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里的故事
李琼慧
我的家乡原来叫乌龙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振兴,已经更名为“乌龙古鱼村”了。
座落在滇池边的许多鱼村,大都是有着百年历史和许多感人故事的村落。
来源于网络拍摄:现今乌龙古渔村一处民居
乌龙堡,听舅舅说,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村民并不是原著的渔民,而是民代朱元璋一个叫傅有德部下的后代。舅舅的老祖公叫郭成,是守滇名将沐英的下属。村里原建的祭奠先祖的宗祠,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早已不复存在,化成了人们心灵中永远抹不去的过眼云烟……
乌龙堡的村舍建筑结构,一砖一瓦一坯,都鎸刻着历史的烙印,看到它,就仿佛看到古来征战的烽火;看到当今为振兴鱼村往来穿梭的村民,就仿佛看到当时为镇守边镇而奋勇向前的将士,看到在鱼村寻找快乐的网红打卡人……
虽然乌龙还留下一个“古”字,但这里的村民因城市建设的需要,都搬离陈旧的老宅,住进带电梯的高楼小区了。幸运的是在这座经过改造的小村子里,舅舅家那栋四脚落地的三开间土坯房,作为见证乌龙历史的遗迹保留下来,继续向后人讲述着这个小村子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舅舅家的这栋老宅,建设历史悠久,结构独特,房顶用青瓦铺就,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一片片翠绿的翡翠,彰显老宅的高雅、气派。房屋的东西两边砖木结构的厢房,是主人歇息的房间。房子中间宽敞些的地方,是全家人吃饭的堂屋。老宅的二楼是舅舅舅妈住的大房间,外面的墙上悬挂着“天地国君亲师”的牌位,舅妈每天都要在牌位前敬香膜拜,以表她们一家人崇敬的礼仪。进老宅的大门刷着红色的油漆,进来是一个大天井。整个老宅处处透着滇海鱼村的古文化气息。现在我们虽然住进了现代城市的小区,但恋旧思古的情节,仍像鱼村升腾的炊烟,久久地缭绕在村民的心头……
舅舅在乌龙的老宅,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和妈妈常去看外婆,听舅舅讲故事,看他和表哥在滇池里捕鱼捞虾,品外婆独创的美食,很是激动和快乐。他们捕鱼的鱼网是一个简易的三角形,村里人把这种捕鱼方式叫“搬筝”。鱼网放进水里,用手抬着“筝”上的竹杆,看到鱼网抖动,迅速地抬起来,网里面有无数的小鱼小虾和泥鳅,运气好时,还能捕到巴掌大的鲫鱼,高兴得我们手舞足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里,外婆就会用传统的鱼家人的烹饪方法,配上他亲自调制的佐料,然后把鱼煎得两面金黄,用清彻甘甜的滇池水煮给我们吃,那种带着浓郁的鱼家特有的鲜甜美味的鱼香,就是今天五星级的酒店也是吃不到的。舅舅家的灶房,就是外婆的专属领地了。外婆不仅是做饭做菜的大厨,还是爱打扮,爱整洁的在滇池边长大的典型的农家女。她平时头上常顶一块兰色的头巾,系一块她亲手绣有菊花,红梅或者牡丹的与头巾一样的围腰,脚上穿一双鞋尘向上翘,围着花边,绣有各种花朶的“洒花”鞋。用当下时髦的话形容她,可称得上是一位走时装秀的老人了。他在村里,还是一位乐于助人,事事带头的老模范,我至今还记得她胸前戴着大红花,牵着我的手,在一片鼓乐声中去参加县里表彰大会的情景。今天,我们兄弟姐妹在各自的岗位上能不甘落后,有出息,都是先辈们的板样给予的不竭动力。
村子的油菜花
再提起外婆的厨艺,她更使人学不了的绝技是“谷草灰里烤麦饼”。每次来舅舅家,外婆都要做给我们吃。这种烤制方法就是先把麦面发好,而后一个一个的将面团擀成园形,然后把带有残留谷粒的谷秸点燃,把生的面饼像耍魔术一样丢进燃烧的草堆,过一会,从草堆里把饼子用火钳夹出来,一个黄爽爽,脆生生的饼就可以吃了。这种烤制方法做出来的饼,就是城里“分分钟出炉,秒秒钟新鲜”和名闻四海的“官渡粑粑”,也比它逊色许多!
我在舅舅老宅里听得最多,也是最为新奇的事情就是,外婆家村子背后有一座叫“关山”的小山,沿滇池边的斗南、江尾、海东村,远远都能看到这座山。山上种着不同品种的葡萄,宝珠梨,平顶黄梨,还有一种果皮又红又薄,特别甜的梨,当地人称它叫“称砣梨”。六、七月水果熟了,我们都会到果园里摘果子吃,开心极了!奇怪的是在看守果园的棚子里。舅舅都要放一个吸烟用的水烟筒,还要洒一些装在烟筒里过滤“尼古丁”的水,棚子周边也洒点,舅舅说,这样,蛇和其他虫就不会来偷吃水果了。又说,不过蛇也和人一样。你不惹“牠”,“牠”不犯你。哦,舅舅的一席话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人处处都和谐相处,这个世界就闻不到火药的硝烟的味道了,人类大花园里的花果,就永远会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老宅里的故事讲不完,深刻在古鱼村的历史故事更讲不完,让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把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故事,也世世代代讲下去,把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赓续下去!
点评:
这篇文章是一段充满怀旧色彩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叙述。作者通过对家乡乌龙堡(现乌龙古鱼村)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地方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文章通过对老宅的细致描写和家族故事的温馨回忆,展示了与现代化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乡村风貌,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和自然的珍视。
文章中对外婆的描绘尤其生动,不仅展现了她的厨艺和生活态度,还透露出一种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尊敬和怀念。通过对外婆的描述,作者强调了家族和乡土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此外,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呼吁读者不仅要讲好当下的故事,还要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代代相传。这不仅是对个人和家族记忆的传承,也是对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发扬。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富有情感,充满了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一篇很好的地方文化和家族历史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