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外资要走,不是我们做错了

文化   2024-08-30 22:05   北京  

中国人特别善于自省,可能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被别人针对或者怎样,总会琢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毕竟古话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多反省下自己也无伤大雅。

但问题是,过于苛责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比如外资直接投资问题。昨天小镇在《中国将是全球最早走出危机的》,提到目前国外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开始增强,人民币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避险货币属性,还举例上半年德国直接对华投资创了新高。

于是有几位读者质问小镇粉饰太平,说今年外商直接投资是下降的,凭什么还说中国经济好呢?

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跟德国直接投资创新高,矛盾吗?

何况外资不稳这是基本的事实啊,在小镇的理解中,这应该是不需要去专门说的,反而是在整体不稳的情况下,德国对华投资逆势上涨,更值得关注,这是一种名为“解释性反转”的思维方式。

简单的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天经地义的,可能才是例外,反而与这件事相反的才需要解释。

比如中国人习惯了中国社会的秩序,但人类社会天性是混乱和无序,这也符合“熵增”的原理,所以需要解释的不是为什么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强奸成性,竟然可以排队强奸、虐杀女性,需要解释的反而是为什么中国会这么有序,中国做了什么才实现了如此有序的秩序,能够让14亿人甘愿接受秩序的约束。

又比如经常有读者质疑为什么中国还存在贫困,认为是因为官员贪腐、公务员太多、对美国太苛刻等等,这种思想其实是默认富裕是正常的,这怎么可能呢?

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贫困才是正常的。就不说历史了,就说当下,全世界除去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剩下的近60亿人,摆脱贫困的有多少?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贫困才是人类的常态,任何一个普遍摆脱贫困的国家,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还比如开头提到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多中国人已经把外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当成常态,觉得这理所当然根本不值得解释,于是看到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不稳,就开始慌了,要求给一个解释,一定要找一个原因。

但有没有想过,如此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才是异常的,否则为什么西方资本不去投资非洲、不去投资中亚、不去投资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偏偏扎堆投资中国等少数国家?

从1998年以来,除2015年在股灾、汇改冲击下,人民币加速贬值,海外一度认为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因此从15年9月之后的一年外商直接投资负增长,除此之外基本保持净增长,这才是难以理解的异常,才需要解释。

一定要注意思考,现实中到底哪些才是真正需要解释的。

回到外商投资,外资不稳,这种最为简单,只需要自己查一下公开数据就能知道的,还需要专门去说吗?如果觉得需要提一下,那小镇以后尽量注意增加一点说明。

事实上,外资不稳根本不是现在才发生的,早在2022年二季度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一般认为是疫情导致的,只要放开就好了。
但疫情不过是背锅的,事实上,在小镇看来,202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进入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注意萧条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济阶段,不要以为是崩溃了,美国仅在20世纪就出现了12次衰退,衰退本就是对积累问题的出清,出清之后就会迎来新一轮繁荣。

当然这仅限独立自主、有足够底蕴的国家,一般中小国家或者不自主的国家,碰到一次可能几十年起不来。

实际上外商投资的净额在2022年二季度某地疫情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2022年底放开后曾出现了微弱的反弹,但是注意就算反弹净额也仍然是负数,到2023年6月后,就出现了加速下滑。
都已经持续至少2年的事情了,还需要专门说一下吗?
但是要注意,净额的大幅下降,并不代表外资撤出中国,一定要区分增量和存量。事实上在2024年1月初,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就对2023年国际收支回答记者问,就提到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直接投资,规模为3.3万亿美元,占比较2023年6月末有所上升。

当然,坦率地说,这里确实找了一个利好角度,这就是官方回应的一种技巧。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总规模确实下降了,但是占比也确实上升了,而且增量下滑这属于边际的恶化,并不代表存量已经发生了危机,所以官方重点强调存量规模仍然庞大,这确实没问题。

只是从大众角度,会更关注增量的边际变化,因为一般来说存量短期不会出现暴涨暴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外商投资增量的急剧下滑?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有两个常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全球跨国投资低迷。

并不是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量下降,全世界都在下降,逆全球化和全球局势不稳,也更加恶化。

第二个原因:美国的压力。

美欧资本是投资中国的主力,目前中美、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不需要多解释,欧洲方面相对还好,仍然坚持合作,只是在合作中更强调欧洲利益。而美国已经到了宁可两败俱伤的地步,美国跨国企业和跨国资本被要求减少对华投资、甚至要求离开中国,目前西方跨国企业都在搞“中国+1”战略,也就是在中国之外试图建立第二条备用的供应链。

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这很正常,美国宁肯自己蒙受损失,也要这么干,难不成是我们错了?难道中国就必须低美国一头,必须接受美国的无理要求?

当然,国内确实有很多人仍然坚持“友邦惊诧论”,认为中国不应该对欧美强硬,认为中国应该感谢欧美帮助中国发展,认为中国现在是过河拆桥,等等。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少,也包括颇有一定地位和资产的,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人的认知很难改变,也因为利益。

比如在外商投资占比很高的地区,肯定非常反感当前国内推行的国产替代,外商打不过跑了,这些地区利益当然会受损,抱怨几句也正常。

但是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原因:外商在华竞争力迅速下降

其实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并不是说必须持续不断的从中国境外向中国境内投资,实际上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在华经营的利润累计,也就是一般统称“两未利润”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

“两未利润”来自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华经营的利润,这些利润并非全部汇出中国,毕竟还要在华持续经营,也需要考虑汇出的资金成本。
这其实很正常,就拿中国来说,根据提出“美元微笑理论”创立者史蒂芬·詹的分析,自疫情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在海外投资中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由于美国持续高息,所以这些海量利润并没有结汇。

正因此史蒂芬·詹认为,当美联储降息之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预计会刺激其中1万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回流中国,这就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10%,也就是重回6.5时代。

海外其他机构也在分析中国海外投资回流的影响,当然评估的规模比史蒂芬·詹要低,没有2万亿美元这么夸张,但都认为规模惊人。比如澳大利亚的麦格理集团认为自2022年以来,中国出口商和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超过5000亿美元资产,如果从疫情开始算起,总规模也超过万亿美元了。

所以一定要明白这种利润累计才是外商投资的大头,欧美对中国如此,中国对海外也是如此。然而2023年外商在华投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降,仅2023年1-3季度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0.5%。

外商盈利能力为什么突然下降?是因为中国经济不好吗?
但是要知道外商投资的还是相对比较高端、有门槛的行业,盈利能力绝不能按照平均水平来看,更关键的是外资的中国同行们,利润是上升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企业越来越强了,外商竞争优势下降甚至开始变成劣势。最典型的就是汽车了,中国汽车市场是全世界最开放、最公平的,在中国能够看到全球最多的汽车品牌,如果一个外资品牌在中国消失,绝对不是因为中国专门针对,仅仅是因为竞争失败而已。

当然,在美国要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情况下,动不动就对中国禁售、制裁,那么中国从安全角度推动国产替代,这总没错吧?中国也没有干预正常的市场竞争,仅仅要求政府机关、央企国资以及体制内单位支持国有品牌,这非常合理吧?

更何况,国货本就不差,而且相比国外品牌,虽然在产品技术水平上暂时有所不足,在一些细节上也有待打磨,但是关键是便宜啊,比国外同类型产品低好几倍,关键国货企业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出现问题立刻解决优化,经过几轮快速迭代后,很快就超越国外品牌。

正好最近IBM关闭了两个中国实验室,裁员近千人。这当然很遗憾,微软、GE通用电气、IBM可以说是对华最友好的全球化美国三剑客,对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刻改造了中国工业思维和体系。

IBM关闭最后的两个中国实验室,这当然会对中国的IT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是IBM把实验室迁往印度,难道对IBM来说就是好事?而且IBM并不是只在中国裁员,事实上是全球裁员,美国本土也在裁员,IBM计划在未来五年裁员30%,也就是裁员9万人。

只有印度在大规模扩充,目前与这次被裁撤的中国系统实验室CLS对应的印度软件开发实验室ISL的员工,已经超过1万人。

于是随着IBM的撤出,又开始吹印度了。这就是小镇上周顶着恶心写印度的“强奸地狱”,一个女性安全得不到最起码保障的国家,有什么可吹的?(参见《人间地狱,罪恶之国》《唯有革命,才能消灭人间地狱》)
一定要记住,无论微软、GE、IBM对华多么友好,它们之所以当初选择来到中国,绝不是仅仅为了做慈善,而是有利可图,这才是前提,我们当然要感谢他们的贡献,但大可不必因为它们的离开就如丧考妣。

IBM加强印度太正常了,2023年IBM在印度市场有超过15%的增长,而同期在中国大降近20%,但是要注意IBM的中国同行在中国的营收、利润都在持续大增。

IBM在中国主要是AI技术、数据存储、服务器这三块业务,前两项已经基本被中国企业取代,这绝不是什么行政命令、贸易保护,仅仅是IBM竞争力下降,而且IBM在云时代已经掉队了,也就只剩下服务器还能勉强维持,但是在美国搞贸易战的情况下,涉及到安全问题,IBM的在华服务器业务早晚干不下去。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国家就在推动在大型服务器上进行国产替代,几年前四大行以及央企已经开始替换国产服务器。

还是套用前面提到的“解释性反转思维”,不应该疑惑IBM为什么撤出中国,反而要疑惑IBM是怎么坚持到2024年的?

要对印度人有足够的信心,抱着看戏的心态等着IBM被印度教育就是了。

做好自己的事,不用为外资投资波动大惊小怪。在中国市场竞争失败,黯然离开的多了,无非IBM名声更大点而已,但IBM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难不成乐天和家乐福走了,中国人就买不到东西了?

资本逐利,来去自由,只是一旦离开,腾出来的生态位被占据,再想回来就难了。而随着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落后的、竞争力不足的外资机构撤出国内市场,前往仍然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这很正常啊。
是打不过之后的黯然离场,不是什么毅然离开,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差别,更没必要什么都觉得是我们错了。


其他文章推荐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发展思路的博弈结束,未来五年改革主线已定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骂够了吧?正经谈谈房屋养老金

■  加征100%关税后,美国也不敢开放市场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