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内容显示,一名身着便装的女乘客乘坐该网约车辆,在到达运管部门考试中心快下车时亮证自称是运管工作人员,要求检查其网约车“两证”,但被车主拒绝,表示两人才可以执法。女子称“我会和平台反映”,随即下车离开。
该视频发布时间是 9 月 22号上午 8 点。23 号凌晨 3 点 58,早8 点 32,午间 2 点 31。其中网约车司机伟哥经历了等待结果的三次挣扎,以及其中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网暴。
官方通告直到24号一早才有个定论。
在此之后伟哥在社交平台展示了自己的相关驾驶、运营等证件,同时表示自己的网约车运营账号已被封号,质疑与该女乘客有关。但官方通报也就给出了警告处分,调离岗位,似乎有点避避风头的“味道”。
来自合肥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该通报有三问
一问运营人员焦某某:运输局的职位是什么?为什么有执法权?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四十二条与五十二条中的规定?是否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二问合肥市交通局:“执法不当”的依据是什么?网约车司机违法行为在哪?
三问处分尺度:警告处分与调离是否符合民意?所谓处分是否只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举动?
二、事件升级:司机法无可依
在当事人网约车司机伟哥9 月 25 号发布的视频表明。他根据证件线索到单位理论,被定为尾随。事件被扭曲了,受害者伟哥维权行为变成所谓的“跟踪”?
整个事件就用这几句话概括概括:依证据维权的成了跟踪;没犯法冤枉成违法;无执法权的运营执出欺民辱法的“法”;清白的账号被封了号;处分乱纪的焦某某时变成了从轻处分。
三、反思当下网约车司机的生存困境:抽成高,油钱贵,里程长,单子小
平常笔者自己也打网约车,确实也解决了自身公共交通的压力,方便了许多。可在享受这个福利的同时,忽略了司机的压力。平常坐网约车跟很多司机闲聊,他们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生活压力。
有二十出头毕业的年轻人。延迟就业,暂时跑跑网约车过渡。
有三十,四十左右的中年大叔,大姨。迫于中年危机,家庭,车贷,房贷,公司裁员。不得不当个网约车司机。
也有些全职司机,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从早上 8 点早高峰开始奔波到晚上十二点。没时间吃饭,把屁股焊死在座位上,四处接平台派的单。
一天累死累活挣不着几个钱,主要是网约车平台的抽成问题。用户,平台,司机三方当中平台为了用户与利润,把闸刀切到司机的“血汗钱”上。抽成,抽成,再抽成
以滴滴打车,按滴滴官方的抽成比例是 82抽成,也就是司机拿 70%,平台拿 25%。但实际情况如何?
乘客付一百五十四元,司机收到的呢是九十五元,滴滴平台呢会抽调五十九元,那抽成比例就将近百分之四十了。也就是说呀这乘客付费的金额有一半呢都不给平台直接拿走了。另外呢平台抽成还不是固定的数字,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司机在日常的接单的过程当中很难摸到规律。有司机称啊在高峰期或者大单的时候呢,抽成的比例会多一些。
想着高峰期多赚点的司机师傅,得到了什么。不是更多的血汗钱,而是更高的抽成比例。
最后青年文末发声:再看看现在的外卖员,快递员。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处境呢?这样的用户,平台,服务者的三方模式。是不是该有监管局介入管理平台抽成呢?难道服务人员与他们的“血汗钱”就应该被平台压榨?像司机伟哥这样被“莫名其妙”地执法?封号?
吃饭广告位:支持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