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压岁钱

文摘   2025-02-06 10:05   山西  















奶奶的压岁钱

高呈芬


1956年冬,奶奶从老家来太原与我们一起过年。大年初一早上,哥哥拉着我给奶奶拜年,奶奶高兴地念叨着说:“好!好!喃娃们亲的都长大啦!好!好!”边说边从棉衣大襟底下的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的钱包,解开扣子,一块红布整整齐齐包着几张零零碎碎钱,看样子奶奶给我和哥哥的压岁钱早已准备好了,她拿出了五张二分的纸币给了哥哥,又拿出了十张一分的纸币递到我手里说:“奶奶给喃娃们一人一毛压岁钱,保佑喃娃们长命百岁。”又嘱咐说:“装好别丢了,想买啥就买点儿啥哇。” 

 

那年我才六岁,因为那个年代家里生活很拮据,压岁钱我还是头一次得到,我举着那沓还算很新的压岁钱,既高兴又好奇,一张一张左看看,右瞧瞧,硬硬的长方形纸币上印着许多花花绿绿的图案,中间有个大汽车,反过来也是花花绿绿,有许多看不懂的符号,(后来听爸爸说那是汉,蒙,维,藏四种文字)。我拿着钱一会儿让爸爸看,一会儿叫妈妈瞧兴奋极了。后来我看见哥哥的钱是绿的,中间是个大飞机,而我是黄的,只是个汽车,嚷嚷着奶奶偏心,奶奶搂着我说:“哥哥那是二分钱一张的,你这是一分钱一张的,要不你俩换一换?”“那就换一换吧我要有汽车的,你拿飞机的”说着哥哥把他那五张二分的递了过来,我看了看,摸了摸,觉得我的钱多,哥哥的少也不换了。


过后,我小心翼翼地把钱装在棉衣口袋里,一会儿又觉得不放心,又转移到裤兜里,一会儿又觉得靠不住。那一张张压岁钱在我小小的心里倒成了负担,平时和小朋友们玩,总要不时地掏一掏摸一摸才放心。


元宵节那天,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到五一广场看红火,我的小手总是插在口袋里,生怕不注意让小偷偷走。回到家,我粘着奶奶给我缝个钱包,奶奶看着我着急的样子说:“好!只要喃娃高兴,奶奶现在就给你缝一个。”奶奶找来一块红布头,这儿剪剪,那儿缝缝,半天的功夫一个像荷包一样的红色钱包便做成了。檐口后半部分缝了一个三角形的盖子锁了个扣眼,包中间缀了个扣子。奶奶的手很巧,红色的袋盖上绣了一朵黄色的小花非常漂亮。奶奶掀开盖子把那沓钱装了进去,扣上扣子说:“喃娃这下放心了吧?”“放心了!”我高兴的抱住奶奶亲了又亲。


有了这个钱包我突然觉得很骄傲,白天有时拿出来向小伙伴们炫耀一番,得到几句羡慕的赞誉,晚上就压在枕头底下睡觉。一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钱包不见了,我哇哇大哭起来,惊得奶奶哥哥都帮着寻找,床上地下都找遍了没找到,我哭着说钱包钻进枕头里去了,非要奶奶拆了枕头看一看。


此时妈妈买菜回来了,妈妈说她走时看见钱包掉到地下,随手捡起放到抽屉里了。那时我还小,对一切事物有些懵懂,但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十分在意的。


我家住在并州路的一个大杂院里,马路边有个书摊,摆满了各种小人书,四周一排长凳。小人书旧的一分钱可看两本,新的厚的二分钱看一本。哥哥那时已上五年级了,星期天我总要跟着哥哥出去看小人书,哥哥一分钱挑了两本,我一本他一本我们轮流着看,虽然我还不认得字,但画面上的人人马马孙悟空啦猪八戒啦,还有唐僧和妖怪啦,觉得很有意思,我和哥哥一看就是一个上午。书摊旁边有个吹糖人的,一点糖饴一根草棍,嘴一吹,手一捏,一会功夫一个生龙活现的动物就吹成了,大的三分钱一个,小的二分钱一个。我捏着兜里的钱包馋得直咽口水。哥哥说太贵了,拉着我来到并州商场,买了一分钱两块的小圆裸糖,我俩一人一块甜甜的好一阵开心。等到奶奶回老家时,哥哥的压岁钱早已花光了,而我的却完好无损。


打这以后,每年春节父母都给我们一人一毛压岁钱,但在我的心里,奶奶的压岁钱伴着那个钱包是最珍贵的,因为那里有奶奶的祝福,有我儿时的记忆,有我童年的故事,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直到1962年我回到老家拿出那个钱包给奶奶看时,奶奶用颤动的手抚摸着它流泪了……。


















繁峙作家
鼓励文学创作,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