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是年
杨如意 杨如慧
(杨如意)小时候,年是妈妈忙碌的身影。一进腊月,妈妈就像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有条不紊地操持着过年家中的大大小小事务。她穿梭于集市熙攘的人群中,精心挑选年货,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甄别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回到家,她便开始絮叨:“买东西可不能盲目,这时候商家精着呢,同样的东西能标好几种价格,想蒙我?哼,也不看看我是谁!”见我们没人搭话,她也不恼,依旧自言自语。不得不说,妈妈买东西,无论是年货还是衣物,确实从未花过冤枉钱。
妈妈为安顿年货,一直忙碌到除夕前夜才安心。买回来的食材还得加工制作,她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打扫卫生、烹饪肉食。一下班,她就一头扎进厨房,锅碗瓢盆碰撞声此起彼伏。最有意思的是妈妈的声音,只要还没闭眼睡觉,她就说个不停。那说话声和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就像小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妈妈心灵手巧,或许是遗传了姥姥的基因。蒸馒头、炸丸子、炖排骨,各种美食经她之手,香气四溢、美味可口。每当忙碌完,她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比窗外绽放的烟花还要灿烂,让我深深感受到年的幸福滋味。
到了年三十的夜晚,妈妈无疑是家里的焦点。她将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一桌,每一道菜都倾注着她对家人满满的爱。我们围坐在桌旁,欢声笑语不断,妈妈则在一旁不停地给我们夹菜,看着我们大快朵颐,她的眼神全是满足。吃完年夜饭,妈妈会和我们一起守岁。她从炕垫下面拿出几张崭新的钱币,用红布包好,在我和姐姐胸口缝上,完了还不忘给自己内衬里夹上一百元,嘴里念叨着:“压腰钱,压腰钱,一年都有花不完的钱。”最后,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无论是唱歌、舞蹈、小品还是相声,都能引发妈妈一连串关于她小时候过年的话题。她讲述着过去的年味,小时候和姥姥姥爷一起过年的场景,还有那些古老而动听的年俗故事。在她轻柔的声音中,年在我心中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向往。
我慢慢长大后,年对我来说似乎变得平淡无奇。然而,妈妈对年的传统习俗却依旧热情不减。每到过年,除夕这天,妈妈就会不停地催促我帮忙贴春联、糊香炉、叠元宝。当我完成手头的活,看到妈妈那满是欢喜的面容,心里的埋怨顿时烟消云散。妈妈会夸赞我们:“姐妹俩真是长大了,要是没你们帮忙,这些杂事还得我自己做呢。”
(杨如慧)我上完大学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只有过年才能和家人多团聚几天。年,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妈妈的深深思念。每到过年,妈妈电话和微信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回来?”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感觉她都有些唠叨得像老糊涂了。有时候我甚至都不想搭理。原本想晚回一天,可妈妈在视频里发来准备好的年货,全是我喜欢吃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懂事,根本没理解妈妈的心思。顿时归心似箭,因为我知道,家里那扇门后,有妈妈望眼欲穿的等待。
当我踏入家门,看到妈妈那满是欢喜的面容,她会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仿佛要把这一年的思念都倾诉出来。走进家门,妈妈依然忙碌,却总是乐此不疲。除夕晚上,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妈妈和姥姥视频聊天,一声声“娘,娘……”叫个不停,时不时分享着春晚里的趣事。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仿佛姥姥就在我们身边一起过年,我幸福地沉浸在这浓浓的亲情之中。
然而,岁月无情,妈妈的脸上渐渐爬上了皱纹,姥姥更是满头白发。看着视频里的姥姥,再看看我身边的妈妈,我突然觉得她们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几岁。时间过得真快,妈妈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姥姥如今的模样。但在我心中,妈妈永远是那个爱臭美的妈妈。年味或许会变,但妈妈的爱永远不会改变,如同陈年的美酒,越陈越香,在每一个新年里,给予我力量与温暖。
以后每到过年,我都会早早准备回家。我深知,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年的港湾,就是我心灵永远的归宿。妈妈就是年,是我生命中最珍贵、最永恒的年。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愿天下所有的妈妈都事事如意。