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声】系列:否定之否定规律(上)浅谈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文摘   2024-09-25 11:24   中国  

  本文基于前文读艾思奇了解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读书有感)来进一步阐述质量互变过程中新旧事物两主体如何变化。

  本文将以上中下三部分来系统阐述。

  上图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部分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斗争而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的规律,揭示了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的规律,并且说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性质。”这段话奠定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调新事物由旧事物脱胎而来,脱胎的过程则是曲折螺旋式的。

  认识一个事物,首先要知道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而否定的方面则是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事物的否定的方面战胜了肯定的方面,取得了支配的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就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矛盾是旧事物转向新事物中否定的力量与肯定力量直接的对抗。任何事物都具有内部矛盾,因此任何事物都是要被否定的,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的。

  《淮南子·原道训》中曾写道:“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王船山说:“乱极而治。”

  这都是朴素地说明了事物会否定自己走到它的反面的辩证法的观点。即为一切事物在它产生之时,已经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新事物对于旧事物的否定,就是事物内部这种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

  而事物从一事物转向它事物的动力并非是外界任何条件推动的,而是事物本身内在矛盾所导致的。

  辩证法中一个旧事物的消亡,并不是简单的归为虚无。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把看做是没有吗?在数学中零向量是方向不确定模大小确定为 0 的量。在简单的数字排列当中零是表征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正如恩格斯所说:“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线,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零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它本身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都更重要。事实上,零比其他一切数都有更丰富的内容。”

  

图为0 作为纯粹界限存在的形态之一

  “任何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因此对它所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有它存在的理由,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变成了阻碍发展的消极的东西,只有经过否定,新东西代替了旧东西,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要认识到否定在其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其次我们在否定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要全盘的去否定旧事物,而是辩证的吸取。这里的辩证吸取即为扬弃。因为新事物是从就是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就如婴儿是从母体中产出,其中的营养是要通过羊水,胎盘获取。因此,就如同母亲和孩子,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和旧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新事物是没有的。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过程也具有多样性。正如质变的形式是多样的一样,否定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资本主义社会否定封建社会是一种否定形式,社会主义社会否定资本主义社会是另一种否定形式。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在封建社会腹内孕育成熟。在资本主义社会否定封建社会的时候,对封建社会的制度、传统保留得很多,例如在法律方面往往“把旧的封建的法的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名称加上资产阶级的含意”。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产生。社会主义社会在否定资本主义社会时,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都要同资本主义社会实行彻底的决裂。”

  但这里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扬弃)。克服前一种社会形态的弊端(例如私有制,市场经济分配失衡等)保留其中的积极的因素民主制度,差额选举等)。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就是旧事物发展到新事物,中间有渐进的连续性和中断性。当旧事物被新事物否定时,渐进过程中断了,新旧事物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线,这就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同时,旧事物的否定又是该事物的渐进过程发展的结果,它表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一定联系,表现着发展中的连续性。

  所以,可以说否定就是这种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是从旧事物向新事物变革的环节,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总的来说,我们要避免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思想。即不能完全同旧事物决裂,也不能完全吸取旧事物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例如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复古主义、国粹主义就是属于这种错误。持这种观点的人,抱残守阙,拾古人的余唾,对于封建性的糟粕大加颂扬,企图以此来抵制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的发展。否定一切的错误在于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只看到变革,看不到继承。对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就是属于这种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一切以往的文化遗产都是糟粕,无产阶级必须完全抛弃它,在空地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文化。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很“革命”,但是如果真的按照这种观点办事,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根本无法进行,因而实际上就是取消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上图为本文概览导图


青年之呼号
所谓青年呼号:为了唤醒在黑暗房子里的人们,呼号为了你我,为了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