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年,街上摆满了各种字体的对联,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美,购买的人很多。
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一浪高过一浪,凭添了热闹的气氛。对联的价格随机应变,同样的对联在不同的小贩手里卖出不同的价格。有的小贩快进货忙出手赚到了钱,优惠了顾客,用“量”得到了实惠。这样的摊位买者攒动,互惠双赢。
买对联和写对联在环节上简单了许多,一个付钱一个付货几秒钟便可成交。尽管便捷,我还是留恋小时候过年写对联的味道,村里有几个被叫做秀才的人,在外面工作。有的行医有的教书有的供职于其它岗位,村里的人们早早地备足红纸,期盼着秀才们回村写对联。我的大舅就是众人等待的秀才之一,大舅叫武佩在杏核窑村教书,写的毛笔字很漂亮。
过年大舅进了村口,却回不了自己的家,有人半路上截住,拉着拽着推着非要他帮忙写好对联再回。这样的情形常常被我的玩伴发现,他们会告诉我:”你大舅被谁谁谁截住了。”每当此时我就会撂下玩伴去帮忙磨墨裁红纸。大舅在众人面前不停地夸我:“墨磨的稠稀均匀劲道,纸裁的周正不浪费,是个会过光景的料。”听到赞扬,我就会更加用心回报大舅,为他争光。当时闻着墨香听着夸奖心里的高兴劲儿甭提有多好。
如今买着对联回家省时方便,心中空空的缺了那份忙碌,失去了成就感。大舅离世多年,回想起他为众人写对联的往事,我会心生怀念。不由地在心中问候:”大舅,过大年你买新衣服了吗?还写对联不?”对大舅的思念,化作一声长叹,泪水涌出眼眶浸湿了脸庞……
作者简介:冬梅,工作于马脊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