,后者实际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这个指南里,把统计年鉴里的肉类、禽类、水产、蛋类都是合并计算的,因此推荐成年人每天鱼、禽、蛋类和瘦肉的总摄入量建议为120-200克。
所以还是用中国统计年鉴2023》数据,按蛋白质含量折算为标准肉摄入计算起来太麻烦,自媒体文章又不是论文,表意就行了,咱们就按照重量简单累加。肉类、禽类、水产、蛋类4样合计人均一年73.7千克,一天平均201克,显然超过了营养膳食标准。
这也回应下《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这篇文章有读者朋友的质疑,在这篇里小镇说中国食肉量人均超过70千克,已经超过营养膳食标准,有读者质疑说国家统计才34.6公斤,原因就在于此,即使是中国国内,不同文件的标准也不同。小镇之后分享,如果再碰到这类指标问题,尽量多加一句话解释解释。

中国食肉统计的“虚假”还不仅仅体现在此,还在于中国的统计方式一定会偏低。
首先只统计净肉,也就是说只统计肉、骨、皮三者,内脏肯定是不算的。这其实还好,但问题在于统计方法忽略了很大一部分的消费。参照猪肉的统计:
方法还是前面统计粮食的方法,而且注意用的是抽样调查,请被调查家庭用手机记账的方式进行统计。
这问题可就大了,想想看,自己出去吃饭店、吃食堂亦或者朋友请客,会不会专门折算下吃了多少肉?如果单位、朋友、邻居等等送了些肉,不要钱,这又怎么算?
统计的是消费支出情况,都没有花钱买,这咋统计,有多少人会这么认真的把吃进嘴里的每一点都参考当天的肉价进行折算?
或许有,但一定极其罕见。更何况,这种统计基本是义务工作,漏记忘记反而是常态,再次提醒吃的毛血旺、猪肚、鸭肠、脑花等等,统统不算数。
假设一种极端情况,抽样调查内的某户家庭,就是没开火做饭,天天吃食堂、外卖,那么在统计局眼里,这个人今年一点肉都没吃。当然实际倒不至于,也会找一个参数进行微调,但肯定低于实际摄入量。
另外,如果是自产自销的,比如农村自己养鸡养猪,那肯定也是大量没统计在内,所以统计数据一定是低估的。
大家可以想想,韩国会不会这么严格的统计?
事实上,韩国人之所以因为中国留学生在食堂多吃了两片肉而这么震惊,关键在于这肉在韩国标准里非常不错,起码是经过安全检验的干净肉,而在韩国街头,日常吃的很多肉,往往是进口来的僵尸肉,味道很差所以必须深度处理,这也导致韩国人胃癌发病率世界第一,可不仅仅是因为泡菜。
其实还有几个数据可以佐证中国食肉量远不止统计。比如产量。
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6.99亿头,注意单位是“亿”,也就是说仅仅中国自产猪肉,每两个人就能分一头猪,出栏猪标准体重是120公斤,肥猪130公斤以上;
2022年仅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累计出栏98.2亿只,人均7只鸡。
至于蛋、鱼还有羊肉、牛肉以及其他肉类就不一一计算了,更何况,中国还是全球肉类进口第一大国,2022年进口了612.6万吨,杂碎一百多万吨,最近反制欧盟就是针对猪肉进口,之前针对阿根廷也是打击牛肉。
其实类似的统计还有很多,基本上肯定低于实际数据。所以最近有外国人研究,认为中国最起码少统计了1.4万亿美元GDP。
所以,如果对经济、社会亦或者国际比较感兴趣,一定要注意提高“颗粒度”,这是互联网行业常用的词,就是不能停留在最基本最浅层的数据上,而是要不断向下挖,搞清楚真实构成。
否则不容易感知到真实的世界。
写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读者的留言,他说对小镇《上面发了,下面说没收到,财政资金去哪了?》这篇文章提到的数据感兴趣,想了解下更多宏观经济指标,让小镇推荐下入门的书,小镇就推荐了两本统计相关的。
一本是:《统计学的世界》,另一本是介绍中国统计指标的《读懂中国经济指标》,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来看看。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价格跟直接去京东一样,唯一不同是平台给小镇5%-10%的佣金,有15位购买就相当于帮小镇免费代买一本书了。(目前很多地区无货了)


其他文章推荐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从关键岗位安排,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  未来怎么走: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  超越美西方,登顶前的最后几级台阶

■  美国大选或将提前结束,民主党如何才能翻盘?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