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不需要被拯救

文化   2024-08-21 22:32   北京  
写自媒体,最吸引人的就是人事斗争、阴谋论,这样写起来其实也简单。比如搞一套阵营划分,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往里面硬套,非说这个人是某个阵营的,那个人代表某个利益,然后基于这种思维,从很多信息中,故意挑选能够支持自己的,对大量反对的视而不见。
拼拼凑凑写一篇文章,轻而易举“10万+”,本质就是20多年前火车站卖的小报。这一套,小镇如果要玩,以小镇对体制、政策的了解,实在太容易了,区区10万+而已,稍微调整下就能实现,更别说走野路子了。
举个例子,最近就看到一些账号在讨论什么“南方干部跨省北上”“南方干部进东北”等等,列举了几个人,好像最多的列举了十个人,然后就说这意味着什么什么,好像发现了什么惊天秘闻,然后分析以后会如何如何,还有的评价说什么“南方干部为什么救不了北方”。

先不说结论如何,东北真的差吗?
事实上,东北不是差,仅仅是因为自然环境限制,而且东北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开始进入现代化甚至是后现代化,东北有极为强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先进制造基础,城乡配套也更加健全,在东北即使是鹤岗这种被认为躺平的小城市,都有能够进入全国百强的高中,当地的生活配套就算放在江浙,都不露怯。
东北仅仅是相对于自然条件更好、人口流入更多的少数省份显得发展慢一点,但如果放在全国范围仍然是中等,产业结构也更加健康,人均水平更高,放在东亚、全世界范围内就更强了,而且随着先进制造发力,东北这两年增速正在上升。
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擅长的,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和弱点,但是一定要注意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各省虽然联系远比欧盟内各国密切,但是差异也很大,千万不要觉得南方干部的那一套就一定正确。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既然已经知道美国的这一套并不适合其他国家,盲目学习、照搬反而有害,要强调因地制宜,那么聚焦在国内,当然也需要重视地区差异,一个地区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另一个地区,盲目照搬,很可能会出大问题。有很多例子。
就像东北,是以大工业、先进制造、科技研发为重心,这一类当然需要大资本投入,再加上自然气候影响,因此民营经济确实比较弱;但如果盲目发展民营,压制东北擅长的,那不就成了以短攻长?
像东北这样冬季严寒的地方,也就是进入工业时代才适合人类聚居,东北大发展也有时代因素,未来人口流失也是正常的,毕竟高端制造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正因此,地区差异这么大,东北经济表现也并不差,何谈拯救?

之所以有如此错误的判断,就在于开头提到的总是看重小道,为此不惜筛选信息。
实际上各省之间、央地之间干部流动非常频繁,所谓的“一大批南方干部密集调任东北”,看某个10万+文章列举,今年以来也不过就是十位而已,这算什么密集?占比低得很,甚至如果真的要列举,还有更多其他地区干部调任南方的。
而且仔细一看,所谓的“超常规提拔重用”,也不过是市委常委、副市长一级,而且从原职务到新职务,基本是平调或者正常的晋升,级别都基本没动,这本就是很寻常的跨地区干部交流。
至于“少壮派”,一般认为是35-45岁,然而看看这篇文章列举的,基本是45-50岁。

而且说一个常识,事实上很多南方干部,实际上是东北的。东北干部一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大局观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也更好,这可能是东北工业化、现代化基础带来的,也因为东北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实际上领先半个时代,东北曾经历过的,现在刚刚在一些地区发生,而东北现在正在做的,也就是很多地区的未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小镇当然知道这么写,简单又有流量,无非找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其他的都扔掉。但这样不好,本来信息时代就已经信息过载,容易导致信息茧房,如果还取巧,那只会导致小镇思维变得简单、封闭,不利于个人成长,当然也有些辜负关注小镇的读者们。
而从功利的角度,走小路的太多了,走正道的反而稀少,稀少就是贵的,就是差异化竞争力,当然不能舍本逐末。有读者推荐其他账号希望小镇参考,小镇也看了,感谢建议,但就不改了。
就像《黑神话:悟空》爆火,上市第一天销售突破450万份、超过15亿,一举破了STEAM历史记录,出道既巅峰。
自己的,才更长久。
其他文章推荐

■  发展思路的博弈结束,未来五年改革主线已定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总是幻想轻松取胜,稍遇挫折就想投降

■  好坏不分,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